普通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调查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2016-04-26 08:46夏晓芳田东林
当代经济 2016年27期
关键词:学生上课任课教师高校学生

夏晓芳, 田东林

(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普通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调查
——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

夏晓芳, 田东林

(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在手机成为第五大媒体之后,高校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行为越来越普遍,大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逐渐成为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将采用设计调查问卷、面对面访谈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阐述高校大学生课堂手机行为的现状,探讨云南农业大学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各方面原因,包括学校原因、教师原因及学生个人原因。并结合高校大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提出针对大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科学性对策。

高校;课堂;玩手机行为

本文对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定义主要指学生在高校课堂上对手机功能和服务的使用。大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不当还将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消极影响。手机作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由于其功能齐全、时尚便捷等优点深受大学生喜爱。有调查显示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率高达96.1%,其中经常上课使用手机的概率为36.2%,课堂手机的使用率极高,高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不仅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影响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身心健康发展,手机的不合理使用势必成为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大噩梦。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以云南农业大学的300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其中,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到有效问卷295份,回收率高达98.3%。被调查者中男生150人,女生145人;大一学生91人,大二学生85人,大三学生70人,大四学生33人,研究生16人;被调查学生专业涉及英语、经济学、园林园艺管理、工程造价、烟草、土木等近20个专业。

2、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设计相关问卷,主要以学院为单位的调查法,随机抽取部分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兼顾性别、年纪、学院比例,分析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原因、用途、时间、心理等问题,对重要问题、突出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2)访谈法。主要采用访谈调查法,拟定访谈提纲,通过随机采访上课教师,听取不同学院对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认识及相关建议。并且还随机访谈了部分学生,记录他们对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看法和态度。

二、调查统计分析

1、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频率

表1调查数据显示,295份有效问卷中有293位大学生表示上课会携带手机,大学生上课手机携带率为99.3%。而其中有131位(44.41%)学生表示每节课都会带手机,由此可见,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度极高。

表1 云南省某高校学生课堂携带手机情况

根据表2数据显示,97.63%的学生上课都会玩手机,其中9.49%的学生表示每节课都会玩手机,40.34%的学生表示经常上课玩手机,而上课从不玩手机的学生占比例最小,仅为2.37%。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频率过高,这必然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表2 云南省某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的频率

根据表3调查数据可见,64.75%的学生上课玩手机时间超过10分钟,14.24%的学生上课玩手机时间超过31分钟,这充分显示出大学生上课玩手机比率高、时间长。

表3 云南省某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时间状况

以上三个表格的数据充分显示出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频率极高,大部分学生占用了上课学习的时间去玩手机,这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原因

根据表4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8.7%的学生表示上课玩手机是为了使用QQ等社交软件,只有16.5%的学生上课玩手机是为了查阅学习资料,而与上课学习内容无关的玩手机行为占据了83.5%。由此可见,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原因多是娱乐消遣,而不是为了辅助学习。

表4 云南省某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的主要功能

根据表5的数据可以发现,只有10.17%的认为课堂玩手机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影响,而40%的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在课堂玩手机的行为影响恶劣,并有改正的愿望,而我们实际调查的结果发现,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仍然非常普遍,可见,学生虽然有意识改正课堂玩手机行为,但效果仍然不理想。

表5 云南省某高校学生对课堂玩手机影响的认识

3、任课教师与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关系

从表6数据可以看出,只有11.19%学生表示任课教师严禁学生课堂玩手机,而超过四分之一的教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行为不管不顾;另外,53.56%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授课内容、方式会影响他们上课是否玩手机,68.14%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的态度会对其上课玩手机行为产生影响,其中有10.51%的学生认为一定会产生影响。以上调查数据可以说明任课教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表6 任课教师与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关系

三、影响普通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因素

1、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改变了学生生活方式

学生应该是接受教育的群体,在学校课堂接受教育是大学生的权利,但高校学生也有义务维护课堂秩序,手机的无序使用已经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大学生对手机表现出过度依赖,上课、吃饭、走路、上厕所无时无刻不在看手机,一旦手机离身甚至会觉得浑身不自在,他们已经习惯手机购物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手机给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改变。

2、教师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师生互动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53.56%的高校学生表示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对他们是否在课堂上玩手机影响很大,甚至有学生表示任课教师授课内容枯燥、照本宣科、理论性太强都是他们上课玩手机的原因。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少,对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不管不顾,只会导致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越来越严重。

3、学校对教学管理松散,教学效果差

高校对学生的课堂管理松散,对学生课堂纪律没有提出硬性的要求,学生上课获取知识的压力小,学习态度差;另外,高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合理的奖惩制度,任课教师对学生课堂玩手机的行为管制意愿不强,这就使得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的行为进一步恶化。

四、解决普通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建议

1、学生增强自制能力的培养,合理使用手机

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意识到课堂玩手机行为的严重性,大学课堂学习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高校学生应该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提高要求,适当增加学习压力,并制定长短期的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有效排解迷茫情绪,尽早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2、教师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

高校学生群体的特点是对外界充满好奇,喜欢新鲜的事物,乐于接受前沿的知识,任课教师应该及时更新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上课之前认真备课,引进最新技术和知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调整,减少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增加一问一答、学生讨论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性。此外,手机网络的普及使学生们获取信息更迅速快捷,高校教师应该巧妙利用学生喜欢玩手机的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手机,如开展移动课堂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校加强教室信息化设备建设,制定严格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应该规范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加强教室信息化设备的建设,安装信号屏蔽装置,在上课期间屏蔽学生手机的网络信号,有效杜绝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另一方面,高校应该提倡任课教师进行多样化课堂教学,对部分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且深受学生好评的教师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鼓励教师开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此外,高校应该制定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的行为规范,并要求任课教师监督学生严格执行,学校相关管理者不定期对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进行巡查,以有效管理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

[1] 焦爱军.日照市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统计分析[D].山东大学,2008.

[2] 李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沈阳某高校为例[J].科技文汇,2010.

[3] 张健.大学生课堂手机控现象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4] 王描玲.大学生手机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11.

(责任编辑:梁蒙蒙)

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基金项目,“普通高校学生课堂玩手机行为的调查——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项目编号:2016RWX062。

猜你喜欢
学生上课任课教师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浅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谁打我
积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