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浅析

2016-05-09 17:09李昕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对方案公共服务城镇化

李昕

摘 要:城镇化意味着农村向城镇的转变,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城镇化的来源是城市化,城市化是1867 年西班牙一位工程师在其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首次使用“城市化”的概念。鉴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城镇化”更适用于我国国情。关于公共服务能力的探究,十八届三中全会工作报告指出今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政府成为“有限政府”,更多地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做到“管”“放”联姻并行。

关键词:城镇化;公共服务;应对方案

政治活动在现代社会变得多样化,政府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多元化的利益集合,配合适应这个新形势,政府要适时改变角色,作为各种矛盾的调解者,需要具备新的管理技能和解决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在充分协调各方面利益的同时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也很重要。

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上,我国政府面临各种困难及挑战,本文将为大家浅析在城镇化过程中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及问题

在过去30多年里,我国城镇化水平有显著提高,但这种“重物轻人”的发展模式并不健康,城镇化和行政体制改革几乎同时遇到难题。城乡一体化的主题是以城市为中心、乡村为基础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途径,这一举措也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可见,基层政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基本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层政府向“服务型”转型的趋势越发迫切。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财力不足

随着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层用于公共服务的费用逐年增加,尽管上级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和转移支付划拨财政资金,然而,一直以来我国财政偏向投资经济建设,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较少。而且在政府管理过程中,因为现行考核体制,更多的基层政府更愿意搞见效快的“面子工程”,基于此,大量的财政拨款被更多地运用于经济建设,自然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

(二)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下,各级政府扮演着包办者的角色,取代市场进行资源的配置,是主要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许多本来可以而且应该由社会所提供的服务,也被纳入到政府的直接管理范围之内。

另一个方面,由于一些政策原因以及政府的垄断,一些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信息不对称,很难通过有效的渠道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服务。这也就导致我国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基层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严重不足,进一步造成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的成本高、服务水平低等多种问题。

(三)基层文化教育投入较大,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低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目前,在大多城市已经建立起了国有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也建立了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体系。但是,农村却只享有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三种,农村社会保障一直处于种类少、覆盖面窄的状态。特别是对于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农民工来说,普遍缺乏社会保障。

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将农村人口逐步转向城镇,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

(四)基层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无处表达

随着逐步推进的城镇化,基层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考核机制,基层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主要精力过度放于经济建设上,原本应该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责也慢慢忽视。虽然近年来基层的公共服务有一定发展,但总体而言,仍无法有效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二、增强我国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途径及对策

(一)树立新型服务理念

理念引导行动,树立新型服务理念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先决条件。为了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必须解决好关于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问题,提升对服务型政府的理解和认同能力,树立服务型政府理念,这是建设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首要环节。基层政府及其相关人员要坚持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民主取向和责任取向。基层政府必须树立民众本位、社会本位和权利本位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加大财政部门的支持

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资源配置者的角色,如何将资金投入最需要最可能发展的地方,如何实现以最少投入创造最大效益,是我国政府应努力追求的方向。财政部门的财政支持对于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很重要的。因此,理顺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关系,界定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事权、财权,使事权和财权相对称。在过去,资金短缺是城镇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瓶颈。因此,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应首先解决资金问题。努力将公共部门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能力的提升作为基本方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随GDP 总量的增加和财政能力提高而增加,确保基本公共服务所需资金的提供,从而促进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基层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我国的政府拥有不算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在做绩效评估时,往往将地区的经济增长指标作为主要评估标准,社会满意度、公共利益的实现等其他指标遭到不同程度的忽视,从而造成一些基层政府片面追求其高经济增长率这一现象,往往忽视了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的改进及数量的增加。所以,要想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各级基层政府致力于推进基层政府政绩评估系统的开发与管理,确立合理完善的公共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

(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到2020 年要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宏伟目标,这一举措对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明了发展方向。要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基层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从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五)创建公共服务沟通渠道,健全基层群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

我国实行的是公共服务决策机制,这种机制是“自上而下”的,导致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与基层群众的需求严重脱节,这就需要创建有效的公共服务沟通渠道。这就要从以下方面提高:第一,做到政务公开,确保基层群众以通畅及时有效的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以提高群众认同感和信任感;第二,调动基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基层群众与政府间的互动,利用媒体等方式拓展群众参与的方式,从而进一步保障基层群众的有效参与,建立健全基层群众对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机制,把基层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更快、更准确地反映给政府,以基层群众的需求设计公共服务,实现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积极互动和有效沟通。(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聂爱云,何小钢.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能力建设,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4):33-36

[2] 陈海威,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07

[3] 汪永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能力现代化[M],人民出版社, 2006

[4] 孙学玉,企业型政府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 吴业苗,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应对方案公共服务城镇化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