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探究的实效性

2016-05-07 08:24江壁君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情境内容探究

江壁君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探究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是很有帮助的。本文结合近几年本人的教学实践,试从探究情境、探究内容、探究过程、探究空间和探究方式等方面谈谈提升探究实效性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探究;情境;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80-01

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研究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究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是很有帮助的。因此,自主探究倍受广大教师的青睐,成为了数学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么,如何提升探究的实效性呢?本文试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探究情境“简”些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内容,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探究情境的花俏,因非数学因素太多而干扰了学生的探究视觉,导致探究内容游离于数学问题之外,探究课自然上不完。因此,教师必须用务实的眼光审视教学情境,削枝留干,简化情境中的非数学因素,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加有的放矢,突出主题,较好地提升探究的实效性。

1、结合现实情形创设的探究情境,必须紧扣主题,防止探究情境中的无关因素喧宾夺主,干扰探究活动的进程。

2、探究情境不应只是反映现实的生活情境,还应包括直接反映数学问题的数学情境。

二、探究内容“精”些好

有的教师片面认为“探究内容越多越好,凡事都喜欢让学生进行探究”。正因为如此,导致探究的内容太多,如果每个知识点都要探究到位,势必会因探究费时而造成课上不完,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完成任务,蜻蜓点水,面面俱到,其探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探究的内容还是“精”些好。这要求教师要立足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

1、处理探究内容较多的教材时,不能被人为的、既定的教材或教案的课时划分给“框”住了。例如在教学“粉刷墙壁”时,有“粉刷总面积”、“需要涂料总千克数”、“如何购买省钱”等多个知识点,若逐一让学生探究,极易因预设的教学内容太多而上不完。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重新划分,把“计算粉刷总面积”和“计算需要涂料总千克数、如何购买省钱”分开两课时进行教学。学生探究的时间比较充分,为实现人人能探究提供了条件。所以,精选探究的内容是探究性学习得以成功的保证。

2、精心选择添补课外资源,不得过分增补教学素材,否则易造成探究内容过分“膨胀”而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三、探究过程“直”些好

有的教师认为,既然让学生探究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就要越“放”越好,在探究过程中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更不需要接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他们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探究对立起来,谈“讲”色变,怕讲,忌讲,学生的探究游离于教师的指导而放任自流,课堂混乱,浪费了学习时间。事实上,小学生的探究只是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活动,这种探索活动少不了教师适当的“扶”。只有讲究“扶”“放”结合,才能让学生的探究过程曲中有直,突显实效。

1、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有探究的价值,如一些人为规定的数学概念、法则、定义,没有过分探究的必要。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数的读写法、数学符号的表示等等,可以在学生理解数学算理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省去了不必要的放任探究,使探究活动变得“直”而省时。

2、教师要变旁观者为引导者,当学生的探究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时,应适时地指点迷津,让学生在“柳暗花明又一村”中达到目标。

四、探究空间“大”些好

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同时,应给他们留出足够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真正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为了使学生有比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应努力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多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等,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寻找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五、探究方式“活”些好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同于成人。在探究学习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意探究的内容,而忽略了数学探究方式的选择和优化,简单地采用成人的抽象说教或复杂演绎方式,造成学生的探究活动或徘徊不前,或肤浅粗糙,束缚了探究学习的开展。

1、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孩子的智慧生长在手指尖上。”针对这一特点,要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例如要解决:“把一张纸连续对折四次后裁开,一共分成了几张小纸?”这一问题,如果仅局限于教师说教,学生的体验不深。若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则能在操作中主动探究,这样既加深了理解,又省时实效。

2、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数学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与理解,他们的数学建构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要防止用同一模式强行指引学生的探究方向,束缚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听了一位教师教学“分桃子”一节课,她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8÷2后,没有强行让学生统一摆小棒来计算,而是放手让学生探究:“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想想48÷2得多少,可以怎样思考?”学生很快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有摆小棒的,有估算的,有口算的,有用竖式计算的,还有用人民币来思考的,学生乐学,活学,大大提升了探究的实效性。

总之,探究性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结合数学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辨证、冷静的眼光审视探究性教学,改进探究性教学,才能有效提升探究的实效性,使探究因实效而精彩。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猜你喜欢
情境内容探究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