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邻相携,互学互鉴

2016-05-06 07:08陈丽冰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东盟国家交流教育

□ 文/本刊记者 陈丽冰



友邻相携,互学互鉴

□ 文/本刊记者 陈丽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交流作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一直受到中国与东盟国家高层领导人的重视。尤其是随着双方合作往来的日益密切,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框架和机制也随之日益健全。通过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教育服务展等系列活动,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得到提升,亦为构建互通人文桥梁、促进民心相通夯实了友好的合作基础。

教育交流周:互通人文的桥梁

如果说教育交流是促进民心相通的社会根基,那么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作为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政府间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无疑是搭建双方互通往来最为重要的奠基石,既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搭建了宽阔的平台,又进一步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为加强双方合作交流铺设更畅通的渠道。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由中国教育部、外交部及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在贵州举办,自2008年起,目前已举办了8届。8年来,交流周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合作的平台和品牌,举办了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大学校长论坛、学术研讨会、教育资源展、专题研修班、青少年文化节、学生夏令营等109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成果显著。

其中,在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开通的“中国—东盟教育信息网”自启用以来,广泛宣传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招收留学生的政策和就业前景,并分门别类将各校对留学生的需求、录取条件和优惠政策等信息在“信息网”上适时发布,为扩大中国—东盟教育、科研、人员的交流,特别是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学生寻找学习机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2009年,第2届交流周发布了“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中国提出在未来10年内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以推动实现2020年东盟来华和中国赴东盟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左右;2010年,第3届交流周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标志着双方教育交流合作进入更高层次和更深领域。2015年,第八届交流周开幕式上,“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正式揭牌,以“资源整合、信息分享、协调平衡、塑造品牌、联众服务”为宗旨,致力于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教育培训合作的长效机制,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多方共赢。

多年来,在这些丰富多样的合作下,中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迄今为止,交流周共吸引了来自中国及东盟的参会者7880余人,参会学校及教育机构逾1870所,在交流周上成功签署794份教育协议或合作备忘录,协议签署方覆盖中国近20个省份和东盟10国,协议层次涉及高、中等教育,教师互派任教等方面。同时,双方分别形成了强劲的“东盟热”和“中国热”。截至2014年,中国在东盟国家留学生已近12万人,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达到7万人,为构建互通人文桥梁奠定了基础。

东博会力促教育合作

教育不仅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双方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双方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区域内唯一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题的展会,亦围绕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举办中国—东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论坛、中国—东盟教育服务展等一系列高层论坛和活动,为双方开展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务实的平台和优质的服务。

其中,中国—东盟教育服务展自第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始设立,通过展示国际教育合作、职业培训、留学咨询等服务内容,以及举办相关交流互动活动,为区域内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推介服务和成果。迄今为止,该展会吸引了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泰国孔敬大学、印尼雅加达国立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等中国和东盟的知名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参展,成为了促进双方高校间合作的重要牵引。

与此同时,在历届东博会期间举办的中国—东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论坛、人才交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等系列论坛和活动,推动建立了中国—东盟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广西基地、中国—东盟青少年培养基地、中国—东盟商务会展人才培训中心、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等交流培训机制,在促进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国际化人才。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帮助广西培养的MBA已经学成归国,成为自贸区建设的有力骨干;广西与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尼等国家联合培养的高级会展人才、高级翻译人才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双边合作交流正在逐步深入;同时,中国多所高校还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越南广告协会、越南东南亚科学研究会签订合作项目协议,扩大与东盟国家的人才开发合作。通过东博会,越来越多的教育合作协议正在诞生,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学生由此“走出去”。

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成立大会暨教育培训项目推介会现场。

教育交流年活动丰富多彩

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作为25周年纪念活动之一,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同商定将2016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从而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新起点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也开启了新合作。在2016年1月12日举行的2016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工作磋商会上,来自中国和东盟各成员国的教育高官就教育交流年方案进行深入探讨。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岑建君表示,本次教育交流年的总体设计思路时空全、领域广、形式多,目前已经汇集到270多项活动,覆盖2016年的各个时段,遍及中国及东盟各国主要城市,涵盖展览会议、学术合作、培训研修、语言文化交流、青少年交流、专题宣传等多种形式。

其中,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作为交流年的旗舰项目,将以“教育优先、共圆梦想”为主题,举办展览展示、学术会议、合作论坛、培训研修班、语言文化交流活动、青少年交流活动、专题宣传推介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在中国和东盟“10+1”的基础上,采用特邀伙伴国机制,将邀请韩国、瑞士、俄罗斯等国参与活动,使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更加务实、广泛。

联系编辑:

78724815@qq.com

猜你喜欢
东盟国家交流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如此交流,太暖!
题解教育『三问』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东盟两次危机全靠中国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