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产量组分等性状的品种间及收花期间差异性分析

2016-05-03 02:11何兴球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衣分差异性

何兴球

摘 要:棉花不孕籽比例影响棉花铃重、衣分、皮棉产量、收花效率等。通过开展不同棉花品种各收花期的不孕籽比例、铃重、衣分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孕籽比例存在品种间呈极显著差异性,也存在品种与收花期之间显著的互作效应,但未能发现其收花期之间差异性。铃重、衣分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收花期之间只存在铃重极显著差异,衣分收花期之间未检测到差异。无论是铃重或衣分,品种与收花期的互作效应是显著的。并且对不孕籽比例与棉花品种的推广及棉花株型、皮棉产量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棉花品种;不孕籽比例;铃重;衣分;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48-02

近年来,农业生产对于棉花种植机械化尤其是采摘机械化的应用要求十分迫切,这对棉花品种、种植密度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机械采摘是一次性完成,棉铃吐絮舒畅性应相适宜,若吐絮过松,则花絮易被外界风力吹落,若吐絮不畅,则花絮与铃壳不易分离,二者均造成产量损失,也不利于机械收获。实践中可见棉花不孕籽比例过高致棉铃铃壳张开不均匀,致使吐絮严重不畅。目前一些科研单位在衣分考种时还应用皮辊轧花机,不孕籽被包含在皮棉之中,这影响了对遗传材料衣分的正确判断。棉花铃重和衣分是产量组分性状,在棉花栽培和育种试验中通常在棉花吐絮期内一次收花测定。由于铃重、衣分具有吐絮时间、结铃部位的差异性,不能肯定这种测定方法是否能真实反映品种或遗传材料间的差异,因此,当棉花品种及收花期不同时,铃重、衣分及不孕籽比例如何变化,有必要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年棉花品种比较试验,取样品种5个,分别是鄂杂棉10号、鄂杂棉11号、湘杂棉8号、创杂棉075、岱杂棉1号,每品种140m2,4行区,顺序排列,不设重复,种植密度2.25万株/hm2,大田常规管理。全期收花5次,为9月10日、9月25日、10月10日、10月27日、11月10日。分别于9月10日、10月10日、11月10日大田收花之前,每个品种中间2行随机采收25个吐絮棉铃,重复2次,分别统计不孕籽比例,测定铃重、衣分。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品种各收花期的不孕籽比例、铃重、衣分见表1。对不孕籽比例平方根反正弦转换后按照随机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不孕籽比例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培育不孕籽比例较低的品种是可能的。另外,品种与收花期的互作效应是显著的,说明当品种不同时,收花期之间不孕籽比例的差异性是不相似的;有的品种早期不孕籽比例明显大于中期和后期,有的品种则早、中、晚期较一致。选育不孕籽比例各时期较一致,且数值较小的品种是可能的。显然单一收花期不孕籽比例的测定是不够的,也难以反映出品种间真实差异性,未能检测到不同收花期之间不孕籽比例差异显著性。按照随机模型方差分析也表明,铃重、衣分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收花期之间只存在铃重极显著差异,衣分收花期之间未检测到差异。无论是铃重或衣分,品种与收花期的互作效应是显著的。试验中单一收花期铃重或衣分的测定均不能反映出品种间真实差异性。相隔一个月左右2次收花测定是必要的,这是起码的。收花期之间铃重差异性与品特性有关,后期铃重减小幅度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可见后期铃重减小幅度大的品种田间明显表现落叶早衰发生早,这可能与其抗病性或根系功能较差有关。栽培上可通过加重花铃肥或盖顶肥施用来缓解。这也提示后期铃重可能更易存在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

不孕籽比例影响到铃重、衣分、皮棉产量以及机械或人工收花的效率。从本试验和生产上可见,一些铃形较大的棉花品种,中期铃重经常较大,但早期铃不孕籽比例过大,呈瘪铃状态,铃重比中期减少20%~30%,实际产量也不高,而且早期铃吐絮不畅,采摘较慢,这类品种不受棉农欢迎。另外一些品种如创杂棉075、泗棉3号,各时期不孕籽含量较低,即使铃形不大但铃重均匀,吐絮较畅,产量较高,广受棉农喜欢。也可见不孕籽比例与棉花株型有一定关系,一些结铃性强、但叶片较大、空间通透性不好的品种早期棉铃不孕籽比例高,如鄂杂棉10号,而一些果节长度适中、叶片大小适中的品种往往不孕籽比例较低,如创杂棉075。果枝与主茎夹角较小、叶片上举的形态似乎也有利于降低不孕籽比例,如泗棉3号。可能不孕籽比例与棉铃发育阶段营养摄取有关。早期棉铃生长发育处于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期,分配给棉铃的光合产物受到的竞争压力大,尤其当棉花品种通透性不好时,棉铃所处的果枝叶片光照变劣,棉铃摄取的营养更加不充分,中、后期这些影响棉铃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效应减弱。因此,一些品种早期花不孕籽比例显著较高,可能与上述原因有关。另外,在生产上可见一些棉花品种不孕籽比例当栽培环境不同时变异性较大,反之也存在一些稳定性较好的品种,而且这种不孕籽比例的变异性与皮棉产量稳定性有某种关联。总之,对不孕籽比例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中国棉花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潘家驹.棉花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衣分差异性
浅谈籽棉衣分率
鲁西南植棉区种植密度对蒜后直播短季棉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自花授粉与自然授粉对棉花F2群体铃重和衣分的影响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不同采收时间棉花衣分和纤维品质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