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湖羊场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

2016-05-10 11:31王改玲赵泽慧何晓丽许立华
动物医学进展 2016年4期
关键词:药敏试验湖羊防治

李 强,王改玲,赵泽慧,何晓丽,许立华*

(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2.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河南驻马店 463000)



河南某湖羊场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

李强1,王改玲2,赵泽慧1,何晓丽1,许立华1*

(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2.黄淮学院生物工程系,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以某湖羊场发生的乳房炎病例为对象,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及生化试验,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主要致病菌及其耐药特性,为该场湖羊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试验共分离得到30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8株,占26.7%;大肠埃希菌22株,占73.3%。检测结果显示,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是导致该场湖羊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病菌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和多西环素高度敏感,而对阿莫西林、大观霉素和培氟沙星等有耐药性。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该羊场湖羊乳房炎的相应治疗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湖羊;乳房炎;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防治

湖羊是太湖平原重要的家畜之一,是我国一级保护地方畜禽品种。近几年来,随着湖羊饲养方式由放牧向舍饲和半舍饲的过渡,湖羊的运动逐渐减少,加之羊场饲养管理不当,导致湖羊乳房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乳房炎多发于泌乳期,临床上有急性、慢性、隐性之分,急性病例以乳房的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特点。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将直接影响泌乳量、乳品质量及羔羊健康,甚至部分母羊产后无乳,影响羔羊的发育[1-4]。自2013年秋季以来,河南某湖羊养殖场在繁殖秋羔时节,部分母羊发生乳房炎,影响正常育羔。2013年11月初,该场的1 200只湖羊中,有60只泌乳羊发生乳房炎,产后3 d母羊精神沉郁,行走时后肢外跨,避开乳房,拒绝哺乳,触摸反应敏感并伴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等症状。畜主及时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肌肉注射3 d,病情不见好转。及时采集病料,在黄淮学院动物微生物实验室通过细菌分离及鉴定,药敏试验确定针对致病菌株的特异敏感药物,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和预防治疗措施。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主要试剂伊红美蓝培养基、绵羊血平板培养基、营养肉汤,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药敏纸片,中瑞合资上海诺华动物保健有限公司产品;其他无机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

1.1.2主要仪器设备冰箱(BCD-252KU),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恒温恒湿箱(HWS-250),宁波江南仪器制造厂;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LDZM-40KCS),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无菌接种箱(WJ-J2X),济南杰康净化设备厂;双目生物显微镜(Nikon 80i),日本尼康公司;恒温恒湿箱(HWS-250),宁波江南仪器制造厂。

1.2方法

1.2.1乳样采集采集乳样30份,来自河南某湖羊场临床型乳房炎。先对患病乳区进行温水清洗,后用750 mL/L酒精进行消毒。配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弃掉前3把乳样,置于30 mL无菌离心管中,用阿拉伯数字1~30编号,放入冰箱冷藏待检。

1.2.2细菌分离与纯培养从冰箱冷藏室取出待检乳样,置于无菌接种箱内,摇匀后分别移取200 μL于伊红美蓝平板、绵羊血平板等培养基,迅速用无菌玻璃涂布棒在琼脂表面均匀涂布。置于37℃培养箱培养18 h~24 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及形态特征。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根据培养特性和染色特性,挑取菌落置于营养肉汤中进行纯培养。将纯培养物备用于生化试验和药敏实验[5-6]。

1.2.3生化试验将纯培养物分别接种于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中,按照常规方法操作[7],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经过18 h~24 h后观察结果。通过判定生化反应的结果,对分离所得菌株进一步分类鉴定。

1.2.4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药物的抑菌试验,即用灭菌的一次性移液器头吸取待测菌液约200 μL,分别滴在琼脂培养基上,用灭菌的玻璃涂布棒将菌液涂布均匀,然后用无菌镊子夹取药敏纸片按一定距离均匀贴于其上。置37℃培养24 h,用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最后取平均值记录结果,判定抑菌效果[8]。供试药物为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大观霉素、培氟沙星、磺胺嘧啶钠和硫酸庆大霉素。

2结果

2.1细菌分离结果

将采集的样品分别接种不同培养基,经培养后得到2种菌落,菌落Ⅰ有22株,在伊红美蓝平板上形成黑色,中等大小,边缘较为光滑并泛有金属光泽的菌落,革兰染色阴性。显微镜观察呈杆状,两端略微钝圆,疑似大肠埃希菌;菌落Ⅱ 有8株,在绵羊血平板上菌落较大,不透明,能形成溶血环,革兰染色呈阳性。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呈葡萄状排列,疑似葡萄球菌。

2.2生化鉴定结果

结果见表1。

依据细菌的培养特征和显微镜观察,以及这两种菌落的生化鉴定结果,根据《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9]确定:菌株Ⅰ为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73.3%;菌株Ⅱ为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6.7%。

表1 生化试验结果

注:“+”表示90%~100%菌株为阳性;“-”表示90%~100%菌株为阴性;“○+”表示产气。

Note:"+" means 90%~100% positive isolates; "-" means 90%~100% negative isolates; "○+" means aerogenesis.

2.3药敏试验结果

选取临床常用药物,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的为高敏,记为“++”;16 mm~20 mm的为中敏,记为“+”;小于16 mm的为耐药,记为“-”(表2)。

由表2可知,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对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多西环素高度敏感;个别菌株对阿莫西林、大观霉素和培氟沙星等产生耐药性。以上结果表明,当前对该场湖羊乳房炎首选的治疗药物为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多西环素;另一方面,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数量愈来愈多。因此对乳房炎的治疗,须选用具有针对性的高度敏感药物,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表2 药敏试验结果

2.4防治

2.4.1治疗方案以往治疗方案:发病当天畜主立刻采取以往的治疗方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肌肉注射,1日1次,连用3 d,期间未采取其他治疗措施,但病情持续恶化未见好转。试验治疗方案:根据实验室药敏试验检测可知,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和多西环素为高度敏感药物。对该场60头患病湖羊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乳房,然后用30%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配伍,进行乳房灌注,每1 kg体重20 mg~30 mg,1日1次,连用3 d~5 d,为1个疗程。该疗程后用头孢噻呋钠进行肌肉注射,1日1次,连用3 d~5 d,为第2个疗程。

2.4.2疗效对比显效:用药后乳房炎症消失,乳房内无炎性分泌物和脓液排出,乳房功能恢复正常。

有效:用药后乳房炎症明显缓解,乳房分泌物基本接近正常。

无效:用药后乳房炎症未见减轻,乳房分泌物未见好转,甚至恶化,综合判定和用药前没有变化。

治疗结果见表3。

表3 试验疗效与以往疗效对比

由表3显示可知,经过试验方案治疗,全程患病湖羊康复58头,治愈率远高于以往方案。说明当采用特定的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时,效果十分显著,达到预期效果,为羊场挽回了损失。

2.5预防方案

2.5.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羊舍干净、卫生,针对产房、哺乳舍,需要每日进行全方位消毒。勤除积粪,勤换干土、垫料,防止羊卧在泥污和粪尿上通过乳导管感染乳区,造成乳房炎。

2.5.2加强饲养管理在产羔前1周内,应适当减少精料和多汁饲料的投喂,加大优质干草的饲喂量,避免乳房因压力增大,引发炎症,造成肿胀。特别在分娩期间,由于乳汁大量分泌并长时间聚集,造成输乳管淤滞结块形成栓塞。因此,若畜主通过乳房抚摸到有感结块,要及时对该部位进行热敷,并对乳房局部按摩,疏通乳导管,挤出阻塞淤汁,消除结块。在哺乳期间,乳头导管开放,而产后不断有恶露排除,极易造成乳房感染。可用常温肥皂水擦拭,尽量保持乳区的干净清洁,定期更换干土、垫料,注意清扫。断奶期间乳基部组织松弛,可佩戴乳罩做好护理,以防机械性损伤[10-12]。

2.5.3淘汰与隔离淘汰慢性和未能治愈乳房炎病羊,防止感染健康母羊。隔离病羊,患病羊要与健康羊分开饲养以免传染,并且挤奶器具等应单独使用,注意消毒。病羊奶应毁弃。

3讨论

从湖羊乳房炎细菌分离鉴定的结果看,引起此次湖羊乳房炎病例的细菌是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是环境常在菌,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在健康羊的乳房表面分布。大肠埃希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正常情况下不引发疾病,当饲养管理不良,气候条件突变或其他疾病等协同作用时,会引起发病[13-14]。

由于引起湖羊乳房炎的病原菌种类在不同的羊场基本相同,但数量相差比较大,说明该病的发生与当地羊场环境卫生、饲养管理条件以及季节性变化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前有必要作病原菌的测定,明确其致病菌,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与此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可以很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

在进行乳房炎治疗时,药物选择极为关键。在本次试验中,筛选的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时,效果明显比不敏感的药物青霉素和链霉素效果好。由于青霉素和链霉素使用较为频繁,反复多次使用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影响应有的疗效。这也提示我们在进行治疗时,应该科学合理用药,即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先进行敏感药物的筛选,在选择合适的药物后,还要注意轮换用药,减少同一种药物使用的频率,从而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率。在实际生产中,应坚持科学的饲养管理,建立健全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及时清扫,保持圈内卫生,加强日常的消毒措施,积极做好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甘肃农业大学.兽医产科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353-367.

[2]赵战峰,宋军科,于三科.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4):113-115.

[3]仇学颜.肉羊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J].兽医导刊,2012(3):38-39.

[4]韩炎森.奶山羊乳房炎病原菌调查及其细胞因子的变化检测[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5]胡桂学.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47-60.

[6]唐丽杰.微生物学实验[M].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33-142.

[7]杨沙沙,王喜仁,韩杰,等.美国CLSI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操作标准(2010年版)部分变更内容[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4):303-304.

[8]李守杰,王桂英.富平奶山羊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8):148-150.

[9]布坎南RE,吉本斯NE.伯杰细菌鉴定手册[M].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382-675.

[10]王传华,孟繁荣.羊乳房炎的治疗与预防[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5):63.

[11]白玉光,王永军.青海高原全舍饲母羊乳房炎治疗和预防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2):91-92.

[12]冯平,孟建斌,高晓阳,等.神木县舍饲绒山羊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13,34(6):190-192.

[13]沈永聪,金云行,沈祥广,等.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调查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中国兽医杂志,2012,48(5):48-49.

[14]王俊辉,董淑珍,付志新,等.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11):119-122.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Causing Hu Sheep Mastitis

LI Qiang1,WANG Gai-ling2,ZHAO Ze-hui1,HE Xiao-li1,XU Li-hua1

(1.CollegeofAgriculture,NingxiaUniversity,Yinchuan,Ningxia,750021,China;2.CollegeofBiologicalEngineering,HuanghuaiUniversity,Zhumadian,Henan,463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mastitis incidence in a Hu sheep farm,identify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and determine drug resistance,finally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u sheep mastitis.The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milk samples and identified and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was conduct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in 30 strains of isolated bacteria were the main pathogens in Hu sheep mastitis,including 8 strains of Staphylococcus for 26.7% and 22 strains of Escherichia coli for 73.3%.Drug sensitivity test showed that two kinds of pathogens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florfenicol and doxycycline,but resistant to amoxicillin,spectinomycin and pefloxacin.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measures were made for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mastitis in this Hu sheep farm.

Key words:Hu sheep;mastitis;bacteri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drug sensitivity test;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文章编号:1007-5038(2016)04-0127-04

中图分类号:S858.26;S857.26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李强(1991-),男,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兽医微生物研究。*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宁夏奶牛育种专项(2013NYYZ0501)

收稿日期:2015-09-30

猜你喜欢
药敏试验湖羊防治
榆林湖羊养殖技术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湖羊的养殖探究——以金昌湖羊养殖为例
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2015年度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细菌学检测及药敏的探究
1000例真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分析
湖羊生态养殖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