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造林绿化工程管理工作初探

2016-05-03 19:36刘捷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造林绿化天津工程

摘 要:从组织、质量、技术等方面对天津市造林绿化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几年天津市造林绿化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造林绿化;工程;管理;天津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5.021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Afforestation Project in Tianjin City

LIU Jie

(Forest Fire Early Warning and Monitoring Center, Tianjin Municipal Forestry Bureau, Tianjin 300074, China)

Abstract: Analyzed the management of afforestation in Tianjin city from the organization, quality,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guide the city's afforestation work for the next few years.

Key words: afforestation;project;management;Tianjin

当前,天津市正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自贸区建设等叠加机遇期,正在建设宜居生态城市。造林绿化工程是我们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未来几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美丽天津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精心组织、积极探索全市造林绿化工程实施和管理新模式。具体做法和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管理

1.1 破解土地瓶颈,拓展绿化空间

天津市域国土面积只有1.1万 km2,平原地区占90%以上,经过持续多年的大面积造林绿化,目前可供造林用地越来越少,林业发展空间受土地制约越来越明显。对此,天津市林业部门积极与国土、规划等部门协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来津考察时提出的“天津要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加快美丽天津建设”和在北京视察时提出的“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着眼,可考虑加大河北,特别是京津保中心过渡带地区退耕还湖力度,建设成片森林,恢复湿地,提高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示要求,认真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在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增加生态建设用地。为此,市国土局多次到国土部进行专门汇报,市政府分管城建和农业的两位副市长也专程到国土部争取调减粮食种植面积。

经积极努力,国土部已基本同意调减天津市基本农田5.7万 hm2用于生态建设,并写入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4—2020年)中。这在耕地只有40万hm2的天津来讲,力度是空前的,如果没有总书记的指示,如果没有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机遇,这样的调整力度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抓住了难得的机遇,为天津市林业生态建设拓展了空间,为全市造林绿化建设工程注入了活力。

1.2 利用生态保护红线,构建大生态格局

为了给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空间,天津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确定天津生态用地保护范围面积198.7 km2,占市域国土总面积的25%。方案明确了天津市生态保护用地类型包括:山、河、湖、湿地、公园、林带六大类,并细分为山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景区、河流、水库、盐田、湿地、洼淀、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外环线绿化带、中心城区周边楔型绿地、中心城市绿廊、西北防风阻沙林带、沿海及交通干线防护林带等。列入生态红线的林业用地,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将得到永久的保护。

从“十一五”开始,为解决绿量不足的问题,天津市启动了绿色天津建设,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森林资源得到稳步增长,基本实现了“大绿”;“十二五”期间,全市围绕美丽天津建设,全面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在大绿基础上,通过树种搭配、高低起伏等景观设计,提升造林绿化水平,实现了“大美”。在两个五年规划实施期间,天津市新增林地大部分都被纳入了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所取得的造林绿化成果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得以保护。

“十三五”期间,天津市将借助生态红线划定的有利契机,在巩固“十一五”绿色天津和“十二五”美丽天津建设的基础上,以提升森林质量,增强碳汇能力为重点,努力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打造宜居生态城市,逐步实现“大绿、大美、大生态”的生态格局。

1.3 推进郊野公园建设,发展民生林业

结合宜居生态城市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民生林业的作用,在大规模实施造林绿化的基础上,天津市在城市近郊启动建设了7个郊野公园,其中3个郊野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已全部完成并免费对市民开放。各郊野公园根据地形特点和资源优势,合理规划、科学分区,将绿色生态、休闲农业、滨水景观相互结合,形成了采摘垂钓、野炊餐饮、远足徒步、水上娱乐等特点鲜明、风格独特的景观特色,不但增加了城市绿量,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生态产品,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使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成果直接惠及百姓,真正体现生态工程建设在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1.4 实施城市绿道建设,打造都市生态圈

2016年,天津市已经开始实施城市绿道建设。绿道全长约100 km,以外环线绿化带为纽带,在外环线绿化带和通往郊野公园的道路两侧绿化带中建设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将郊野公园和城市公园连接起来,同时在沿环外绿带平均每8 km和沿郊野公园生态环线平均每10 km共设置休闲驿站20余处,打造都市绿色生态旅游圈。城市绿道的建设丰富了居民郊游路线,强化了郊野公园与环内城市公园的联系,更好地服务市民,发挥其生态、休闲、游憩功能。

2 质量管理

2.1 精雕细刻,打造精品,实现量变到质变

在森林资源稳步增长的同时,天津市始终注重造林品质的提升,将农村造林园林化,打造美丽景观。天津市高标准建设实施了“一环两河七园”等重点工程,涌现出外环线、独流减河、武清绿博园等一批优质工程。在重要通道和节点,采用全冠或6 cm以上苗木,并增加彩叶树种,合理搭配乔灌花草,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使色彩更加丰富,立体感、层次感更强,质量更高。

2015年,天津市在武清区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国绿化博览会。经过2年多的艰苦建设,绿博园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各个展园独具特色,景色秀美。国家林业局专家及全国绿化同行都表示,本届绿博园的规划、设计、建设水平,都超过了往届。绿博会开幕期间,吸引了京津冀乃至全国各地的游客,参观人数达到了200万。汪洋副总理9月15日专程来津考察绿博园,对绿博园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本届绿博会为全国各省市展示本地区绿化成果、展示绿化新技术新材料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 同时也给天津市留下了一处永久绿色精品。

2.2 造林载体多样,绿化内涵丰富

天津市造林绿化工程主要依托道路、河道、城镇、村庄、园区水库等载体进行造林绿化。2015年,我们安排造林任务时,结合道路建设、河道清淤、库区生态移民、撤村并镇等载体,从绿化设计、造林标准以及财政补贴政策上综合考虑,区别对待,充分发挥造林载体的各自功能,丰富造林绿化内涵。

按照城镇发展整体布局,重点围绕小城镇周边、城镇道路出入口、工农业园区等重要区域、重要部位,大力推进小城镇和园区绿化,建设环镇绿带、休闲绿地,形成了众多的“城镇在林中、园区在林中”的高标准绿化点位。在生态区位重要的城区近郊和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两侧实施了以圃代绿工程,为京津冀地区的造林绿化提供更多优质苗木。

针对各自造林特点和承载的功能,我们采取不同的造林方式,选择不同的造林树种,形成多种造林模式,在种植模式和树种搭配等方面,既体现生态效益也兼顾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大程度地发挥造林绿化综合效果。

3 技术管理

天津市造林绿化工程严格按造林技术规程的要求,把好种苗、整地、栽植、管护等各环节的质量关,积极推广造林新技术,增加科技含量,以确保造林质量。针对天津市部分地区立地条件,选用乡土树种和引进驯化树种及实用的造林技术,采用了适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等造林方式进行科学造林。

3.1 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是造林树种选择最基本的原则,但是,由于天津市地貌以平原地区为主,又有都市林业的特点,重要地段和节点部位景观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在实际造林过程中,通过工程技术措施,也营造了一些抗性较弱的树种,虽然丰富了树种,美化了景观,但工程投入和日后管护费用大大增加,也有悖于可持续生态经营理念。因此,我们主要以抗性强的乡土树种为骨干树种,一是林带,主要选择槐树、白蜡等乔木树种和火炬、紫叶李等亚乔木以及抗性强的灌木林;二是片林,盐渍化程度较低的地块首先考虑经营者收益,以杨树速生林为主,盐渍化程度较高的地块通过挖边沟等措施可适当选用槐树。

3.2 改地适树

改地适树主要适用西青区东部盐渍化程度较高的地段,在这个地段上造林,除选择耐盐碱植物品种之外,还要结合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即改地适树),使绿化植物能够持久良好生长。采取什么样的工程技术措施,要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和绿化要求及资金情况而定。

根据《2011—2015年天津市造林绿化规划》要求以及财政资金情况,天津市盐碱地辅助一些新的造林工程技术。一是片林和果园挖边沟,深度和宽度不低于70 cm,控制面积在6.7 hm2以内;二是高速两侧绿化等造林地段采取挖边沟,抬高地面50~100 cm左右,盐渍化较重地段运一定数量的优良客土,树穴实施农家肥等土壤改良措施;三是重度盐碱区域土方经过1~2年的熟化,10 m左右林带宽度要挖一个边沟,树木栽植时进行现场测试土壤pH值,达到技术要求时方可栽植,否则新植树木第二年将会出现大面积死亡。另外,有的地段还增加过滤层铺设排盐管等技术措施。

3.3 改树适地

经过多年的研发示范和引进推广,已经筛选出37种造林树种,占天津市基调树种的17%。包括河南桧(常绿)、元宝枫、圆柏(常绿)、蜀桧(常绿)、黑松(常绿)、金枝国槐、金叶国槐、盐肤木、西府海棠、山桃、猫乳、白杜、栾树、泡桐、旱柳、馒头柳、绦柳、垂柳、榆树、侧柏(常绿)、龙柏(常绿)、臭椿、苦楝、桑树、构树、无花果、拐枣、龙爪枣、枣树、国槐、刺槐、绒毛白蜡、火炬树、红叶臭椿、毛白杨、龙爪槐、沙枣。

在以上常用树种的基础上,我们经过对全市植物调查、分类,通过引进筛选,已营建植物种质资源库,建立了2个植物筛选基地,新引进124个树种,筛选出柽柳、白柳、沙柳、乌柳、枸杞、白刺、木槿、金叶莸、扶芳藤等30种适宜天津市盐碱地栽植的树种,为改良树种,创造出更多的适宜盐碱地造林树种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月红,刘杉,张洁,等.天津林业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12):131-133.

[2] 原小江.和谐陵川建设中林业管理工作的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07(9):93-94.

[3] 张洁,刘杉,张月红,等.大力培育珍稀树木推进天津兴林富民[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4):144-146.

[4] 冯学良.加快天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跨越式发展[J].天津农林科技,2001(4):27-31.

[5] 刘捷.天津市林业碳汇交易工作开展情况及对策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7):168-170.

[6] 陆群,田润民,桑华.试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36(4):89-91.

[7] 吴学东.天津林业生态工程属性及建设问题与对策[J].天津农林科技,2002(3):39-41.

[8] 任建中.关于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升山西林业发展水平的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9):54-57.

[9] 甄彦欣,王鲜英.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初探[J].华北农学报,2004,19(S1):168-170.

[10] 李刚,翟明瑶,李亚茹.浅谈通辽市城市林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37(4):61-62.

[11] 蒋霞,魏天儒.铜川市生态林业建设模式及其建议[J].山西农业科学[J].2014(7):742-749.

猜你喜欢
造林绿化天津工程
如果天津有“画”说
天津卷
《天津之眼》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
浅析贵州荒山造林绿化技术要点
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研究
天津
子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