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2016-04-26 20:58周秀红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针对性输液门诊

周秀红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卫生院门诊输液厅 571700

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周秀红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卫生院门诊输液厅 571700

目的:探讨为门诊输液患者提供护理干以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我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行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临床效果良好。

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药物不良反应通常是指在常规用量、用法的状态下对人体产生的有害反应,随着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其不良反应出现频率随之增加,成为影响患者治愈质量、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门诊输液中药物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因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来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1-2]。本文选取来我院门诊输液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为其提供护理干以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我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男22例,女28例,年龄介于6-72岁,平均年龄为(35.3 ±3.7)岁,实验组患者男19例,女31例,年龄介于4-75岁,平均年龄为(35.9±3.6)岁,所选患者来我院门诊输液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感染、感冒、创伤、肠炎等,经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方式。在对患者用药之前,询问其药物过敏史的情况,并进行试敏。在配药的过程中,需要执行全程无菌操作,并检查好药品的生产日期、名称、浓度、有效期、是否有异物等基本信息。患者输液所需的药物必须保证现配现用,因为某些药物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氧化的反应,特别是在融于溶液中的头孢和青霉素等药物,其状态不稳定,成分被分解会产生一定的过敏物质,容易引起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这就需要护士明确药物配伍禁忌,并严格执行,杜绝出现不正确的配制问题。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门诊输液患者提供良好的输液环境,定期更换和清洗病室内的床单、窗帘、毛巾等,保持护士工作服的清洁和卫生。将病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证良好的采光和空气流通。通过病室暖色饰物和壁画的设置来增加其活跃度,改善病室沉郁的氛围。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护士主动与患者进行亲切的沟通,需要注意态度的诚恳性、语言的温和性,通过交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分析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对患者行以心理疏导,通过鼓励和安慰的方式,使患者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通过播放轻音乐的方式转移输液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痛感减轻。

1.3 临床观察指标

通过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通过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针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的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当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例数和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静脉输液作为当前医疗方式的重要构成,在输液期间经常会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身体健康受到一定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3]。门诊输液患者较多,且病情轻重不同,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程度也不同,而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关键环节[4]。如果护理过程未仔细观察或护理不当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因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来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主要包括舒适护理、健康宣讲、药物配伍、不良反应登记等。通过对门诊输液患者行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得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在患者门诊输液的过程中,向患者讲解病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输液中和输液后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对的健康方式等,使患者紧张、烦躁的不良心理得到缓解。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从记录数据发现实验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概率为10.0%,而常规组为26.0%,说明对门诊输液患者行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概率;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发现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达84.0%,而常规组仅为42.0%,实验组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临床效果良好。

结语:

为门诊输液患者行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单明英,何敏,金儒敏等.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08):143-144.

[2]赵丹,何蕾.护理干预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01(15):209-209.

[3]杨文娟,侯颖鑫.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5,02(02):143-144,147.

[4]孙四平,周建红,孙可巧等.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对策略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2):148-149.

R472.2

A

1672-5018(2016)10-168-01

猜你喜欢
针对性输液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