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的影响

2016-04-28 14:00袁中华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影响企业

袁中华

摘 要: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股权制衡理论以及战略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的影响,为了双方更好的合作,针对引入战略投资者对企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战略投资者;企业;影响

一、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基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存在利益冲突和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上,委托人和代理人都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基本假设成立情况下代理人在行使自己的代理权时会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委托人之上,代理问题就由此而产生。

(二)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投资与战略管理理论密切相关,引入战略投资者其实就是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战略投资者不仅在会在资金上提供支持,并且也会在技术、管理经验等具有优势的方面提供支持,战略投资者会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在制定战略方案上,也会提出有价值的方案。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早被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提出,它与股东至上理论相悖,该理论认为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不仅要考虑某些主题的利益,而是要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只有考虑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达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战略投资者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他们也是公司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利益与公司绩效紧密相关,公司绩效越高,则他们的利益也越大。战略投资者只有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使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障,规范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绩效,才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四)股权制衡理论

股权制衡理论是通过最优股权结构的研究引出,股权制衡就是多个大股东的相互制衡,该理论就是在此情况下进行研究的。股权制衡程度越高,外部股东相对于控股股东的实力就越强,相应地外部股东的影响也就越大,一方面可以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减小了大股东参与管理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在中国经济发展早期,很多企业都存在一股独大现象,而战略投资者的出现,企业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避免了一股独大的现象。

二、对企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可以改善股权结构,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后,公司的股权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股独大,股东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局面,从而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真正分立,促进和改善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保护了小股东的权益。

2.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可以得到提高

战略投资者作为特殊的合作伙伴,在技术、经验等不同方面会具有自身的优势,企业可以从其身上学到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管理模式、丰富的经验,从而使企业快速的成长和自我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

3.战略投资者会带来更多的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引入后,企业各方面都可能会得到提高,这时企业价值得到提升、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有大量的投资者开始支持企业的发展,进而企业会得到更多资金、技术、经验等方面的支持。

(二)消极影响

1.容易出现低买高卖

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贴着战略投资者的标签,却只为获取暂时性利益,此时一些企业为了快速引进战略投资者,没有对其进行严格审查,缺乏对战略投资者的了解,同时会对自身企业价值低估,最终导致战略投资者低价买入,股权锁定期结束后立马抛售,出现低买高卖,资产流失现象。

2.控制权可能旁落

引入战略投资者后,战略投资者很可能会成为企业的前十大股东,尽管战略投资者不是第一大股东,但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战略投资者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增加手中的股权,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原有股东不得不转让部分或者全部股权,进而夺取企业的控制权,导致控制权旁落。

3.会出现文化冲突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它根深蒂固存在于企业中,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如果与企业的文化差异较大,会容易出现文化冲突,所以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两个企业文化是否能够相容,尽量避免文化冲突。

三、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政府政策

首先政府政策要遵从公平合理、自愿互利的原则,明确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程序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作用。政府要严格制定引入有关战略投资者的限制条件,对进入的条件和标准进行严格审核并实施有效的监管措施。政府可以出台引导性政策,但不能实施强迫性的干预政策,可以对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西部地区的产业提出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引入战略投资者,提高这些企业的发展速度和企业价值。

其次战略投资者限售期结束后如果选择退出,相应的退出机制要合理公平。目前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这些企业中,大部分战略投资者会在锁定期结束就开始抛售所持有的股份。如果限售期过短或者退出时无限制条件,会使所谓的战略投资者做出投机性行为,即以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此时,可以相应的延长战略投资者持股的锁定期,或者制定合理的退出机制等。

(二)选择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实践和研究证明,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后,企业绩效和价值有的有的会有提高,有的没有变化,有的甚至会下降,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主要是因为选择何种战略投资者的决策不同。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要引入战略投资者,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引入战略投资者,在做出选择和决定时,要有明确的目的,然后决定是否引入,进而选择适合本企业以及能为本企业带来利益的战略投资者。

(三)引入后积极主动获取价值

引入战略投资者后,企业需要尽可能主动积极的向战略投资者学习,获取对方能够提供的价值。首先企业需要克服与战略投资者之间的企业文化、管理观念、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给双方带来矛盾和冲突,只有解决了矛盾和冲突才能进行很好的合作,才能高效获取到对方提供的价值。其次要提高企业的主动性,尽可能多的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充分更深入的了解对方,缩短相互适应的过程,成为同舟共济的战略合作伙伴,相互从对方获取到更多的经验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盛宇华,祖君.不同类型战略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4(2):120-129.

[2]吕能芳.境外战略投资者引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猜你喜欢
影响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