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趋势下的工艺美术思考

2016-05-04 08:59秦永福
上海工艺美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实用功能与会者手工艺

秦永福

“The Third Shanghai Arts and Crafts RoundtableForum” is jointly organized by Shanghai Arts andCrafts Society, Shanghai Industrial Fine Arts DesignAssociation and Shangha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rtsand Crafts. Its theme is “Craft·Hand·Life”, whichhas greater diversity, academic and forward-lookingfeatures compared with the issues of previous forums. Inparticular, this Forum carries out extensive research fornew normal, new ideas, new ideas, new traditions, newstructures and new developments of arts and crafts underthe circumstances of “Internet+”.

2015年12月30日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徐家汇校区,召开了“第三届上海工艺美术圆桌论坛”。这次论坛得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和合作。由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联袂举办。会议的主题是“工艺·手·生活”,较之前二届会议的议题更具有多元性、学术性和前瞻性,尤其针对“互联网+”的形势下,工艺美术的新常态、新思路、新理念、新传统、新结构和新发展进行了广泛的研讨。为了开好这次会议,主办方预开了二次筹备会,为本次论坛选题和邀请人员进行了讨论。本次会议较之前二届增加不少非工艺美术行业的艺术理论、美术教育、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参加,通过交流、碰撞产生了不少新的观点。

一、“互联网+”的趋势给工艺美术带来挑战和机遇

4.0版本的产业革命,给许多传统行业带来了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的转型,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陶汰,工艺美术也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使许多传统手工艺产业面临停业和技艺活面临失传。如何摆脱和解决这种窘境,逼得工艺美术产业和手工艺人们不得不进行转变思路和研究新的发展机遇,寻找新的产业模式和新的创新设计方式。与会者提出了“跨界”理念,让创作设计产业联动,通过“跨界”和“交互”设计、生产、营销,给工艺美术提供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互联网+”为工艺美术的产、学、研、销搭建一个更大的平台。如:单从上海的文创产业的分类目录来看,工艺美术有不少份额(目录共分二部分,十大类,工艺美术占34项),足以说明“跨界”为工艺美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再如:先前的中国工艺美术品以外销为主,现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率降低,但“一路一带”的兴起也为工艺美术重新出口提供了新机遇。“一路一带”的发展,不仅使工艺美术品出口,还能使工艺生产外移,以降低国内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

二、多元化的工艺美术现状仍需坚守传统民族文化之根

4.0版本的产业革命,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多元化的发展,但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不能被遗忘和丢弃的。如将民族的传统文化性格和精神丢掉,去换取文化产业的丰厚市场利润,那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同样,工艺美术也不能把民族文化精神丢掉,尤其工艺美术品除了生活实用功能外,还承载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物化”。譬如:紫砂壶以其内敛含蓄、敦厚谦和的民族审美品性,让人们在使用时得到抚慰心灵,抒发情怀的民族之美获得感。与会者指出:在广泛运用西方当代设计方法时,必须要把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植入其创作设计中。尤其让那些散落在民间的乡土文化气息很浓、民俗文化独特、民族性很强的工艺美术品和手艺技艺融入到新设计、新生产中去,打造新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

三、“匠人精神”是手工艺人必须传承和坚持的操守

无论“互联网+”如何发展、3D打印技术如此“疯行”,但是都无法替代和取消手工制造的个性风格和独特魅力。这也是那些坚持几十年打磨的手工“匠人”需追求的目标和心灵情怀的表现。与会者提出:传统手工艺的“活化”就是坚持手工制造,而手工艺人的传承必须要有“匠人精神”的操守和情愫。同时,传统手工艺“活化”还需要传承者创新的“匠心”。因为当许多传统手工艺品丧失实用功能后,留下的就是文化承载。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更多的是文化内涵的创作和情怀的“活化”表现,所以要求手工艺人们不但要遵循传统规矩、技艺法则、作品形制等,在坚持“匠人精神”的道义之下还需结合当今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去进行独具匠心,赋予新理念、新文化、新的传统手工艺创作。在工业生产同质化的时代,唯有手工制造品才能真心满足消费者的生理、心理、精神三大需求。

四、当今工艺美术市场的发展趋势

当今部分手工艺品越来越脱离实用功能时,就越成为生活的奢侈品。因之,工艺美术的设计生产也越来越强调其审美价值和文化承载。现代工业设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工艺美术进入新常态必须要遵循“文化+过程=利润”的三步骤,因为“创新与文化结合,并注重市场,这是成功的法则。一味地强调材料的稀缺和做工的稀少是有限的,唯有突出文化之精华才能使工艺美术品市场有无限的新拓展。譬如:砚台的实用功能越来越淡化,人们买砚台更多是作为艺术品收藏。所以,做到选题精准、选料精美、制作精湛,并做到风格独立和文化个性独特的才能受到收藏者的青睐。与会者指出:当今工业产品也走文化品牌之路,力求在设计中做到技术层面、价值观层面、审美意识层面的有机结合,让消费者把产品文化带入自己的生活中去,让单纯的购买成为一种文化行为。对于工艺美术来讲,更具备如此的文化行为,所以要求工艺美术设计、生产、营销者必须要进行理念转换,通过美学、心理学、人文学、设计学、民俗学等学习和修炼,来提升工艺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发展。唯有做好设计,生产适应当下文化需求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

五、工艺美术学术理论研究的常态化

当今工艺美术的学术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少学者、专家从人文学、民俗学、历史学、创造学等角度对工艺美术进行新的研究和理论探讨。这无疑为工艺美术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会者建议:工艺美术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杜绝假冒伪劣的作品;要建立工艺美术的评估标准体系,打击粗制滥造品;要设立工艺美术评论平台,对不良作品进行剖析批评,对优秀作品进行总结推广,以引领工艺美术品创新之道,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和民族精神。要把工艺美术学术研讨常态化,并建议把工艺美术作品评论列入第四届上海工艺美术圆桌论坛的议题中去。

猜你喜欢
实用功能与会者手工艺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浅析包装设计中如何将审美要素和实用功能融合
举办国匠荣耀·手工艺创新盛会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Office2010的实用功能分析
漫谈藏书票艺术
《留住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