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破解财税难题

2016-04-28 00:16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3期
关键词:楼继伟赤字财税

妙解加杠杆:可以借钱买房,不能借钱“吃饭”

3月7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就提高赤字率、防范债务风险等财政热点进行了解答。他表示,国务院提交的预算报告规定今年的赤字率为3%,比去年实际赤字率提高0.6个百分点。扩大赤字就是政府“加杠杆”,从而支持全社会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降杠杆”。只要全社会的杠杆能够逐步降下来,政府的杠杆也可以逐步释放。

楼继伟强调,扩增的赤字要保重点支出,要优化支出结构,按照可持续、保基本原则安排好民生支出,严控甚至压减“三公”经费增长。相应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支出,给地方更多自主可支配的财力。按照脱贫目标增加扶贫支出、老少边穷地区的转移支付。

对于外界关注的政府债务空间问题,楼继伟说,目前我国政府债务约占GDP比重40%,在可比国家中是较低的。未来还有一定的发债空间,关键要把债务空间利用好,重点支持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活力。不能把赤字空间都用在基本支出上、一般公共支出上,要保持“黄金原则”,把债务用于资产。他打比方说,“吃饭”靠借钱不行,“吃饭”要靠发工资,借钱可以买房子,用今后的工资收入来还它,按揭是可以的。

提到如何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楼继伟表示,中央政府债务问题不大,还有继续发债的余地。关键要防止地方政府在《预算法》规定之外出现新的债务口子,各级财政将加大力度规范管理。

定调财税改革:今年完成“营改增” 个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

关于财税改革的热点“营改增”,楼继伟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一揽子纳入“营改增”时间表,今年一定要完成“营改增”。

楼继伟强调,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在每个环节增值征税,非常有利于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有利于研发、物流、保险等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个方向必须坚持。同时指出,“营改增”情况复杂,剩下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一揽子纳入改革则是最大的难点。“营改增”可以做到行业不增负,但是不能保证每一个企业在实行“营改增”最后一个环节的时候不增负。

此外,楼继伟表示,“营改增”以后,中央和地方收入都要减少,需要考虑在维持目前中央和地方总的财力分配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安排一个过渡性的中央地方收入划分办法,解决地方收入减少的问题。

在民众关心的个税改革方面,对于是否提高个税起征点的问题,楼继伟表示,简单地提高起征点是不公平的。我国实行的是分项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只是对工薪所得有一个基本费用减除标准。这种“一刀切”的税制,一方面缺少对纳税人家庭负担轻重、家庭支出的考虑,另一方面缺少动态管理,没有与物价指数、平均工资水平的上升实行挂钩。因此,在工薪所得项下持续提高减除标准不是一个正确方向。

楼继伟称,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一起研究制订了一个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方案,现在已经提交国务院了,今年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但是,改革复杂在执行,方案的具体落地时间仍需期待,将根据条件分步实施,先做一些比较简单的部分,再随着信息系统、征管条件和国民习惯的建立,逐渐把它完善化。

求是建言:《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保护不足

在解答“财政工作与财税改革”相关问题时,楼继伟直击现行《劳动合同法》的弊端,称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和雇员的保护程度是不平衡的,本意是保护劳动者,但可能最终损害了一些劳动者的利益。

楼继伟表示,现行《劳动合同法》对在职职工保护较多。一方面,职工可以提前一个月不说明原因辞职,会影响企业对员工技能培训的投入,造成中高级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如果一个职工工作不努力,企业很难对其解雇,“位置只能被占着,对新入职的职工就会形成歧视”。《劳动合同法》在企业方面和雇员方面保护程度的不平衡,导致未能激励企业对职工进行企业培训、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成为造成技能人才短缺和薪酬过快上涨的诱因。

此外,楼继伟指出,现行的《劳动合同法》是以标准工时制为基础的,不适合灵活用工。对于外向型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在没有订单的时期会比较为难。同时,薪酬的过快上涨可能造成企业成本上升,使企业迁至其他国家,最终减少劳动者就业机会,损害的还是劳动者的利益。

猜你喜欢
楼继伟赤字财税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互信赤字
论曹魏时期的财税治理及对当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