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理论与实践之探析

2016-04-28 14:35姜灵燕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人力资源管理

姜灵燕

摘 要:近年来,我国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因其能够为企业带来较大的价值,逐渐引起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时,可能面临诸多风险隐患,因而企业有关人员必须针对企业发展实际,对人力资源管理等系列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决策和开展实践活动。本文主要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存在的弊端,并对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发展提供有利借鉴。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理论与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既能为企业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又使企业面临着一定的经营风险,所以,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应进行充分的考虑,进而做出决策。不同企业在经营与发展中,其经济基础、内外环境等存在差异性,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不同,因而在外包活动中面临的风险隐患有差异。由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弊端、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弊端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对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而且可以借助外包活动而增强企业的经济利益。人力资源部门是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可以对员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是全球范围内的必然趋势,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可能对企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1]。

首先,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中,企业可能面临着文化失真的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建立企业文化尤为重要,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中,外包活动的参与者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其不良行为可能对消费者产生消极影响,进而有损于企业形象。在外包活动中,双方可能因企业文化差异而导致文化理念传递失真,不利于企业价值的实现。其次,企业可能面临着机密泄露的问题,对企业发展产生威胁隐患。再次,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不利于企业快速做出发展决策。第四,在外包活动中,企业可能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降低企业人才竞争实力。例如:高素质人才跳槽至竞争对手企业中,对企业是巨大损失。最后,可能降低企业的工作质量。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中,许多企业未能重视管理工作质量,导致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问题[2]。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理论探析

(一)支持性理论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而言,其支持性理论相对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市场交易过程中产生许多交易费用,包括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费用,对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产生重要影响。交易特性对交易成本有影响,一是交易的不确定性,使交易成本增减程度不同;二是交易的重复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使企业得到系列费用补偿,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三是交易的资产专用性可能增强企业交易成本。其次,代理理论认为企业开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属于代理范畴,即企业相关人员委托他人与另一方建立关系,并支付委托人以报酬,能够使委托人为企业一方力争更多的利益。再次,资源基础理论中,企业资源是其竞争力的重要表现,而企业在整合资源过程中,存在缺口,极易被他人所攻破,对企业有着不良影响,而外包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资源的缺口,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第四,资源依存理论认为,企业与周边企业之间联系密切,互为依存,通过外包活动,能够使企业之间始终保持此种依存关系。最后,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外包活动,能够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使企业更为积极的应对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3]。

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支持性理论的分析,以上理论可以从战略管理与经济视角而看待。一方面,战略管理视角下的支持性理论能够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进程,如资源基础理论等。另一方面,经济视角下的支持性理论可以对企业之间的协调与权力关系进行诠释,如交易成本理论、代理理论等。纵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具有一定的优势特点,能够对企业发展发挥着推动性作用[4]。

(二)风险性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如同双刃剑,既能对企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推动性作用,又使企业面临诸多风险隐患。所以,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理论探析,还应从风险性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基于此,理论界对该问题主要从四个视角加以分析。

首先,从价值链视角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风险进行分析。所谓价值链,是指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对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包括原料、生产环节、成品运输、营销及售后等环节中产生的价值。企业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并非必须开展外包活动,只要企业价值链较为完整,则可以忽略外包活动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进而规避外包活动的风险隐患。其次,从文化与网络的视角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风险进行分析。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逐渐深入人心,对企业管理人员充满着诱惑力,使许多管理人员希望开展外包活动。然而,在外包活动中,相关人员可能有损于企业形象,对企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对企业发展不利。再次,从灵活稳定性视角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风险进行分析。企业如果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必然会改变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规模、任务等,使相关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开展招工工作等。由此可见,外包活动可能降低企业管理的灵活稳定性,进而降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使该环节脆弱易攻破,对企业产生严重威胁。最后,从激励视角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风险进行分析。在外包活动中,外包顾问发挥着重要作用,既要熟悉企业岗位设置与工作流程,又要对企业一系列情况加以充分掌握和了解。对此,如若外包顾问进行更换,则使企业必须重新对HR管理人才进行重新引进和培养,对企业而言,是较大损失。由此可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存在诸多不良影响,需要企业从综合角度考虑而做出正确决策[5]。

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实践探析

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的实践中,相关人员必须从企业发展实际角度而做出决策。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进行有效分析。通常,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主要经历需求与工作分析、招聘和甄选、培训、考评等环节,耗时相对较久,使企业对其管理过程有着较多的成本支出。就外包活动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中许多环节能够实现外包,企业应从综合角度加以考虑。其次,影响企业外包决策的因素相对较多,主要包括战略思考、交易成本、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口、业务核心能力度等方面。再次,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外包活动的生命周期、内部管理步骤等因素加以考虑,为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奠定良好的条件。最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人员应针对外包活动是否开展而建立模型,以期为企业做出合理决策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在建模过程中,管理者应综合考虑影响结果的条件,并积极制定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以规避外包活动的风险,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6]。

四、结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分工十分明显,为企业管理活动带来不便。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虽然能够对企业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反噬企业。对此,有关人员应加强对该问题的探讨,以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引导企业更好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活动,为管理能力提升提供积极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郭雷,袁伦.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分析和建议——基于社会分工理论[J].经济研究导刊,2011,04:146-147.

[2]袁飞,姚顺波.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机理研究——基于交易费用理论[J].华东经济管理,2011,08:88-90.

[3]邱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5,01:213-214.

[4]贺红星.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与动因考察[J].现代商业,2010,17:191-192.

[5]高中秋,王雪峰,陈同扬.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145-148.

[6]王静.浅谈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现代经济信息,2012,19:51-52.

猜你喜欢
理论与实践人力资源管理
关于本科生纳米概念教育的探讨
浅析省级人才市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珠三角高职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就业方向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