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默写

2016-05-06 17:22李传鹏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名句题干诗文

李传鹏

【考点阐释】

古诗文默写是中考语文命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包括三个方面: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名句。2.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背诵准确无误,默写要求无错漏字、词、句,培养识记能力。3.能够理解和运用古诗文名句。

考查范围主要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20篇古诗文,一般为课内篇目。

【真题解析】

一、直接型默写

例:(2015·上海卷)默写。

1.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

2.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 ,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

5.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解析:这是最常见、最简单的一种考查形式,也是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较多的题型,或空前,或空后,或空中间,或空两边,无论怎样变化,难度都是较低的。也许正因为难度低,考生容易忽视,导致丢分。因此复习时必须做到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文句要认认真真地写。

答案:1.小驾炭车碾冰彻2.盈盈一水间3.晴川历历汉阳树4.为伊消得人憔悴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二、理解型默写

例:(2015·山东菏泽卷)根据提示默写。

1.杜甫《望岳》中点明全诗主旨,表达诗人远大抱负的句子: ,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暗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句子: ,

解析:理解型默写是默写题中较难的题目,如果不理解诗文内容,就不能准确作答。因为较难所以考得少,在中考试卷中一般占2~6分。解答这类试题重在把握题干信息,根据题干的要求,在理解诗文含义的基础上填写诗文原句。

答案: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运用型默写

例:(2015·浙江丽水卷)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起吟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其中“ ,

”,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的那段悲惨历史,也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

解析:运用型默写是一种深层次的默写,不仅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联想能力,更着重考查考生活学活用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是最为理想的学习境界。这类试题常从两个角度命题:一是这些诗文名句本身富有深刻内涵,二是在当前形势下人们赋予了其某些新内涵。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运用题干中的提示语,去思考筛选。

答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四、归类型默写

例:(2015·云南昆明卷)“烟”在古人笔下形态万千,所传达的诗情也不尽相同。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烟”字的连续两句: ,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要重点关注题干的要求。抓住“烟”从自己的积累中,提取这些有关诗句进行默写。由此看来,复习时考生还应有目的地进行诗文内容方面的归类记忆。

答案: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五、主题型默写

例:(2015·贵州黔南卷)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环境描写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徜徉于文学海洋,情景交融的佳句比比皆是:①杜甫《登楼》中“锦江春色来天地, 。”以浩大的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的追怀。②王维《使至塞上》“ , 。”描绘了塞外大漠苍凉雄浑之壮美。③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用“ ,只有香如故。”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操守。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则表现美学中的曲折美、层次美。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 , 。”借莺歌燕舞表达对早春的喜爱。⑥龚自珍借落花心系故枝表达自己高度爱国热忱的句子是“ ,

。”

解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对同一主题进行默写的能力。记忆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理解。考生首先要了解这个主题,然后从自己积累的古诗文篇目中提取即可。结合本题看,考生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语,以及部分诗句的提示,进行续写。

答案:①玉垒浮云变古今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零落成泥碾作尘④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完整型默写

例:(2015·四川宜宾卷)默写刘禹锡的《秋词》:

, 。

, 。

解析:一般我们接触的试题都是只要求写句子,这里要求写整首诗。考生做好本题需要对该诗进行全面的了解。思考该诗的题材和字数等,结合本诗看是一首绝句,每句是七言,考生在思考该诗句中哪些字容易写错,默写时要注意。

答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复习点拨】

从复习来讲,应做到端正心态,巧学妙记,提高识记效果。重复记忆是复习名句名篇的生命线。一要逐步缩小范围,集中精力搞定难以记忆的;二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分散重复记忆;三要采用分组分类、互相提问和反复复习等方法;四要加强理解记忆,特别是对那些表现积极进取意义的治国治家、志向追求、友谊亲情等中国人民传统美德的名句名篇,要认真理解,促进深刻记忆;五要及时检查,借助运用进行巩固。经常运用是抵制遗忘的好办法。

从考试来讲,古诗文默写试题考查的是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解答古诗文默写题时要做到:

1.学会审题。正确理解具体题型的要求,按要求默写,特别是要看清题干提示的篇目和作者。

2.准确记忆古诗文名句的关键字词,默写古诗文名句尤须注意不能写错字。特别要注意分清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区分形近异义字,突破生僻难写字。

【能力训练】

1.(2015·陕西卷)经典诗文默写。

(1)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2)兴,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其真无马耶? 。(韩愈《马说》)

(4)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6) ,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7)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

(8)望长城内外, 。(毛泽东《沁园春·雪》)

(9) ,是跳舞,是音乐,是诗!(郭沫若《雷电颂》)

(10)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2.(2015·内蒙古通辽卷)美国挑起南海争端,遭到全世界热爱和平人的一致反对,这正如《孟子》二章中所说: , 。

3.(2015·广西柳州卷)“面朝黄土背朝天”,生动表现了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情景。白居易在《观刈麦》中表现这种情景的诗句是“

,背灼炎天光”。

4.(2015·辽宁营口卷)全民阅读工程在某市全面启动之后,机关、学校、机场、车站等企事业单位建设千家阅读窗口,那景象真可谓

“ ,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空)

5.(2015·浙江金华卷)名楼离不开名诗文。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勾勒了流动变幻、色彩明丽的图画;崔颢《黄鹤楼》“ , ”,描绘了明朗秀美、草木争荣的风光;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展现了雄伟壮阔、摄人心魄的景象。

6.(2015·云南昆明卷)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 , ”的诗句,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用“ , ”的诗句表现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7.(2015·黑龙江齐齐哈尔卷)写出含有“河”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 。

8.(2015·福建三明卷)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自古文人墨客也多有借传统节日绘景、抒情或励志的名篇佳作,它们成为了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出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连续的两句古诗文名句。(任选一个节日,古诗文名句课内外均可)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 。

( )

9.(2015·安徽卷)完整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 。

10.(2015·四川资阳卷)默写韦应物的绝句《滁州西涧》:

, 。

, 。

猜你喜欢
名句题干诗文
数字算式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