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乎其上”大有益

2016-05-01 23:28艾广明
共产党员·上 2016年1期
关键词:算命先生范仲淹将军

艾广明

学习、工作和生活常有个努力的目标、标准或参照,古代思想家一脉相承地主张“师乎其上”。《易经》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论语》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后人对“师乎其上”的思想又有很多发挥,使其内涵更加丰富,现在理解和运用起来也有很多发展,值得仔细品味。

“师乎其上”首先是做人的原则。做人首先有个向谁学的问题。人出生后就开始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接触社会、接受教育,学习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做人的榜样也很多。家长不能选择,但社会、书本、媒体里有各色人等,是可以选择榜样的。向谁学?首选应该是立德、立功、立言的英雄、楷模。因为他们身上有良好的品行,令人敬佩,“足以为教”。也有人反对向英雄模范学习,说是标准太高,可能使人学得高不成低不就。这是混淆了向谁学习和成为谁的问题。“人人皆可为尧舜,不必人人皆圣贤”,意思是人人都可以学到圣贤的品德、风范,不可能人人都当上首领、楷模。如果都是首领,又去领导谁呢!向典型学习重在学习其精神的某些内容,完全复制是不可能的。学习英雄,并不能都成为英雄,但每个人认真学了,就会有收获,有裨益。传说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问一个算命先生:“你看我能不能当宰相?”算命先生大吃一惊:一个小孩子居然开口说要当宰相,就说:“小小年纪,怎么口气这么大?”范仲淹也有点不好意思,又说:“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纳闷,这孩子的志向怎么忽高忽低,落差这么大,就问他:“你为什么有这两个志愿?”范仲淹回答:“因为只有良相与良医可以救人。”一个孩子念念想着要救人,算命先生听完很感动。小孩子想当宰相,未必一心向往高官的权势和荣耀,很可能出自一种模糊的理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名言多少年争议不断,否定者认为这话引诱人们滋生野心,而又如同水中捞月,现实中有多少士兵会成为将军呢?这样理解是望文生义的。这句话的深刻之处不是要士兵都成为将军,而是希望大家都可以向将军学习一二,参照将军的素养和能力修炼自己,有所进步。以人为榜样并不像学数理化知识那样一个台阶接着一个台阶地递进,献身事业、公而忘私、热情助人,这些行为既高尚,又是人人可做的,人人皆可向做得很好的人学,至于学到多少,不能整齐划一,但认真学了,都应该肯定。

“师乎其上”或“取法乎上”,是重要的工作要求。人们常把“争第一”等同“师乎其上”,理解并不全面。“师乎其上”用在事业上,有“争第一”的意味,但含义更丰富。这里的“上”,有工作标准高的含义,建造工程、制造产品,谁不想做得更好?即使按照一流的标准努力了,由于条件、努力程度和竞争对手等因素,仅能达到个中等水平,差强人意,但“上”也并未烟消云散,还有尽心尽力的“上”,人格情操的“上”。有些工作,譬如重要工程、设施的安全要做到百分之百合乎标准,是底线也是高标准,这里的“上”就是必须的,容不得丝毫凑合、懈怠。有些工作不一定需要多高的智商与能力,很多人做不好是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这里的师乎其上,“上”在哪?忍受脏累,长期坚持就是“上”。那些为城市环境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不但劳动成果令人满意,他们的奉献精神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启发!

“师乎其上”用在学习上也很有道理。《沧浪诗话》中说:“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文学以及一些门类的社会科学,很多内容是各种知识层次的人都可以学习的。鲁迅的作品,小学课本就选了,中学、大学教材也选鲁迅的文章,当然篇目有所不同。不同学习阶段教授鲁迅的作品,教学内容的重点虽有区别,但都符合“师乎其上”的道理。古今中外很多经典,适合多方面、多层次的人们学习,如果人们可以从最优秀的文化典籍、理论成果中汲取知识和智慧,何必退而求其次呢!

学习的“师乎其上”要建立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不可好高骛远。有些知识领域由浅入深,想走捷径是走不通的。“隔锅台上炕”,很可能沦为笑谈。同时“师乎其上”对学习研究自然科学也有适用的方面,大家都应该学习优秀科学家治学做事的科学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品格!

猜你喜欢
算命先生范仲淹将军
范仲淹画粥苦读
哼将军和哈将军
忧国忧民的范仲淹
马援将军
算命先生
将军驾到
算命
范仲淹苦读轶事
算命求财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