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才以智促科研,用心用诚助环保

2016-05-05 11:55
长江蔬菜 2016年2期
关键词:武汉市菊花种质

本刊记者贺欢



以才以智促科研,用心用诚助环保

本刊记者贺欢

蒋细旺,男,51岁,华中农业大学理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后。现为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武汉市“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武汉市政府津贴专家,武汉市第四届教育界名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市花卉(菊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汉大学中国中华樱花研究中心主任,2008-2013年曾赴新西兰、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做研修访问。在《Acta Horticulturae》、《园艺学报》、《北京林业大学学报》、《Plant Mol Biol Rep》、《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6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2部,主编出版21世纪实用型全国统编教材2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已经授权专利6项。

污染问题,长期以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积重难返的“软肋”,于农业中同样为之困扰。居民生活废物、农作物生产废物层见叠出,如秸秆废弃物、畜禽养殖废弃物等尤盛,覆盖面积广、防治难度高,农业污染步入了工业污染痼疾的后尘。环保之风同样也在农业产业中刮起,走绿色生态农业道路的呼吁此起彼伏,愈演愈浓。

蒋细旺,江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多年专注于农业废弃物生物有机肥料的研制与开发,攻克众多关键技术难题,为农业污染与生态环保二者之间寻找最佳衔接点,并努力探索生物有机肥料的推广应用和市场前景,构建生态循环的发展链条。同时蒋教授还致力于植物天然产物成分的分离及功效研究,花卉资源收集、评价和种质创新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在生态环保、养生保健、花卉产业的研究道路上踏实稳健地探索前行着。

研发No.1 生物有机肥料——构建生态循环链

近些年来,蒋细旺发挥专业所长,一直率领团队以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废弃物为原料,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零排放的肥料化关键技术,生产环保、优质、高效的系列藜蒿、辣椒、红菜薹、西瓜、甜玉米、菊花、月季、草坪草、樱花等植物的专用生物有机肥料,并在湖北地区藜蒿、菊花、月季、甜玉米、草坪草的种植区进行示范施用。

系列全营养新型环保专用生物肥料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能有效改善作物品质,得到安全、环保、高效的产物,经济效益较好,如土壤在氮素供应水平较低情况下下,于草坪草栽培中合理施用专用生物有机肥料,可明显改善草坪颜色、提高绿色期、增大草坪盖度,同时能显著提高草坪草的抗寒性,延长绿色期;在养分贫瘠的黄棕壤上,施用专用生物有机肥料能显著提高甜玉米的产量、茎粗、百粒质量,还可提高甜玉米的抗热性;在月季花的生产中,施用专用生物有机肥料有利于月季营养生长,能显著提高植株株高、冠径、叶绿素等,使月季花总体上长势较优,枝叶茂盛、叶色鲜绿,有较好的株型外观和较大的覆盖度,同时生物有机肥还有利于月季开花生长,对月季花径、花朵数、花枝长度、花色等级及花期等观赏性指标的影响显著,利于花蕾孕育与展开和花期延长,增强月季抗衰老能力、抗逆性以及提高月季花观赏价值。施用生物有机肥料,于提升作物品质效用显著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活化土壤养分和增加速效成分含量,改善土壤供肥特性。此外,还能有效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蒋细旺及团队研发生物有机肥料的原料渠道——回收利用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废弃物,为亟待治理的农业污染提供了一种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废物利用使生物肥料铺就低碳路,实现了“畜禽养殖—生物肥料—藜蒿、甜玉米、西瓜、樱花等”的生态循环链条,这可谓是一举两得,既解决行业痼疾,又顺应着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推广应用前景。

研发No.2 植物天然产物——助力保健养生潮

保健养生,于今日而言,已成为主流的时代诉求,人们对于生命品质的追求在与日俱增。植物天然产物因其药理保健性近年来受到众多瞩目,现代科研人员研发的触角也逐渐伸向了植物内部的有效成分,蒋细旺就是植物天然产物研究的行家里手。

蒋细旺及团队以菊花品种“杭白菊”为材料获得的耐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命名为“木兰菊”)为研究对象,发现其具有明显的降脂降糖减肥作用,为开发其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同时他们采用前体脂肪细胞3T3_L1及其经诱导分化后的成熟脂肪细胞来研究茶用菊花的降脂效果,结果证实采用3T3_L1前体脂肪细胞和将3T3_L1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的成熟脂肪细胞作为研究菊花降脂作用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此外,蒋细旺还进行了茶用菊花挥发油及其功效的研究,在对茶用菊花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取了茶用菊花内部的挥发油,结果发现挥发油对新鲜牛奶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研发No.3 花卉资源研究——推进高产优质化

从1987年开始,蒋细旺就一直从事花卉植物,如绿化应用广、经济价值高的菊花、樱花、月季等园林花卉植物的引种、种质资源评价、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细胞工程、基因克隆、分子标记、遗传载体构建和遗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

对菊花进行耐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的研究,获得了2个耐热茶用菊花新种质和1个耐热地被菊新种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得到的地被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矮化(株高平均16.1 cm),株型丰满(冠幅平均14.5 cm),观赏期延长3~6天,花朵数平均增加14.3%,质量提高1~2个等级,价值增加24.7%~27.6%;得到的茶用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质量提高1个等级,茶用干花价值平均提高22.3%~24.7%;同时这些耐热茶用菊花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旱性,节约用水量,增产2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蒋细旺及团队还研究了茶用菊花产业化的5种关键技术体系,包括以“无排放、零污染”科学养猪法得到的养殖业废弃物,即发酵后的垫料为原料生产环保型茶用菊花专用生物肥料的技术、茶用菊花新种质的无激素快速繁殖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工包装贮藏技术。

除此,他们还研究并推广应用了茶用菊花、仙客来、凤梨、樱花、草坪草、月季等花卉的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高产优质生产技术研究,形成了高产优质生产技术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生产规程(标准)。

蒋细旺及团队历尽心血投入研发,成就源源而来。他主持完成的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转基因获得菊花抗虫植株的研究(20025007170)”,在2003年通过了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GNA基因导入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获200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他主持完成的成果“菊花耐热种质创新和应用”,共推广耐热茶用菊花新种质122.67 hm2,耐热地被菊花新种质190万株;同时耐热茶用菊花和地被菊花种质的利用,还节约了灌溉、抗旱等成本,减少了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开支。该成果2012年5月通过专家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获201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发后续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成果推广台

科技研发固然关键,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样尤为重要,蒋细旺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创办自主知识产权激励企业,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2013年11月26日,经过精心准备,依托武汉花卉(菊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前期研究成果,作为湖北省高校的第一家自主知识产权激励公司——武汉江大高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蒋细旺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和总经理,主要进行花卉生物肥料、茶用菊花、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科技成果推广,目前进展顺利,效益较好。

从事有机肥的开发,蒋细旺怀揣的是一颗赤诚的公益心;进行天然产物的研究,为的是给现代人的健康带去福音;致力于花卉资源事业,以获显著的生态、社会效益;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共享成果搭建平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倡科研、鼓励创新毋庸置疑,而以一颗与人为善、择善而行的赤诚之心投身科研,去为社会尽其才、用其智,才更是这个时代所亟需的,蒋细旺于此做出了表率。

DOI:10.3865/j.issn.1001_3547.2016.02.001

猜你喜欢
武汉市菊花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菊花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雏菊花
赏菊花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