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

2016-05-03 02:11王进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

王进辉

摘 要:该文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立足于生态建设的角度,对发展新林业的战略构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建设;新林业发展;厦门市同安区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98-02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现代林业建设,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正处于战略转型期。为了实现高效、快速调整林业的目的,我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推进新型林业发展的战略,使得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具备了新的目标。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同安区林业概述

厦门市同安区位于我国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其具有台风时间长、季风影响频繁、光照充足、温暖潮湿等一系列的特点。同安区具有65 000hm2土地面积,其中有41 333.3hm2林业用地面积,在全区土地总面积中林业用地面积大约占63.6%的比例。同安区具有35 733.3hm2的林地面积,在总的林业用地面积中,林地面积大约占86.5%的比例,其中有200hm2的疏林地面积,2 933.3hm2的灌木林地面积,800hm2的未成林地面积,1 666.7hm2的无林地面积,共计达到将近55%的森林覆盖率。同安区现有108.6万m2的活立木蓄积,其中105.6万m2为林分蓄积,0.3万m2为疏林地蓄积,0.8万m2为散生木蓄积,1.9万m2为四旁树蓄积。表1、表2为同安区地区2009年、2014年森林蓄积现况统计,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比较,能够发现同安区在近年来林业建设方面的成就。

2 同安区以生态建设为主体发展新林业的重要意义

2.1 是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利用价值非常大,特别是在众多行业的发展中,森林木材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物质材料,在同安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木材和其他森林资源具有越来越高的需求量,使得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并且极大地影响到了当地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1]。要想进一步推动同安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要对森林生态建设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地通过完善的森林管护和合理的苗木培育等方式,确保森林资源系统实现良性循环,最终能够确保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森林的生态功能在当地社会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由众多的产业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经济体系,在同安区的社会经济体系中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都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要想确保同安区社会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行,就必须要使当地林业的生态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在同安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现代林业一方面要将自身的生态作用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要将森林资源提供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同安区应以当地林业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根据,积极地推行以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新林业发展战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2]。

2.3 森林的生态建设能够推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同安区林种结构可以划分为竹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特用林、防护林等,森林总面积中上述林种面积分别占1.1%、34.1%、6.5%、14.6%、5.2%、38.5%。在树种结构方面,目前有1.95万hm2的针叶树面积,105.4万m3的蓄积量;2 933.33万hm2的阔叶树面积,21.0万m3的蓄积量。在龄组结构方面,过熟林与成熟林、近龄林、中龄林、幼龄林等具有24.9∶17.9∶46.7∶10.5的面积比,31.7∶19.6∶41.6∶6.8的蓄积比。从上述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同安区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森林资源种类,而且具有较多的实际功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三大效益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想实现当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同安区必须要高度的重视生态效益的重要作用,只有建立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才能够使提升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一步形成较大的社会效益。这3种效益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林业的发展中要对森林的生态建设予以高度重视,使其生态效益充分地发挥出来。

3 同安区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实施途径

3.1 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开展林业生态建设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之上的新经济发展方式使得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均出现了较大的改变,传统体制对经济发展的束缚被打破,其中包括林业经济在内的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发展都受到了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因此,同安区必须要充分地适应时代的步伐大力发展林业生态建设,要在林业的生态建设中充分地利用知识经济的各种成果,从而加快实施新林业发展战略的步伐[3]。

3.2 立足于社会需求开展林业生态建设 满足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发展林业的最为根本的目的,社会对林业具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除了对林业中的木材和相关有形林产品具有大量需求之外,同时对无形的森林生态服务也具有较高的需求。当前同安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环境和生态具有越来越迫切的需求,而且其已经逐渐地发展成一种主导性的需求[4]。因此,同安区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社会对林业的各种需求,将发展林业的优先职责和首要工作看作是保护森林文化遗产、森林景观、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以及发展、管护、培育森林资源。

3.3 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林业生态建设 现阶段同安区在林业生态建设中认真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理论,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林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可持续发展理念将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心愿反映了出来,并且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5]。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同安区应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利用森林生态建设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体系的目标。

3.4 在全面经营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开展林业生态建设 林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是森林资源,因此生态林业建设必须要承担对森林资源进行培育、管护和发展的重要职责,并且还要完成提供多种林产品、保护森林文化遗产、保护森林景观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同安区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经营森林资源的基础作用具有充分认识,做好经营森林资源的相关工作。与此同时,在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还要认识到,作为一种综合资源系统,森林资源中的主体资源虽然是林木资源,但是包括森林环境、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在内的各种资源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在建设生态林业的过程中要对其它资源进行大力的开发和利用,最终能够建设成良性、高效和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4 结语

要想促进林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严格遵循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新林业发展战略构想,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地创新发展战略,立足于满足社会需求、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全面经营林业为基础、建立健全林业经营和流通体系等各个方面全面推动当地林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丽莉.以生态建设为主体 创新发展现代林业[J].吉林农业,2016(03):117.

[2]聂晶,贾利.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建设浅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05):23-24.

[3]吴娟,姚瑶,邢红,等.农户对集体林权改革配套措施满意度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1-5.

[4]杨建宏,岳亚库.对宜君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建议[J].吉林农业,2015(01):55-56.

[5]胡云云.我国森林资源结构变化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4(S0):1-5,16.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长江经济带发展需全流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