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心理护理分析

2016-05-03 02:24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骨科状态骨折

杨 利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护理部 云南大理 671000

骨科手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心理护理分析

杨 利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护理部 云南大理 671000

目的:探讨对需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观察其在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后,手术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需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出现的焦虑心理,早期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其负面情绪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骨科手术;焦虑评估;心理护理;护理方法

骨科手术是外科常见手术,各种影响患者正常休息和生活的骨科疾病目前均可通过手术治疗得到有效恢复,但骨科疾病患者本身对于手术的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其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因为过分担心手术或预后而产生各种焦虑心理,影响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如在其围手术期能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升治疗效果[1]。为了研究对需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的方法,本文特选取120例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于120例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有66例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48岁,平均(34.13 ±3.1)岁。全部患者均骨折手术患者,其中上肢骨折80例,下肢骨折40例。

1.2 术前心理状态评估 经过对120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发现在进行手术治疗前,患者存在的主要负面情绪有:

焦虑 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1)对疾病和手术的了解不够,担心术中会出现大出血、或手术失败导致自身出现手术后遗症或失去生命;(2)对医院的医疗资源认识不足,对医生的能力不够信任,对手术的成功率有较重的怀疑;(3)担心术后手术切口导致的疼痛自身难以忍受.

1.3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上述不良心理,进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为:(1)通过多媒体、印制宣传手册等方式,将疾病相关知识为患者进行详细讲解,对于患者担心的手术相关问题,及时给予解答,消除其紧张陌生心理;(2)日常多关心患者,与其进行沟通交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尽量为其多安排一些诸如看电视、下棋等娱乐活动,嘱患者家属多探望、陪伴患者,改善患者的孤独心情。

1.4 术后心理状态评估 因为术后伤口痛感较重,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失望等不良情绪。

1.5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上述不良心理状态,采取如下护理措施:(1)麻醉清醒后,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手术是否成功,护理人员术后应及时以亲切的态度、柔和的语言告知患者手术结果,为患者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安慰;(2)为患者讲解术后疼痛的发生原因,可能持续的时间,以帮助患者做好接受疼痛的心理准备,可教会其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若患者感到骨折部位疼痛过于剧烈难以忍受时,可遵医嘱使用镇痛泵或为患者注射止痛药物;为患者讲解术后出现高热的原因及可能持续的时间,嘱其多喝水、多排尿,安抚其对于该项术后状态的担心[2-3];(3)在骨折愈合期间,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卧床休息,这使其各项自主活动被限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导致患者心情低落,需有人陪护,为改善患者状态,护士需要采取措施改善患者心情,如患者对书籍感兴趣,可为其准备相关书籍,如患者爱好看电视,则使其自主播放电视节目,转移患者注意力,改善患者心情。(4)调节病室内温湿度适宜,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帮助患者培养正确的作息习惯并监督其进行保持,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5)当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时,针对患者具体病情,为其安排系统的练习,康复锻炼过程漫长,短期内收效甚微,患者在练习时成就感低,对练习的依从性发生相应降低,导致锻炼效果较差,为有效改善该现象,在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时,在患者身边进行指导,患者取得一点进步后便大力赞扬,增强患者自信心,纠正患者在练习中的各类错误,以取得显著的康复效果。在患者疾病恢复良好出院之前,为患者建立档案,留取患者有效联系方式,于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回访内容包括骨折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用药治疗情况等,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相应解答,嘱患者按时坚持服药,定期复查[4-6]。

1.6 观察项目和指标 (1)焦虑评价方法:通过SAS焦虑评分表对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判断,50分为分界值,分值越低表示心理状态越好,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69分以上表示重度焦虑。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全部患者在心理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比较 经心理护理后,重度焦虑患者的人数显著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 心理护理前后焦虑情况比较(n,%)

3.讨论

骨科手术患者在进行入院手术治疗前,多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这些情绪常会导致患者痛阈降低,手术时麻醉效果较差,为有效麻醉,需要加大药物剂量,又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7]。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并开始重视这个问题,病房及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延展至术前心理护理。在本研究中,术前通过心理护理,患者的焦虑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说明通过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放松训练及有效的心理支持对降低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良好,患者对手术的信任程度高,增强其对于治疗疾病的信心,可有效提升其治疗依从性,缓解焦虑心理,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这与严春梅[8]有关于此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护理人员在骨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注重护理技能的提升,又要掌握心理护理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以身心的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对于需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出现的焦虑心理,早期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其负面情绪能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1]郑舒.骨科手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心理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15-316.

[2]董月吾.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11,30(36):160-161.

[3]李亚梅.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抗焦虑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42):175-175.

[4]邵小萍.心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3,(2):135-136.

[5]许玮,李建华,曾木兰等.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抑郁状态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23):82-84.

[6]申娟,龚翠碧.骨科手术患者临床心理护理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7):2683-2684.

[7]夏文静.对行骨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112-113.

[8]朱珊珊,张青.心理护理对改善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1):3216-3218.

R473.6

A

1672-5018(2016)10-185-01

杨利(1963年3月-),女,大专学历,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外科护理、护理管理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骨科状态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