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2016-05-08 08:32陈云娟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手学会习惯

陈云娟

学会倾听是理解掌握知识和学会欣赏他人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之一,也是获得了一把学习的金钥匙。那么,如何使学生学会有效倾听呢?值得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

一、低年级课堂倾听的现状

1.课堂总是不如意,闹哄哄的,或闷闷的,当教师意识到后,特意停下来收寻,也许一次、两次……却抓不出有针对性的对象。此时,教师的情绪就有所波动,课堂的气氛就显得严肃、沉闷。多次停下来,无辜失去课堂有限的宝贵时间,显然就降低课堂效率。

2.部分学生有的在听,可是乱活跃,当教师一个问题抛出后,这些听的学生站起来举高手,激动的情绪伴随着四肢不停地运动,还有激动的语言:“老师、我、我,老师、错、错”,这样课堂成了少部分特别生尽情开放的自由天地,而更多学生处于茫然,听不清,或是不知听谁,这样大部分学生就白白浪费课堂听课的时机。另外那些活跃的特别学生,当教师没有马上叫到他,或是没叫到,他就垂头坐下,唉声叹气,觉得很失望,干脆“安静”吧!不听了。

二、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诞生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倾听着的教育”,它赋予教师一个新的使命,让学生学会倾听。所谓“倾听”是指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寻找其含义和理解的智力情感过程。

课堂听讲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受体,而是能动的主体,只有通过认真倾听,在听的过程中思考和领会教师提出的问题,才能释疑解惑,变无知为有知。绝大多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具有上课时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并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么就不懂得听,要么就是不听,几乎错过课堂听讲的大好时机,把宝贵的课堂的学习时间白白浪费掉。可见肯不肯听,会不会听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课堂倾听的习惯,倾听的能力,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高效。

三、强化课堂倾听的训练

课堂的倾听应与教学的内容紧密相扣,是与课堂教学进程中学生反映出来的状态随机应变的,应该说调控学生倾听也是课堂生成多变的教学内容。

1.倾听与重复结合。

当学生对知识感兴趣,当学生在最佳时间段学得很主动,当教学安排知识没多大难度,依据以上具体情况,教师尽可能在这样的环节中让更多学生回答,加快课堂节奏,让部分学生复述。如,不断追问:谁听到了,谁也能说得与他一样好;谁还想说,大家一起说等。这样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使学生明白只有听了才会复述,听了我就会了,只有认真听才会得到表扬。

2.倾听与评价结合。

当教学内容出现较难问题,学生在思考争辩中开展,这时学生可能有所激动,有所混乱,此时调控倾听就是尽可能让课堂出现一个人的声音,这样才能使学生更专注,听得更清晰。教师可以这样调控:大家非常愿意听你的发言,如果你能上台讲,老师保证同学们会听得更认真(此时教师的评价起到双向促动,激励作用)再把学生请上台当小老师,其他学生静静等待,耐心倾听。教师同时要求学生:你们对他的发言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意见就直接站起来反驳。这种倾听的过程就是评价评判的过程,听的过程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让学生学会评价是提高倾听质量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倾听因为有了思维的参与、显得更主动、更高效。所以,倾听不仅仅是习惯,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去思维。

3.倾听与期待结合。

当遇到较难的问题,学生解不出来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不松懈、不放弃。教师应拿出“骗术”一招,神神秘秘小声地说,接下来要请高手了,如果你们再精神点,坐得再端正些,神秘的高手就会开口了,而且老师保证,你们听完后肯定会不由自主地送出掌声,表示感谢。接下来教师就扮演神秘的高手绘声绘色地讲解,学生就这样被“骗”进倾听的圈套,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倾听当然是高效的。此时此境,学生体悟到倾听的魅力,感受到倾听带来的快乐。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课堂动静结合活跃的气氛,正是静静倾听和认真思考的情景。可见,倾听是一种习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品质。

4.倾听与告之结合。

的确小学生是听话的孩子,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能听教师的话。课堂中,教师时常课前告之学生,今天的课有点难,今天的课有点妙,要特别认真倾听,否则你会乱,你会迷糊,作业就不会做。所以要特别认真听。再比如,每次期中、期末复习整理中,教师可以预先与学生沟通,今天上一节内容会相当于以前上一个月的课,今天的课是高营养的课,一定要把高营养好好吸收,不然会后悔。所以课堂一定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走,认真倾听,一字都不要错过。提前告之,让学生提早调整自己,学会要求自己,然后顺着进入认真倾听的状态,这种有准备的过程也使课堂倾听更高效。

倾听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艰难的过程,只要教师常抓不懈,学生的倾听意识就会得到培养。在倾听中辨析,在倾听中碰撞,让“倾听”在课堂上焕发生命活力。

四、养成良好倾听的行为

对于倾听习惯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课堂上,教师还应抓住有利时机以倾向性的语言暗示,引导学生,“瞧,xx今天听得多认真呀。”“这位同学听得多专心呀,真懂得尊重人。”“你真会听,老师很高兴看到你这样的表现”“大家看,xx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这样,既表扬了认真听的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方向。同时,在学生中树立认真倾听的榜样,从而引导学生乐于倾听。

对于倾听习惯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认真听别人说话,是一种有礼貌的表现,是对别的人尊重。”“认真听别人说,别人也愿意听你说。”有些学生爱发言却从不愿意听别人说,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对他的积极举手可以适当进行冷处理,并告诉他“老师喜欢认真听、有礼貌的小朋友。”“如果你能专心听别人发言,老师欢迎你来说。”长此以往,学生将逐渐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猜你喜欢
高手学会习惯
化解尴尬,你是高手吗?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学会分享
好习惯
学会分享
高手
学会尊重
高手的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