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分析

2016-05-03 02:14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胃穿孔修补术穿孔

陶 亮

安顺市人民医院 贵州安顺 561000

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对比分析

陶 亮

安顺市人民医院 贵州安顺 561000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4例胃穿孔患者,按照治疗手段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而治疗组患者施以腹腔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其手术用时、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等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而感染、穿孔复发、腹腔肿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修补术对胃穿孔进行治疗,具有更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腹腔镜;开腹手术;胃穿孔

胃穿孔是当前临床腹部急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通常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癌性穿孔、溃疡穿孔以及外伤性穿孔。在溃疡嫉妒活跃期可能发展成急性胃穿孔,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甚至可能引发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3年5月~2016年4月收治了多例胃穿孔患者,从中随机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的患者接受的是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治疗,共有30例,其中包括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为 24~49岁,平均为(35.8±4.1)岁;出现穿孔距离入院时间是2~10h,平均为(4.7±2.1)h;这些患者出现溃疡穿孔的部位包括胃部、胃窦、胃小弯、幽门窦部以及十二指肠的前部与后部。而治疗组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方法,共包括34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为23~48岁,平均(35.2±3.8)岁,穿孔距离入院的时间为3~11h,平均(4.7±2.6)h。这些患者出现溃疡穿孔的部位同样包括胃部、胃窦、胃小弯、幽门窦部以及十二指肠的前部与后部。两组患者出现的胃穿孔病因,均是胃溃疡,而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开腹手术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方法,具体的手术过程如下:(1)术前需要做好相应的手术准备工作,包括为患者置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采用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进行术前抗生素知识的普及推广,为患者施以持续全身麻醉,然后需要帮助患者取平卧体位。(2)手术的入路定于右上腹直肌切口或上腹正中切口约12~15cm。手术进腹后先吸净腹内的基业及胃内溢出物后,探明患者的具体穿孔部位,并进行坏死组织的彻底清除,最后在施以常规的缝合处理,然后使用大网膜覆盖与胃壁缝合进行固定,最后用盐水冲洗腹腔,并安置引流管。

1.2.2 治疗组

为治疗组的患者施以腹腔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手段,手术过程如下:手术前同样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置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采用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进行术前抗生素知识的普及推广,对患者施以持续全身麻醉,然后帮助患者呈仰卧位,并成左倾头高位。手术切口位于脐下缘,切口长度约为1cm,将此切口作为观察孔,通过其向患者体内注入CO2,从而形成人工气腹,需要控制其压力在10~13mmHg的范围内。在患者左侧锁骨的中线处,向下约5cm的地方进行第二个切口,该切口为主操作孔。然后再作第三个切口,位于患者右侧锁骨的中线处往肋缘下约2cm的位置,该切口是辅操作孔。利用三个切口,对患者腹腔中所积累的内容物进行冲洗,将积液、残渣等清理干净,然后即可检查具体的穿孔部位,并对穿孔处的组织结构示意活检,之后即可通过主操作孔,根据穿孔孔径、水肿程度行8字缝合或间断缝合,并接扎大网膜覆盖固定在穿孔缝合的地方[1]。在经过反复的检查,并确定已经没有漏液、出血情况后,即可将引流管置入辅操作孔中,将其固定住,最后即可将观察孔、操作孔都缝合起来,结束手术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其中有3例患者由于穿孔较大,局部疤痕纤维化致密,腔镜下修补困难,决定进行中转开腹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其手术用时、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意义

在本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全部录入SPSS 18.0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n(%)表示,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s)表示,前者采取卡方检验,后者采取t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等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n,(±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n,(±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手术用时(min) 手术出血量(mL) 下床活动时间(h) 肠胃功能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n=30) 77.5±7.2 125.9±14.2 25.8±5.5 45.4±7.2 8.6±1.2治疗组(n=34) 66.3±6.0* 87.2±10.3* 15.5±4.2* 25.4±10.1* 4.2±1.3*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在切口感染、穿孔复发、腹腔肿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溃疡病患者的治疗中,胃穿孔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通常是由于患者的暴饮暴食所导致的,暴饮暴食会导致胃酸、胃蛋白分泌增加,从而导致胃部消化性溃疡,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会导致溃疡程度不断加深,甚至逐渐穿透肌层和浆膜层,最后穿透十二指肠壁或胃壁,以致于出现穿孔的情况[2]。胃穿孔外部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剧烈腹痛,且这种疼痛感通常是从上腹部或穿孔部位开始,呈现为持续性的灼烧感或刀割痛,然后迅速扩散至整个腹部。另外,患者在出现胃穿孔后,可能导致的后果通常包括感染中毒性休克、慢性穿孔、胃结肠瘘等。所谓胃结肠瘘,通常发生于胃部或十二指肠后壁上的溃疡穿孔处,在其发生溃疡穿孔之后,会与附近的脏器、大网膜发生粘连,进而形成脓疡。

针对胃穿孔疾病的治疗手段有两种形式,即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而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均属于手术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的原理,主要是依靠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来实现的一种手术方法,该手术利用冷光源的照明,将腹腔镜头通过微创切口,插入患者腹腔内部,然后将镜头所拍摄到的腹腔内部图像,显示到监视器中。这样,医生即可通过图像,更加清晰地看到胃穿孔实际情况,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采用特殊的器械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方法所具备的优势主要在于,其创伤较小,运用腹腔镜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术,只需要作2~3个微小切口即可实现,因而瘢痕小,尤其适用于一些年轻爱美的女性。另外,该手术过程是单刀直入进行的,因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有效降低对创口周围组织所可能造成的伤害,并降低了手术后组织粘连问题出现的概率[3]。最重要的是,由于创伤小,患者在术后所承受的伤口疼痛也会有显著的缓解。手术后期的恢复效果良好,因而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很多患者术后只需要住院2~3d即可,7d的时间就可以完全恢复健康,甚至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

由此可见,相较于开腹手术创伤大、腹腔内骚扰重、术后感染发生率高,以及容易出现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情况,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的研究中,接受了腹腔镜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手术用时仅为(66.3±6.0)min、术中流血量(87.2±10.3)mL、下床活动时间(15.5±4.2)h、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45.4±7.2)h、住院时间(4.2±1.3)d,以上数据均显著优于接受开腹手术行胃穿孔修补治疗的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治疗组患者的切口出现感染、穿孔复发、腹腔肿脓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于确诊为胃穿孔的患者,建议优先采用腹腔镜探查的方法,然后采用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方法。该手术方法疗效显著,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因而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1]尹玉岭.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3):33-35

[2]王健.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5):613-614

[3]丁伟.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对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67-68

R656.6

A

1672-5018(2016)10-022-02

猜你喜欢
胃穿孔修补术穿孔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对比分析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效果分析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对比分析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