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不良的消费意识

2016-05-09 04:53余宪文
作文周刊(综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突击花钱排队

余宪文

近几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有些不良的消费意识却阻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向健康、文明、科学的方向发展。从心理角度分析,主要有如下几种不良消费意识:

突击花钱意识。不少单位有年终突击花钱的毛病,一到岁末,国务院就要下令制止年终突击花钱,这已成为惯例;个人消费也有类似现象,有些人听闻某些高档商品要涨价,就不管现在需不需要,先买了再说。

排队抢购意识。以前有个笑话,说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婆上街,看到人家排队,以为是卖紧俏商品,连忙站了过去,等轮到自己才知道卖的是某方面的专业书。早些年,由于物资比较紧张,这种排队抢购意识在某些人头脑里已形成了习惯。某样东西一需要排队购买,人们就思想紧张,本来不打算买的也去抢购,唯恐失去机会。如时下又出现了抢购“三琴”(钢琴、手风琴、电子琴)风。有人见“三琴”货源较紧张,就认为这是时髦俏货,不管自己的子女现在年龄多大,有无“音乐细胞”,都先抢购一件准备着。

攀比超前意识。“人争气,火争焰”,有些人爱虚荣,认为吃、穿、用、住超过人家就是有面子,不如别人就觉得脸上无光。比如,在同一栋楼里,如果大部分家庭有了冰箱和彩电,其余家庭就如坐针毡,急于实现家用电器高档化。要好的朋友家里用上了组合家具、地毯、席梦思床垫……相比之下,他会感到自己太“土气”,于是不惜重金来个家具更新。有些人为了“超前”,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结果是虽然“高档化”了,却欠下一屁股债。

崇洋媚外意识。不少人脑子里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对消费品以“洋”为美,以有洋货为荣,抽烟非“洋烟”不够派头,饮料非“可口可乐”不过瘾,如果有一件印上几个外文字母的普通汗衫、一条在屁股上加个铜质洋商标的牛仔裤,便觉得自己拥有了“地道的进口货”,自感身价提高十倍。这种盲目追求“洋消费”的做法,让不少人花了冤枉钱。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不良的消费意识导致一些人不顾自身客观实际,勉强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结果造成“消费早熟”现象。这对国家来说,会促使消费资金增长过快,影响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个人来说,在经济条件不富裕的情况下,这种盲目追求“消费现代化”,必然产生“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经济病态,其客观效果与主观意愿将大相径庭。

要摒弃这些不良的消费意识,人们除了不片面理解“消费刺激生产”“能挣会花是本分”等观念以外,还需要保持消费心理稳定。所谓稳定: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相信“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生活哲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搞力不从心的“高攀”;二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经得起闲言碎语的考验,不怕被笑为“土包子”“乡巴佬”,丢掉摆阔气争脸面的虚荣心;三是任你五光十色的现代化的商品诱惑,坚持条件不成熟决不过早、过高地追求,在人家狂热的时候,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决不随“风”跑。

心理稳定了,就能在消费过程中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那些不良的消费意识自然能得到遏制。

猜你喜欢
突击花钱排队
抗疫当中,国企这样“多线突击”
怎样排队
蛟龙突击
空降突击兵
坦克兵突击
巧排队列
三角龙排队
小小花钱看科举
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