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级社助力航运新生态

2016-05-03 11:49
中国船检 2016年12期
关键词:航运业船级社航运

本刊记者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增速放缓,航运市场运力供需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航运业时至今日仍然徘徊在漫长的“冬天”里。航运整合联盟趋势的加剧,再加上“互联网+”等一系列新事物的涌现,无一不让人感受到航运产业的外部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变。航运产业链上的各相关方纷纷表示要适应新环境,为构建航运新生态环境注入新的能量。作为航运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船级社在建设航运新生态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

在“国际海运年会2016”上,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的判断是:世界经济很长一段时期将维持低迷状态。受全球经济影响,航运产业的“能量获取”受到挑战。世界海运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增速整体上低位波动。与此同时,船舶工业手持订单量占既有海运船队规模的比例仍处于较高水平,海运船舶运力供给依然保持较高增速,海运供需失衡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改善,供需矛盾缓解仍需时日。面临国际海运市场持续低迷影响的环境,班轮公司为在逆境中求生存和发展,加快兼并重组进程,不断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在联盟合作和航线共享的大背景下,“共享经济”对引领航运经营模式具有创新作用。“共享经济”需要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参与方获得合理回报,同时还具有降低成本、建立连接以及可持续等特点,共享参与方不仅能实现互助互利,还可将资源集中投入到真正创造价值、实现差异化的环节和领域中,实现客户服务的创新与突破。这些都将有助于重建航运产业的“动态平衡”。

产业链整合、跨界融合等将构筑航运企业新的竞争优势。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将取决于所处产业链的健康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因此,市场主体将会把重点从单一业务、单一产业上升至整个产业链条上来,搭建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平台。“一体化”将大大提升航运产业的“自我调节”能力。航运的跨界融合,可以将各方优势都集中到客户的需求上来,形成“一站式”解决方案。拥有远超“互联网+航运”的业务基础和发展空间。在全球经济减速的大环境下,产业跨界融合很可能是航运生态“获取能量”的新模式、新源泉。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运力供给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综合的系统工程,诸多因素缠绕其中,既有市场的,又有技术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部门、机构以及上下游的利益相关方。因此,在制定各自发展战略时,需要有全局眼光,着眼于整个行业,以及个体在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要理性发展、合作发展、创新发展,打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然而,要适应外部新环境的变化,需要改变以往陈旧的“零和博弈”思维,代之以共生多赢的“正和博弈”,打造行业命运共同体,实现价值共创、成果共享。打造行业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在于合作,合作的根本就是“和”的精神。

在这场“正和博弈”中,技术创新是一个核心要素,也是引领行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术创新将带来业规则进化,进而成为推动国际航运全球化发展的最有力杠杆。节能减排、船舶信息化、绿色航运等技术,已经令航运业大幅降低“碳足迹”,顺应了环保潮流。未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将在智能船舶、供应链优化、船货精准匹配、市场预测、价格制定、风险管理等领域,发挥愈加显著的作用,而船级社是航运产业链上使用技术创新助推航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技术创新是挑战更是机遇

随着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生态环境和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标准、规范越来越聚焦能效与环保。全方位立体综合环保措施也随之日趋严格细化,相关公约、规则的制定或修订也更加频繁密集。已经出台的目标型标准和共同结构规范、船舶能效指数、空气污染标准、香港公约、压载水公约、海事劳工公约、涂层性能标准、噪声规则、极地规则,以及正在制定中的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基于风险分析的安全水平法目标型标准等,既将全球航运和造船业带入了一个在安全、高效、环保和质量监管方面具有更高水平的新时代,又将其推入了新一轮白热化竞争格局和产业格局的大调整时代。

除了日益严苛的国际规则,以可再生能源用、3D打印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也将对航运业的运营模式、战略发展和技术标准产生深远影响。一直以来,船级社都非常重视新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希望将船级社对最新技术信息的把握、前沿技术的研究转化为满足业界需求的标准,转化为对客户的服务。但是很多新兴技术的应用和公约标准的生效与实施并不是孤立的,会同时关联和影响到其他的技术和标准的实施,这种影响有时又可能是负面的。船级社应从拟生效技术要求和对关联技术的影响两个方向,从正面和负面影响两个视角为业界和客户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而不是单纯的推广新技术和新的公约标准。例如,压载水公约的实施的目标是控制压载水对环境的生物污染,防范生物灾害。但是压载水设备的装备会带来对传统船舶技术的负面影响,例如压载技术与结构稳性风险,船舶重量控制技术以及能耗控制等,对此类公约要求的实施船级社应能更全面的提供技术服务。

智能船舶、船联网技术将借势逐步深入发展并推广应用,船舶自动识别、船舶定位、能耗监控等关键技术将逐一得以突破与发展。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智能制造和智能船舶将是继绿色船舶之后引发航运造船业发生变革的一个大方向。推动智能船舶、智能制造技术健康发展,船级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CCS船舶建造管理检验处处长田伟表示,智能制造将会是未来造船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会给造船企业转型升级、降低制造成本带来深刻影响。船级社应密切关注、跟进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在一些领域起到引领性作用。在这个方面,船级社除了要力图在智能制造技术本身向业界提供服务和帮助外,还应清醒地认识和发现,智能制造会对传统生产模式带来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传统检验模式带来的挑战,必须建立新的检验模式以适应新的生产模式,在要防范传统的检验过程控制成为智能制造的发展的阻碍的同时,还要保证新的检验模式不会降低风险控制的实际水平。在这其中,对“人的风险控制”可能要转向“对机器、软件的风险控制”。

同时,田伟表示,任何智能船舶技术的发展都无法回避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加工、智能判断、响应这一实现路径或流程,对此,除了“硬”的部分也就是智能技术本身外,数据结构、分析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等“软”的部分也非常关键,数据安全技术则是最为重要的连带要求。在这个方面,船级社应全力推出一致的系统性标准,例如一致的IT标准等,帮助船舶配套、船舶制造和航运能够在统一标准的制约下同步协调发展,避免IT壁垒和技术孤岛成为智能船舶技术的发展制约因素,这些都需要船级社有一个高瞻远瞩的总体策划,这也是船级社未来需要提高服务能力的努力方向。

航运是关联最为广泛的产业之一,作为航运技术核心体现的船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技术集成的特点,船舶技术标准对产业的影响不是仅仅局限在船舶制造方面,其对船舶配套业的影响是更为深远的,或者换一个角度说船舶制造水平其实是配套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每一项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每一个强制性技术标准的生效与实施,在带来技术竞争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航运企业、船舶制造企业、船舶设备配套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两者要有一个适合的结合点,才会有利于保持和保护企业技术履约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技术创新和航运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使技术成为航运业复苏的推动力量,而不是压垮航运业的一颗稻草。在这方面,船级社必须积极作为,尽可能降低由新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

CCS助推航运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海事技术的重要引领者,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自成立以来即致力于海上安全和环境保护。通过成员的研发、并从检验和工业界实践中汲取的经验,IACS不断夯实技术积累并大力投入技术创新,持续提升技术领导力,尤其在创新和绿色技术方面,不断推出安全、高效能的节能技术标准,为航运业的安全与环保做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国际船级社协会的一员,中国船级社从诞生之日起,始终与行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近年来,中国船级社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与工业界联合攻关和研发力度,不断创新联合研发模式,与政府、能源企业、航运企业、造船企业共同搭建了合作研发平台,采用“基于风险”的研发理念,开展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解决了很多实际应用问题。

全球航运形势的演变以及新技术带来绿色浪潮前所未有,迫切需要船级社通过技术发展与创新来推动全球航运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一直以来,中国船级社都是创新发展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技术创新方面,CCS积极推动节能减排、船舶信息化、智能船舶、绿色航行、能效管理等技术,为航运业大幅降低“碳足迹”、顺应环保潮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CCS还参与了散货船和油船共同结构规范的开发、实施EEDI的节能技术应用、与工业界成立联合工作组完成EEDI计算与验证、行业指南的修订完善、替代燃料LNG的技术应用和标准制定、综合安全评估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极地规则的相关研发等工作。世界首制25万吨矿砂船就是中国船级社与航运公司、造船企业、设计公司通力合作的杰出成果。它专为澳大利亚至中国铁矿石运输设计,在船舶安全、绿色环保和防止海洋污染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不降航速的前提下,取得了能效设计指数低于基准线21%的优良结果,满足了多项最新的国际环保法规要求。另外,如何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都应用到船舶上使船舶更加智能化,包括让船舶更加节能高效、提高船舶的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等方面都是CCS当前思考的最多的问题。

2015年12月,CCS本着让船舶更经济、更可靠、更安全、更环保的原则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智能船舶规范。智能船舶的核心驱动力是无人驾驶飞机、汽车的应用,船东对节能、安全、环保的不断追求以及智能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的合力所致。在这样的背景下,CCS深深地感受到,智能船舶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本规范来引导。在规范中,CCS开宗明义地首次给智能船舶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即智能船舶系指利用传感器、通信、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自动感知和获得船舶自身、海洋环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并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的船舶,以使船舶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经济和更加可靠。智能船舶规范涵盖智能航行、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货物管理、智能集成系统等几方面内容。智能规范的推出将给航运业、造船业、船舶配套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足以证明了CCS力图以智能规范为引领,助推船舶智能技术健康、快速发展,助力航运业走过低谷、迎接复苏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同时,作为国家船级社,CCS还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帮助相关航运、造船、产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据CCS认证管理处处长单学军介绍,目前航运公司都实施安全管理体系(ISM),同时很多公司还采用ISO9000、14000等标准建立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对公司的管理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但是也给岸基特别是船员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压力。CCS联合知名航运企业开发推出综合管理体系在线应用系统,在此平台上实现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等多个管理体系的协调运行,通过运行数据的积累和系统的自学习功能,实现定制化的统计分析、工作提示和预警、决策支持等功能的同时大幅降低员工的工作压力,让体系真正为管理服务而不只是增加管理负担,为船公司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安全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持。

未来,中国船级社还将继续与业界密切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涵,提升合作水平,为航运业、造船业以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助力和强大支持。继续跟进与温室气体排放、EEDI、EEOI、压载水处理等有关的立法与技术应用问题,在船载复杂系统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网络系统安全性技术研究,覆盖大数据、软件认可等热点领域。继续与规则制定者和业界密切合作,在绿色、智能船舶、船舶能效、替代能源应用、大数据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与集成等领域不断深化技术研发与合作,制定安全、绿色、高效的技术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服务,有效提升海上安全与环保,推动航运业、造船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CCS还将继续积极参加IMO、IACS对公约、规则的研究,以更前瞻性的眼光跟进相关规则的制定,为航运以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航运业船级社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从规范要求看各船级社对柴油机认可的差异化
意大利船级社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访问中国船级社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
燃料电池及其在船舶上的应用研究
全球航运业触礁 德系银行深度被套
营运船舶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