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6-04-28 14:27张域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技术信息

张域

摘 要:目前电算化会计存在信息系统保密差、数据不准确、内部控制弱、专业人员少、档案管理不善等问题。通过分析后,提出要在软硬件加密,数据输入控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符合型人才培养,规范电子档案管理等环节提出了解决措施。为在新的形势下,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规范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技术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一般来讲,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它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理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国外引进的。80年代,会计电算化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 90年代,出现了会计软件产业,特别是1998年以后,国家财政部先后出台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运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法规,有力地加快了会计电子数据处理的发展和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电算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在会计软件标准的规范、会计软件产生的形成、会计电算化管理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并日益成熟。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基本完成手工会计记帐向电脑会计记帐的转变。会计电算化首先是为会计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其次是提高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最后增强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使会计工作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会计电算化在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人才严重缺乏,现有的人才不能满足目前的市场需求。大多数的软件在使用上存在巨大差异,兼容性差,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尤其是网络财务、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对会计电算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

(一)会计信息系统保密性、安全性差

企业财务上的数据是绝对的秘密且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自身的整体发展,但几乎所有的软件系统都只注重对会计功能的完善和财务制度的适应,却没有几家软件真正重视过数据的保密问题。所谓的加密,也只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在安全性上,更是不尽如人意,一旦软、硬件受病毒侵袭,系统瘫痪,或者突然断电,都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如果资料没有定期打印存档或随机备份不及时, 则损失惨重,无法弥补。

(二)会计数据存在不准确性问题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数据仅需要会计操作人员一次性输入到计算机中,电算化系统就会自动完成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登记工作。一旦原始录入数据出现错误将很难被发现,并且会直接导致一系列会计数据的失真。

(三)电算化内部控制十分薄弱

会计电算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的责任,这就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目前,不少企业没有与时俱进,编制出新的更为严密的管理制度,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

(四)电算化专业人员缺乏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既要掌握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使用、保养和维护财务软件的技能。在实际工作中, 虽然大多数会计人员都已接受过计算机培训,但满足不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需要。

(五)会计电子档案的管理不善

在网络时代,新型磁性介质档案(如光盘、磁盘、磁带等)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它取代了传统的纸质管理。虽然信息传递仍可以通过纸面文件的形式来完成,但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可能导致可视性审计线索逐渐消失。除了部分原始凭证和打印输出的报表外,大多数会计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储在各种磁介质中。这种数据存储方式有可能给系统带来许多风险。因为会计电子档案集中存储着大量数据,若发生水灾、火灾、盗窃等突发事件,这些数据就极有可能毁损会丢失。

三、对会计电算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安全性

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应该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点是在进入系统时要使用一些用户口令、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设置用户权限等限制手段;第二点是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或把系统做在芯片上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对于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加电磁屏蔽,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第三点是要制定计算机设备的管理规定,制定防火、防水、防盗、防尘的措施,以及定期检查硬盘文件的对策等。

(二)数据输入控制

企业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数据输入控制首先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其次,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

(三)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在网络环境下,内部人员的恶意行为及工作人员的无意行为都可能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为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公司内部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内控环境应遵循以下四点原则:第一点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第二点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账册内容,做到账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账表处理应及时调整。第三点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第四点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电算化实施过程存在的漏洞。

(四)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会计电算化要求财会人员不仅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的知识,而且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数据处理流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说明的是,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人员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从而促进会计职业者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五)实现会计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会计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应养成数据备份的习惯。应用质地优良的光盘刻录所有的会计电子档案,以保证数据的安全。电子档案室可选择干燥防水并远离磁性的地方,室内还可保持通风透光。同时,还要请工作人员定期清理电子档案室,以防蛀虫。若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将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与会计电子档案一起保存。

实行会计电算化是完善公司内部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会计电算化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起来的,是传统手工会计的进一步发展,它将广大财会人员从复杂的记帐、算帐和报帐中解脱出来,为管理提供了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对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会计电算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对目前的会计电算化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会计电算化是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产生的,也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黄胜华.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完善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

[2]杨新刚.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的应用及未来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信息,2009.

[3]霍军.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垦,2006.

[4]刘云珊,黄碧蓉.试论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4(29).

[5]尹越.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以及深入发展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29).

[6]陈青青.浅谈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和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5(01).

[7]马云涛,王淑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9).

猜你喜欢
会计电算化技术信息
订阅信息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探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变化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