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6-05-03 19:53章炜炜孙兰张骏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技推广马鞍山体系建设

章炜炜 孙兰 张骏

摘 要:该文通过对马鞍山市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了解掌握了其现状,针对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主要包括:依法完善稳定农技推广机构,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创新农技推广考核机制等。

关键词:马鞍山;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07-03

1 马鞍山市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基本情况

1.1 农技推广机构数量 据统计,全市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机构共51个,其中市级4个、县级14个、乡级33个;其中农技专业5个(市级1个、县级4个),植保专业4个(市级1个、县级3个),土肥专业4个(市级1个、县级3个),种子专业4个(市级1个、县级3个)。乡镇推广机构以综合站所为主,达28个,占84.8%;管理体制方面,以县农业主管部门管理有17个、占51.5%,乡镇政府管理有16个、占48.5%。

1.2 农技推广机构编制和现有人员数量 据统计,全市种植业推广机构国家编制数共592个(其中种植业391个),其中市级10个、县级237个、乡镇级345个(种植业144个),缺编55个,借调57人。推广机构实有人数446人(种植业283人),其中市级6人、县级181人、乡镇级259人(种植业96人)。按照专业划分,市、县(3区和乡镇没有专业站)农技95人(市2人、县93人)、种子23人(市1人、县22人)、土肥24人(市1人、县23人)、植保36人(市2人、县34人)。

1.3 农技人员基本情况 从调查年龄结构来看,全市种植业农技人员中50岁及以上有96人、占21.5%,36~49岁有294人、占65.9%,35岁及以下的有56人、占12.6%。学历方面,拥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有133人、占29.8%,大专学历的有183人、占41%,中专学历的有74人、占16.6%,中专以下学历的有56人、占12.6%。在职称方面,共有438人取得职称,其中9人未聘;获得高级职称的有41人、占9.4%,中级职称的有147人、占33.6%,初级及以下的有250人、占57%(种植业人员比例少)。

1.4 农技人员保障情况 全市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中,除含山县农科所为差额拨款机构外,其余都是全额拨款机构。年人均定额公用支出在5 000元左右,财政保障项目经费方面,大部分为承担农业部、省农委高产创建等项目经费,市、县安排部分资金作为以奖代补,2014、2015年全市财政预算金额每年在600万元左右。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办公场所经过近年来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正逐步得到改善,部分乡镇都有独立的农技办公大楼,特别是含山县承担实施了农业部基层乡镇农技站建设任务,新建4个镇级农技站,改扩建4个镇级农技站;农技人员待遇方面,全市农技人员年人均收入在45 000~55 000元左右,乡镇农技人员兑现了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政策,与基层事业单位工资水平“一衔接”基本落实。

2 马鞍山市种植业农技推广工作取得成效

近年来,全市种植业农技人员在新型农民培训、高产创建、为农服务、抗灾技术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真正体现出农技人员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应有的作用。

2.1 公益性职能得到强化 通过近年来改革和建设,特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已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公益性职能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承担实施了一批重点农业项目:从2006年开始承担实施的水稻产业提升行动;2008年实施的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2012年实施的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以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病虫害统防统治;2015年实施的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等12个项目。2015年项目资金达3 560万元,实施规模达4.3万hm2,平均每hm2增收697.5元。开展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2015年建立示范基地76个、面积1.9万hm2,建立品种、肥料等试验示范基地17个、面积45hm2。每年推广主导品种5~6个,主推技术3~4项,如油菜机械化收获、水稻工厂化育秧等一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培训提高了一批农民种植水平:2015年全市农技人员开展技术培训60多场,培训人数达9 500余人,农民应用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结对帮扶了一批示范户:各级农技人员通过结对帮扶、科技进村入户,2015年包村385个、包户3 640户,指导2 450个科技示范户和52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提高了服务的针对性。通过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推广应用农业适用技术。发挥了农业科技抗灾作用:近年来,每年农业生产都或多或少遭遇了自然灾害和病虫危害,如2014年夏季低温导致水稻部分品种病害大爆发、2015年夏季部分地区强降雨造成部分田块受淹绝收,各级农业技术人员积极应对,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灾情、苗情、墒情、病虫情监测,通过报纸、电视和农网等媒体宣传,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服务,宣传普及抗灾减灾技术,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最大程度减轻农业因灾损失。

2.2 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得到创新 近年来,全市把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重要补充,涌现出一批如当涂县龙升粮油、徽农合作社、神农种业、连丰种业等一批国家、省级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们在发展主导特色产业,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参与农技推广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各县交流,创新粮油高产创建工作中运行机制,形成了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主要做法是:创新高产创建工作机制,形成了“行政+技术+公司(合作社、大户)+农户+社会化服务”的工作模式,具体是由各县粮油高产创建领导组和实施乡镇政府组成行政领导机构,由县、乡农业技术部门组成技术服务组织,示范片成立的合作社负责人作为带头人,示范片每个村民组组长为示范户骨干成员,合作社组织示范区农户参与各项活动,并着力组建以耕、种、防、收为主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组织生产,以高于市场价3%~5%的价格收购示范片粮油。同时,为调动县乡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热情,各县每年均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择优表彰。表彰重点向乡镇村倾斜。为充分调动示范农户的参与积极性,还对部分高产农户进行评比,对示范片中按技术要求操作,单产超过产量指标以上的高产农户按产量高低择优进行表彰和适当奖励。

3 存在问题

3.1 管理体制不顺 具体表现在:政事不分,机构人、财、物完全受行政管理,没有自主权,尤其是基层农技人员抽调普遍。目前抽调专门从事其它工作的有57人,比例超过10%,这还不包括占较大比例的农技人员平时服务乡镇中心工作,主业成了副业,使农技推广力量、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同时,县区农业主管部门的行业指导削弱,上下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重点农业项目的有效实施。

3.2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素质不高,人员“青黄不接” 在全市农技推广机构中,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41%,中专及以下学历的占29.2%,而且所学专业多为非农种业,真正需要的农学、植保、土肥、园艺、特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业毕业生很少,加之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和岗位培训,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极不相适应。受政策、编制等因素影响,全市绝大部分县、乡两级农技推广部门10a左右没有分配、招录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即使招录也基本被抽调到政府从事其它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35岁以下专业人员不到13%),许多系统性工作难以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

3.3 农技推广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发挥 虽然大部分地区落实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但是部分单位在年度绩效考核上与公务员相差较大,不利于工作开展;同时县区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许多推广工作难免流于形式,不能让农民满意。

3.4 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带动不强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民营科技企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等基本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服务,实力,带动农民增收等能力不强;同时社会化服务机构工作连续性不够,影响持续发展。

4 对策建议

4.1 依法完善稳定农技推广机构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着其它社会化服务组织难以替代的公益性职能,必须按照“农业法”、“农业推广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完善稳定。重点就是要落实好定性、定员、定编“三定”,确保事业单位性质不变、专业技术队伍稳定和事业经费有效供给。由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着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关键技术的引进,植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培训教育等公益性职能,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完善稳定农技推广机构是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基础。

4.2 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农技推广工作成效好坏关键在于农技推广队伍水平高低。当前必须围绕建设一支精干、高效、规范的农业科技队伍。一方面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择优招录农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充实推广队伍,避免农技人员后继无人的局面;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现有农技人员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分层次、多渠道地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从2016年开始,每年可集中安排1~2期次,7~10d的专业技术集中强化培训,对优秀科技人员、技术骨干要创造条件,组织外出进修、培训。

4.3 创新农技推广考核管理机制 在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农技推广考核管理机制,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让农技人员各种待遇,如职称评聘、工资、学习、培训等利益,与其工作表现直接挂钩,让农民满意成为评价基层农技人员重要条件。同时,按照干部任用条例,建立健全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把优秀农技人员提拔到重要岗位工作。

4.4 开展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科技培训 当前一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社员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生产新型力量。由于他们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对新的事物接受较快,加上农业科技技术应用能够带来直接的利益,新型经营主体应成为当前农技推广服务的重点对象。在对新型经营主体培训上,要根据其生产实际,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依托送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试验示范等,将技术培训到田间地头。同时改变培训方式,由过去分散式对千家万户的培训变为集中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的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扩散辐射作用。

4.5 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经费的投入 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财政支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支持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农民科技培训、科技特派员、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农技推广基础设施等建设。要紧抓国家加大对农业尤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争取更多的支持,确保“十三五”内完成对全市所有乡镇推广机构的建设。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农技推广马鞍山体系建设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
成自泸高速马鞍山隧道机电工程维护浅析
加强农技推广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建设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建设中的若干思考
“诗城”马鞍山 魅力黄梅戏
马鞍山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