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融合大势中实现“无障碍对接”

2016-05-05 19:42梅文慧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媒介融合

梅文慧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媒体融合理念: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媒体融合发展的步步深化,“一云多屏”的媒体大融合生态在我国已然形成。或许当前融合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融而不合、合而不融”的现象,但融合大势中的媒体形态与格局已有颠覆性改观,印证了美国著名媒介学者亨利·詹金斯所言:“不管我们是否准备好了,我们已经身处融合文化之中!”首当其冲的传统媒体要做的是顺应发展规律,主动与新兴媒体融合,并务实对接相关层面。

发挥与技术、资本的对接效应

詹金斯在其名著《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中阐述了五个方面的媒体融合:“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数字技术打破媒介壁垒,成为媒体融合的首发之势,而技术革新同时需要投入资金、对接资本。媒体融合初期不同程度实施了传媒与技术、资本元素的对接,开始重塑媒体格局。在新一轮深度融合中,应促进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媒体与技术、资本的对接效应,让技术推着媒体走,让资本带着媒体飞。

技术对接层面。新技术日新月异,媒介不断扩展出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形态。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成为传媒业转型、跨界融合的重要推动力,借助多屏交互传播技术,不同介质在一个大平台上衍生大量客户端,在融合传播中实现技术共享与孵化效应。在这一意义上,谁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专利与王牌软件,谁就在市场需求与功能开发上领先一步,从而以新技术引领新产品,新产品创造新供给。

资本对接层面。媒体对接资本的能力,直接关系到媒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国家拨款不足的情况下,媒体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出售等途径进行优化配置,扩张资本规模,融合发展中大胆探索国有传媒业的投融资模式,提高传媒集团抗风险能力。有实力的媒介集团通过直接上市、买壳上市、合作经营、合资并购等战略手段,更好地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在大融合中实现深度对接

技术对接、资本对接作为共识,已在初期融合阶段产生效应。除了技术与资本两大方面的基本对接外,创新实现媒体与其他相关层面的有效对接尤为关键。在深度融合的系统工程中,找准融合点、整合资源面、牵手对接方,以融合思维拓展媒体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对接地方资源。媒介融合不仅是媒体之间融合,也是与本土的充分融合。立足地方特色,利用地方政策优惠、地缘资源优势,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湖南传媒业发达,融合发展的文化底蕴浓厚,人才优势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大……几大传媒集团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率先转型、创新,打造了有影响力的大传媒品牌。与此同时,湖南各市州区域间相对连结度不高,传媒行业与本土教育产业、信息产业、实体产业之间的对接与融合度也有待加强,这都是下一步着力的重点。

对接域外市场。输出多元化跨区域的传媒融合产品,促进新老媒体抱团出海,加强国际传播力量,是媒体融合的重要使命。通过内容与平台资源的跨界整合与多重增值,形成定制化与多元化统一的国际商业模式。这方面,湖南卫视值得点赞,做到了内外有别,从节目内容源头控制IP交易。对内,紧握本台独播剧场和王牌综艺节目资源,将内容资源集中投放在芒果TV上。对外,积极开拓域外市场引进国外节目版权,进行本土化改造。从市场版图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显然不是统一的市场,传统媒体难免局限于行政区划之中,新兴媒体则能够相对快捷地融入域外市场。如何消除市场壁垒,打通国际市场是媒体融合的当务之急。

对接新老用户。用户生成内容,被动的“受众”已变成自主的“用户”,并以彼此间的连接互动参与媒介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如何争夺用户?这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问题,用户的大数据信息是无尽的财富源泉。传统媒体要利用权威信息及社会公信力资源,巩固老客户,带动新客户,同时审时度势,细分市场,基于新媒体“用户体验”的市场逻辑,打造以用户为核心的融媒体。中南传媒集团旗下的《快乐老人报》,能够逆势增长发行量超过200万,就是紧紧抓住老年人的阅读习惯,在内容、字体上做文章,以细节服务取胜。在了解客户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精确推送,与用户共鸣,拓展资源面,提高渗透率,共创最大价值。

消解制约融合发展的对接障碍

媒介深度融合的进度与效度不尽人意,存在着一些根深蒂固的对接障碍。阻碍媒体融合的实质性进展有两大方面:一是规则及管理体系固化;二是融合新人才遭遇瓶颈期。传统媒体还需要跨越融合过程中的各种障碍,通过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兴媒体实现全媒体应用的无缝对接。如何消除障碍,成为媒体融合突围攻坚的重要节点。

顺应互联网逻辑,打破固化的管理体系。媒介融合归根到底是改观念、换规则,把控统一的政策及多元化规制的“度”,不能过于厚此薄彼、顾此失彼。试想20世纪的管理办法,如何管好21世纪的新媒体?融合后所呈现出来的传播领域新格局、新态势如何对接新规则,这是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必须在融合大势中完善现代传播管理体系。受到固有思维与管理模式的局限,现阶段管理体系问题制约着地方媒体的融合发展,管理上“堵”多“疏”少、“收”多“放”少。机制上没有为媒体的发展问题减负解困,集团化改革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这需要真正建立能够全面适应市场规则、经营机制及法人治理的管理机制,对不同媒体分类管理,有效整合和配置资源,实施优胜劣汰的绩效管理。

留住合格人才,为媒体融合建立人才数据库。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体从生产方式到管理营销上都对媒体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媒体队伍结构不完善,难以形成人才梯队。优秀人才流失,留下的部分媒体人对媒体融合缺乏内动力,只是被动应付,上面没有担当,下面不敢作为,处于不确定的焦躁状态。传统媒体组建新媒体初期,除了抽调少量业务骨干外,队伍基本来自刚毕业的大学生。新媒体这一边缘性产业的从事者,大多需要自己挣钱过日子,很难全情投入其中,赶不上融合创新的快车。

技术与资本、市场与政策是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相互交织的主要力量,传媒结构、政治策略、盈利模式、管理体系等多种逻辑的有机协调,有助于实现技术、资本、区域性资源、人才等各方面的无障碍对接。媒介融合不仅是某一网域的终端延伸,不仅是媒介之间的简单整合与对接,而是让媒体在举国上下的期待中、在深度融合的契机中做大做强,构筑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群。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曾用“广播和动画业、印刷业和出版业、电脑业”三个同心圆,来说明媒介技术、媒介形式、媒介经营的融合之势。当前,围绕国家利益与媒体发展的核心,各方应该以大局担当同心向着融合发展,进一步打通两个舆论场,主导国内外舆论阵地,壮大中国主流声音。

(作者系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媒介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