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现象的再界定

2016-05-09 13:53朱晓彤刘晓凯
青年文学家 2015年5期
关键词:别字诗经

朱晓彤++刘晓凯

摘  要:本文以《诗经》中出现的通假字为证据,对通假字概念的界定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通假字并不是古人撰写的“别字”,通假字的本字与借字之间可以存在意义间的联系。

关键词:《诗经》;通假字;别字;意义相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5--01

一、通假字并非别字,而是古人有意为之

王力先生在《龙虫并雕斋文集·关于古音通假》中写道:“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必须先弄清楚古音通假的性质。朱骏声说:‘假借滥于秦火,传写杂而失其,所谓假借或古音通假,说穿了就是古人写别字。”此说影响颇深。但是通过对通假字形成的原因和达到的效果的分析,笔者认为通假字并不是古人仓促间写下的别字,而是古人有意而为之。以下是列举通假字形成的原因和达到的效果,进而说明通假字并不是别字,而是古人有意而为之。

(一)简化

清人毕沅说:“每念经典之文多通假借之道,非必古人字少,以一字而兼数义之用,皆缘隶写转讹,避繁文而趋便宜所成。” 由于古代书写工具的限制,往往使得传抄经文者选择笔画简单的字形来代替笔画繁复的字形。

如:《诗·邶风·柏舟》:“之死矢靡它。”“矢”通“誓”。

《诗·小雅·节南山》:“節彼南山,维石岩岩。”“節”通“巀”。《诗·小雅·鸿雁序》:“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矜”通“鳏”。

有些是对形声字形旁的省略,借用声符,以达到减少笔画的作用。

如:《诗·小雅·大田》:“既方既皂,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方”通“房”。

《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胡得焉?”“为”通作“伪”。

《诗·大雅·绵》:“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土”通“杜”。

(二)方言通假

“《诗·周南·汝坟》:‘妨鱼赦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迩。毛诗‘王室如燬 ,虽则如燬。韩诗‘王室如火尾,虽则如火尾。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楚人名日燥,齐人日燬,吴人日火尾。毛诗‘惄如调饥(《诗·周南·汝坟》)”,韩诗作‘愵如调饥。《说文):‘愵,读与惄同。段玉裁日:‘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或日惄。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方言的不同,确实是通假字产生的一个原因。”

(三)避免用字重复

在韵文中巧妙利用通假字做韵脚,避免了用字重复。

如:《诗·大雅·抑》“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绳”通“承”。若“绳”用“承”,则用字重复。故用“绳”代“承”;《诗·大雅·行苇》:“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序宾以贤。”“钧”通“均”,使诗句用字不重复。

在翻检通假字时,我们往往发现,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往往受到时代的约束。某字通某字,借字往往不是随意选取的。在特定时期,各本字与借字相互佐证,呈现出借用字稳定的面貌。从这一点看,也反映出,古人在利用通假时,并不是随意选取“别字”,出于袭古、对前贤推崇等等许多原因,而形成有意为之的结果。如:“归”通“馈”

《诗·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左传·隐公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喧来归惠公、仲子之賵”;

《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正是由于通假字在形成时受假借等造字法的影响,有的出于就简,有的出于协韵,有的受方言影响,并在特定的时间约束下,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稳定的通用现象,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所以笔者认为,通假字并不是写的别字,而是古人有意为之的用字现象。

二、通假条件中本字与借字古音相同或相近,并不是排除了通假中意义相关的可能性,而只是不考虑意义相关的可能性

王力先生“通假字不是同源字,因为它们不是同义词,或意义相近的词”。许嘉璐“通假字不是同源字。通假的本字与借字只是读音相同,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赵克勤“如果认为是通假字,意义就不能有联系;如果意义有联系,那就不能是通假字,只能是同源字。”洪诚:“古代汉语中的某一个词,起初没有替它造出本字,或虽造有本字却不常使用;却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意义无关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这个字对于所标记的词来说,叫做文字的假借。”综合这几家的观点,他们大致认为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在意义上是没有联系的。但是是不是这样的呢?翻检在《诗经》中出现的通假字,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同情况。

如:“绳”通“承”。《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诗·大雅·抑》“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绳,《说文》“绳,索也。”引申出继承意。因此“绳”与“承”意义上有联系。通过通假,也达到了避免用字的重复的目的。同时也证明了通假现象并不是古人写别字。

“取”通“娶”。《诗·齐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说文》:“取,捕取也”捕取即一种获得,而娶妻之“娶”也是一种获得,因此二字意义上有联系。以“取”代“娶”出于省简笔画。

以上例子说明,在通假字中,存在着一部分本字和借字在意义上相关的用例。当然并不是古音通假现象的主流,大部分还是意义间不相关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种音相通、意义相近的情况存在的可能性。这种意义相关的通假,极可能是古人为了协韵,同时避免用字的重复,而产生的。

参考文献:

[1]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关于古音通假》[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

[3]王素梅.浅谈通假字产生的原因[J].平原大学学报(季刊),1998(3).

猜你喜欢
别字诗经
《碑别字新编》(修订本)正误一则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纠错小医生
《兰亭集序》中的“错别字”
《兰亭集序》里别字多
那些年,我们读错的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