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年从科学边缘人变成参与者

2016-05-06 08:14路沙
当代工人·精品C 2016年2期
关键词:果壳松鼠科普

路沙

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说:“我觉得果壳网在做一个我想象中的、虚拟的大学,我希望年轻人能在这里分享、学习和获得知识,同时结交好友。它现在还刚开始,慢慢的,就像一个校园,我希望被我们来建设、成形。”

想象、虚拟,好像一切仍处在虚无缥缈的畅想当中,并以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存在着。这在另一个层面,也让人们理解了为什么网站的名字是“果壳网”,而不是别的什么。因为网站的名字是取自《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话:“即便我身处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这句话本身不就颇负理想主义的色彩吗?

作为神经生物学的博士,他并没有向大多数人那样选择去科研院所或是出国深造,而是决定去做一名科学专栏的自由撰稿人。科学向来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而姬十三却以一种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语言将科学知识娓娓道来。然而,一时的快感终究抵不住来自内心深处的渴求。他渐渐地对专栏作家的身份产生了厌烦,觉得没有尽头。

这时,他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希望建立一个能够将科学写作者联系起来的论坛。就这样,科学松鼠会应运而生。之所以取名“科学松鼠会”,是因为他们将科学比喻为坚果,内核有营养而外壳难以剥开,松鼠们的工作就是将科学的坚果剥开。这是不是又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展现呢?

在松鼠会当中,大家畅所欲言,并以一种清新、娱乐、巧妙的文字形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演绎了出来。一时间,松鼠会的人气快速的攀升。并且成为了“年度中国科普十大事件”之一。此外,姬十三还将文章合集出版《当彩色尝起来是甜的》,这本书也很快成为了科普畅销书。

“我的确得到了一些我想要的东西。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幸运的东西,你的时间点是对的,因为经常会有人做一些先锋的、前卫的事情,但因为他做的太超前了,就失败了。”姬十三感慨地说。

“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是姬十三认为松鼠会成功的原因。“松鼠会的构架决定了不能满足一些更大的期望, NGO组织有优势的地方,比如大家都特别愿意出力,能够团结很多人的力量。劣势在于负责的人很少,做大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商业组织起步比较难,一旦上了轨道,会获得比较大的资金支持,空间会更大。不同模式适合做不同的事情,NGO适合做一些传统公益,帮助弱势群体填补社会空白,商业适合做一些大的事情。”这一番言论表明,他似乎又有了新的想法。

在新想法的驱使下,果壳网随即诞生。果壳网延续了松鼠会的部分风格,不过内容却更加丰富。

“果壳是一个独特的公司,我们需要走很长的路,我们是一个慢公司。当然任何网站都希望成为一个更大众的网站,但我们核心用户的特质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对知识感兴趣、对知识好奇或者说在生活当中推崇理性思维的人。我觉得这些人是果壳的核心用户,他们共同构成了网站的价值观。”姬十三这样定位果壳网。

在果壳网早期,姬十三想将其打造成科学传播的平台,并通过泛科学内容的讨论,构建一个社区。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用户增长快,不过庞大的用户量却无法直接转变成实际效益。这时,姬十三似乎要为他的理想主义付出代价了。在压力之下,果壳网寻求转型。他们与一些科技品牌合作,为其讲述品牌故事,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商业收入。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收入,但姬十三并不满意。他一直在想,会不会有更好的模式能够将理想与现实很好的结合起来。看来,他并不想放弃对理想主义的追求。

在不断地努力和摸索之下,还真让他找到了一种模式,那就是MOOC学院。MOOC学院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姬十三认识到MOOC学院是一个机会还是因为果壳网的一个小组。2012年底,有一位MOOC课程重度用户,希望在果壳网上面申请一个MOOC小组,并通过小组聚集更多的人一起学习。没想到的是,这个小组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达到了上万人。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姬十三果断的决定在果壳网上线MOOC学院。为此,他还进行了亲身调研,甚至和清华大学化工系的学生在宿舍里共同住过几天,就为了看看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都在做些什么,他们是不是愿意在MOOC学院上面进行学习?调研的结果让姬十三信心倍增。

MOOC学院子栏目很快搭建了起来,里面接连引入了包括edX、Coursera、OpenLearning等多家平台的课程。另外,他还与Coursera进行合作,通过将英文课程翻译成中文,并在播出时采用中英文字幕的方式,使得中国用户可同步学习到国外的课程,

除了MOOC学院之外,果壳网还开展了线下活动“万有青年烩”。果壳网还将媒体品牌“主题站”改版变为“科学人”。并且从去年开始,果壳和nature,science两大国际学术刊物建立了合作关系,增加直接对话科学家的文章比例,同时和中国科协尝试合作“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项目,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长久以来,科学始终没有摆脱小众化的桎梏,似乎仍旧停留在人们似有似无的观念里。这时,如何使得科学真正的深入人心,就成了像姬十三这样的科学传播者直面的问题。

“果壳网做过出版,这不是一般互联网公司会做的,我们一年大概会有50种图书出版,但是从来都是亏损状态,因为科普图书规模太小,在印数有限的情况下,它就成为了一个轻量级的理想。另外,我们还做过一个名叫‘第八日的项目,把艺术家带进科学家的实验室,但是基本上也没有太大声响。”姬十三说。

仅仅吸引了一些科学从业者和爱好者,让姬十三意识到,果壳网陷入了小众化的牢笼。如果无法突破这种瓶颈,寻求规模化的路径。那么,果壳网就将离科学传播的愿景越来越远。

在一次采访中,姬十三在桌子上画了一个同心圆。他说:“里面这个内核,是果壳网一直以来抓住的那群人,他们大多有理科背景,并且愿意在互联网上参与科学话题的讨论,而在外围,则是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他们虽然对科学有着正面的认知,但是并不会高频访问果壳网养成阅读科普内容的习惯。更加合乎情理的场景,是果壳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将某些科普性的信息与他们的关注兴趣糅在一起,完成一种自然的互动”。

如何完成这种自然的互动?从一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2012年欧洲杯半决赛中,意大利球星巴洛特利进球之后疯狂庆祝,并脱掉了自己的上衣,从裸露的后背中,人们清晰的看到三条蓝色胶布。为什么会粘上胶布,它是干什么用的?果壳网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通过一篇《巴神背上的三道杠是什么》的科普短文,使得持有疑问的人明白了这是一种有助于运动员加速肌肉损伤恢复的贴布。这种尝试,拉近了网友与果壳网的关系。

然而,姬十三对这种效果还是不甚满意。他说:“仅仅依靠一流的敏感度,对于吸引用户来说还是不够”。姬十三的想法是,通过一些实际意义上的产品,让用户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从而培养人们对于科学的兴趣,进而增强用户黏性。

小蛋空气净化器是果壳网推出的最新产品。这款净化器不仅能够根据用户需求优化自动净化环境模式,还会定时监控用户所处的室外环境。另外,一键式的操作,使用户的体验变得更加便捷。

果壳网的布局已经日渐完善,并初具成效。不过,能否突破小众化的瓶颈,还需经过时间的检验。

2011年9月18日,“万有青年烩”正式推出。顾名思义,这是一项为青年人提供知识、技能分享交流平台的线下活动。

“我们一直在做科学传播,传播科技文化,那样是挺好的,但是可以把事情变得更大,对更多人有意义。我说的有意义是,要告诉他规律和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知识本身。”这是姬十三创办万有青年烩的初衷。

演讲者大多是内部推荐,包括果壳上活跃的网友、果壳的编辑,朋友认识的朋友,同时也欢迎自荐者。在这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既可以阐述对科学知识的看法,也可以畅谈学习的方法。虽然时间仅有短短的7分钟,但是丝毫不会影响演讲的效果。

姬十三说:“7分钟让讲者没有压力,也让观众不容易厌倦,即便讲不好,也很快就过去了。同时,7分钟让活动的节奏变快。”

姬十三和他的团队总是千方百计地想让这个活动变得与众不同。他们把活动的场地选在小型剧场,并且要求座位数要少于观众数,这样观众就可以在演讲者的周围席地而坐,既有利于互动,又有利于活跃气氛。另外,活动开场一定会安排表演或COSPIAY,如:绿巨人COSPLAY、即兴RAP表演等等。还有就是果壳的编辑们想出的一些小节目,如:“笔尖上的魔术”“离奇生存法则”“宇宙尽头的沙发”等等。这些活动让观众享受快乐的同时,也让观众领略到了科学的神秘和神奇。

果壳网团队的这些努力是为了能够将万有青年烩打造成一个科学界的嘉年华。不过,姬十三却不得不承认:“做科普的人的创意能力、营销能力其实还很薄弱。这种情况下,科学节要想做得像音乐节那么有声势和号召力,其实很难。”

虽然为了营造活跃的气氛,果壳网的编辑们不知进行了多少次头脑风暴,但是努力并没有白费,活动的效果还是朝着他们预期的方向发展着。“对听众来讲,很简单,通过7个7分钟,大概知道一个知识是什么样子的,就够了。你听了10场,70个人讲的,突然对有一门知识感兴趣了,回去看看视频,觉得有意思,在讲者提供的开放资料上可能有介绍几本书、几个网址,你据此就去学了。”姬十三这样说。

活动只是一个平台,传播也只是一种手段,让青年人学会去探索和思考才是最终的目的所在。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让青年人获得获取知识的突破口,从而能够使青年人从科学的边缘人变成参与者。

猜你喜欢
果壳松鼠科普
科普达人养成记
山竹果壳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