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2016-04-26 20:58王晓菊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围产期妇产科产后

王晓菊

海南省陵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572400

62例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王晓菊

海南省陵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572400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产妇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处置经验。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实施住院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产妇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面总结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临床指征,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结果: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妇产科共计收治接受阴道分娩产妇5340例(包含接受剖宫产手术分娩产妇960例),其中有6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其中有54例产妇在产后2h之内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有8例产妇在产后2-24h之内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引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的原因,包含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影响因素、产道软组织损伤,以及机体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导致阴道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的生理性病理因素本身具备鲜明的多样性,针对围产期产妇实施针对性的预防管理指导,针对出现产后出血结果的患者展开科学有效的治疗护理处置,对于有效提升我国产妇的生存质量,优化我国产科临床医学事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产后出血;预防;护理经验;临床价值

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妇产科共计收治接受阴道分娩产妇5340例(其中包含接受剖宫产分娩产妇960例),本文以实际发生产后出血临床事件的62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产后出血临床事件的相关特征展开了系统全面分析。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共收住院分娩产妇5340例(剖宫产960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62例,剖宫产出血36例,顺产26例,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为(24.6±2.8)岁,其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38例。全部62例产妇的平均出血量为(625.21± 75.25)ml。

1.2 临床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临床事件的诊断标准: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且患者在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相关症状。

1.3 临床研究分析方法

全面总结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临床指征,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 结果

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妇产科共计收治接受阴道分娩产妇5340例(包含接受剖宫产手术分娩产妇960例),其中有6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其中有 54例产妇在产后 2h之内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有8例产妇在产后2-24h之内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引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的原因,包含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影响因素、产道软组织损伤,以及机体凝血功能障碍。详情参见表1和表2:

表1 6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时间分布(n,%)

表2 6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引致原因分布(n,%)

3 讨论

临床研究经验表明,产妇子宫器官发生的收缩乏力生理现象,是临床中导致围产期产妇发生产后性出血临床事件的首要原因[1]。从生理影响机制角度展开分析,诱使产妇在临床产程进展过程中发生宫缩乏力生理现象的主要原因,涉及了临产时点过度疲劳、产程持续时间延长、出现滞产现象,存在分娩生理负担、未能充分关注产前建筑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等临床因素[2]。从发生产后出血临床事件产妇的群体特征角度展开对比分析,初产妇群体中的产后出血临床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经产妇群体,且初产妇群体中产后出血临床事件的表现严重程度也显著低于经产妇群体[3]。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临床事件的临床时点角度分析,绝大多数产妇都是在分娩生理过程结束之后2h之内发生产后出血临床事件的。针对发生产后出血临床事件的围产期产妇,及时开展密切观察和临床护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分析产妇的出血时间和诱发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待产妇应用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于有效降低待产妇的产后出血临床事件发生率,优化产科临床医学事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产后出血的主要预防措施是:(1)怀孕过程中定期接受产检,积极治疗慢性疾病。(2)围产期做好饮食和睡眠控制,定期解小便等。(3)在胎盘组织娩出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接生人员及时将胎盘组织娩出。(4)积极配合产科医生做好会阴侧切或裂伤的缝合处置。(5)产后在分娩室静置观察2小时,并及时处置可能出现的临床问题。

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妇产科共计收治接受阴道分娩产妇5340例(其中包含接受剖宫产分娩产妇960例),本文以实际发生产后出血临床事件的62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产后出血临床事件的相关特征展开了系统全面分析。在全部62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临床事件,其中有54例(87.10%)产妇在产后2h之内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有8例(12.90%)产妇在产后2-24h之内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引致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的原因,包含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影响因素、产道软组织损伤,以及机体凝血功能障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导致阴道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的生理性病理因素本身具备鲜明的多样性,针对围产期产妇实施针对性的预防管理指导,针对出现产后出血结果的患者展开科学有效的治疗护理处置,对于有效提升我国产妇的生存质量,促进我国妇产科临床医学事业的良好稳定条件具备重要意义。

结语:

导致阴道分娩-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临床结果的生理性病理因素本身具备鲜明的多样性,针对围产期产妇实施针对性的预防管理指导,针对出现产后出血结果的患者展开科学有效的治疗护理处置,对于有效提升我国产妇的生存质量,优化我国产科临床医学事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陈尚轩.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01):51-52.

[2]史华艳.12例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03-704.

[3]陈秀甜,陈冬梅,唐邵青,等.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1):265-266.

R473.71

A

1672-5018(2016)10-202-01

猜你喜欢
围产期妇产科产后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围产期时间定义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