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加拿大”
——2015巴黎气候大会CoP21的前沿视角

2016-05-06 03:08高芳加拿大大使馆
世界环境 2016年2期
关键词:维耶路易斯气候变化

■文/高芳 图/加拿大大使馆

“对话加拿大”
——2015巴黎气候大会CoP21的前沿视角

“Canada in Conversation”- Frontline Perspectives from 2015 Paris COP21

■文/高芳 图/加拿大大使馆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对经济、健康、农业、贸易、运输和能源基础设施都有巨大的影响。2015年11月30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开幕,经过13天的谈判,于2015年12月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巴黎协定》。

“对话加拿大”活动

为了聚焦巴黎气候大会,展示政府高层官员的前沿视角,并分析巴黎协议对于今后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2016年3月1日,加拿大大使馆举办“对话加拿大”活动,主题是:“2015巴黎气候大会COP21的前沿视角”。加拿大气候变化首席谈判员、加拿大环境气候变化部国际事务助理副部长路易斯·梅蒂维耶(Louis Métivier)和中国气候变化首席谈判代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出席活动。本次活动由加拿大驻华大使、前任加拿大气候变化首席谈判代表和气候变化大使赵朴主持。

加拿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2015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一次缔约方会议(COP21)是多方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里程碑。大会上达成的《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赵朴大使介绍,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加拿大拥有的提高能效的技术、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及顶尖的碳捕捉和储存技术,可以帮助全球达成协定的目标。加拿大也拥有世界上最清洁的电力产业,79%的电力来自非化石能源。此外加拿大环保意识强,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并一直坚持投资于公共交通、绿色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技术,力图减缓气候变化,向气候适应型经济模式过渡。在发展本国框架的同时,加拿大也致力于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伙伴合作,共同实施巴黎协议,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他也肯定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大会上,加拿大承诺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会提供26.5亿加元支持发展中国家向更环保、更适应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转型。这是迄今为止加拿大在气候变化资金援助方面做出的最重大承诺。

左起路易斯、赵朴、苏伟

中国和加拿大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巴黎大会期间,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奥朗德、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比尔·盖茨共同宣布了一个名为“创新使命”的计划,旨在推动和加快全球公共和私营部门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中国和加拿大等20个国家作为创始国共同加入该计划。

中加两国曾在包括气候变化的等多个环保项目中共同合作,两国都期待在这些领域继续加强合作。中加在未来的合作中,可以相互借鉴,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各自力量,推动全球向气候适应型经济模式发展。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也是希望通过“对话加拿大”活动,让中加双方意识到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还有许多合作机会,只有抓住这些机会我们才能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历程

路易斯·梅蒂维耶认为《巴黎协定》肯定不能让每个国家都完全满意,她所注重的不是谈判的妥协,而是去平衡各国的需求,协议体现了每个国家的能力的不同,每个国家都应该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

苏伟认为《巴黎协定》不是使每个国家都满意,但是我们需要一个协议来反映巴黎大会的成果。协定传达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积极的信号:全世界将要一起走向一个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他肯定了法国作为主办方在组织工作和外交处理上的经验,使协议的达成成为可能,另外,各个国家领导人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动员了很多力量,保持了谈判的动力,表达了各国实现协议的决心。同时,他认为巴黎并不是成功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实施《巴黎协定》的下一步工作

路易斯·梅蒂维耶和苏伟都认为实施《巴黎协定》的当务之急是各国尽快在4月22日举行的《巴黎气候变化协定》高级别领导人签署仪式上签署协议;然后,在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规则制度。苏伟还强调在实施方面要实现国家自主贡献(INDC),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自主地实现减排承诺。

2℃温控目标和透明度机制的有效性

路易斯·梅蒂维耶认为我们要相信温控目标一定有效,这也是签署巴黎协议的目的所在。关于透明机制,她表示在这一周期,加拿大会上报结果进行审核,然后在下一周期设定更高的减排目标。但是她认为要做的工作不止如此,例如能力的建设、支持、实践等等都是巴黎协议中非常重要的话题,所以想要达成减排目标,各国还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苏伟认为INDC的整个系统都是有助于我们达成目标的。《京都议定书》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法,而《巴黎协定》是采用了INDC的系统,是自下而上的方法,INDC生效的前提就是必须要增强透明机制,这需要有固定的监管来查看每个国家的进度以及需要做的事情,最终履行承诺。面对透明机制,我们需要创作新的透明机制,基于现有的机制和框架公约,同时也要考虑到每个国家的国情和能力的不同。所以能力建设是今后透明机制能够顺利运行下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加强减排的承诺

路易斯·梅蒂维耶认为《巴黎协定》中提到5年的审议周期,还有INDC的不同模式,每个国家所采取的措施应该取决于每个国家的国情。在加拿大,每个省区都有自主的管辖权,所以在加拿大只有中央政府与省政府、地区政府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够实行或者是履行加拿大的承诺。如果加拿大要改变自己的承诺的话,会按照5年审议周期的程序。如果中国明天就达到了排放的峰值,那加拿大可能会调整减排的目标。

苏伟认为中国正在进行能源结构的优化,更多地发展清洁能源和非化学能源,现在还很难说是不是已经过了煤炭的峰值了。各国提高减排目标的意愿应该是由每个国家自己决定的,它是一个真正的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现在谈自主决定贡献的更新可能还有点早,在2018年和2023年还有下一轮的对话,到时候会有评估,每个国家有机会来更新或者提高各个国家自主决定的贡献。

私营部门在减排中的作用

路易斯·梅蒂维耶认为《巴黎协定》是一种正式的让国家的政府、地方政府进行协作的一个方式,社区私营部门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们也是协议的关键。在巴黎大会可以看到世界银行、多边的银行等机构都已经在业务规划当中考虑这一点了。《巴黎协定》发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私营部门需要去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作为发达国家,加拿大肯定会负起这个责任来,但是与此同时加拿大需要各国以及私营部门来参与出力。

苏伟认为如果没有企业的参与,我们是实现不了目标的。政府不是一切都做得了的,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制定好的政策、提供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推动创新,来推动企业界、私营部门的创新。现在中国通过试点形式——碳交易市场,希望用市场机制来推动新制度的产生,希望用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刺激新科技的涌现。能源产业企业界都会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能够帮助我们控制大气当中的温室气体的浓度。

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维耶路易斯气候变化
更多的可能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Looking Forward/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期待
勒维耶与海王星
路易斯·威廉姆斯最佳第六人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法撑杆跳名将被巴西观众嘘哭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