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运用于脑瘫儿童康复中的效果评价

2016-04-26 20:59王萌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脑瘫

王萌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 223002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运用于脑瘫儿童康复中的效果评价

王萌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淮安 223002

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脑瘫儿童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瘫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被动活动度(ROM)、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MAS量化评分都明显降低,踝关节ROM都明显提高,较治疗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MAS及ROM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两者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更好的恢复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脑瘫;儿童;效果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为一种生物反馈疗法,是指将人们常规状态下意识不到的肌电等功能变化转换为能够意识到的视听信号,并且患者可以依据这些信号进行自我训练,通过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活性和紧张度,也能够使肌肉间的协调性增强[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为2016年1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瘫儿童患者,诊断标准采用2006年8月第二届全国儿童康复会议暨第九届全国小儿脑性瘫康复学术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男女比例为8:16,年龄为3到6岁,将患者平均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标准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等方面的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康复技术治疗,主要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Rood技术、神经发育促进技术,每次储蓄40分钟,每天1次,每星期5到6次,连续训练12个周[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本次临床研究采用荷兰Enraf-Nonius公司生产的型号为Endomed 682的肌电生物反馈仪进行治疗。需要再安静的治疗室为患者进行治疗,局部皮肤脱脂采用酒精棉球,电极放置在腘绳肌、胫骨前肌、股四头肌、肌腹最丰满处,参考电极和记录电极的中心距离为20毫米,平行与肌肉纤维的长轴方向,电极的固定采用胶布,并利用弹力绷带把电极线和皮肤紧密固定。首先由治疗师进行动作示范,之后患者被动屈踝、伸膝、屈髋,并提醒患者时刻注意显示屏上肌电信息曲线的变化,最大可能达到或超过最高肌电信息幅度,连续10个主动收缩是一组,休息1分钟,反复进行。 一次20分钟,一天1次,一周5次,连续训练12周[3]。

1.3 评价指标

采用改良的 Ashworth量表测定腓肠肌肌张力变化,其中将MAS评价等级0,1,1+,2,3和4级分别量化为1,2,3,4,5和6分。采用关节量角器法测量躁关节被动活动的角度[4]。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的所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标准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以P<O.O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MAS量化评分都明显降低,踝关节 ROM都明显提高,较治疗前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MAS及ROM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两者的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MAS量化评分结果详见表1;踝关节ROM指标详见表2;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量化评分结果对比

表2.两组患者踝关节ROM指标对比

3 讨论

脑瘫即小儿脑性瘫痪,为一种易见且严重的运动残疾,为受孕到婴儿期的发育缺陷和非进行性的脑损伤引起的综合征,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为其主要表现[5]。肌电生物反馈是一项在脑瘫康复中较成熟的治疗技术,其临床疗效已被广泛证实。目前,肌电生物反馈已成为脑瘫康复中较常规的治疗项目。肌电生物反馈系统的理论根据是通过对单个运动单位的活动训练,使训练者逐渐具有用个人意志控制运动的能力。这种训练唯有借助于肌电生物反馈仪,将原本极其微弱的本体感觉转换成可视、可听、可见信号,患者以此为依据调节运动方向、强度,达到训练目的[6]。

本次临床研究是将肌电生物疗法运用于脑瘫儿童的治疗中,结合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结果可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MAS量化评分,提高患者的踝关节ROM指标,使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得到良好的恢复,然而根据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肌电生物反馈的治疗过程较枯燥,治疗时要求患儿主动努力完成规定动作,需要使肌电信号达到一定阈值。因治疗仪器界面简单,患儿年龄较小或智能方面的缺陷,不能理解互动反馈治疗目的而不配合;经过一段时问的治疗,患儿也会因无聊没有趣味性而不愿配合治疗。因此,患儿的依从性是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很大的一个问题。

综上所述,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更好的恢复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使用范围,同时,提高儿童依从性成为未来临床研究的方向。

[1]张会春,李文霞,耿香菊等.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痉挛肌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疗效比较[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04):457-458

[2]邓晓青,滕新,古丽梅等.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肌张力低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6,09(7A):164-165

[3]]邓晓青,滕新,古丽梅等.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09):164-166

[4]张备,孙莉敏,朱俞岚等.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01):65-68

[5]闻一鸣,黄晨晖.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运动人体科学,2015,05(21):11-13

[6]汤明丽,吕复莉,唐久来.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现状及进展[J].安徽医学,2012,33(09):1255-1257

R742.3

A

1672-5018(2016)10-350-01

猜你喜欢
肌电生物反馈脑瘫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经皮神经肌电刺激治疗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女生穿运动鞋与高跟鞋步行腰背肌电比较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