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治课堂焕发生命的熠彩

2016-05-10 08:59周林
新课程·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

周林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返璞归真于生命本身的教育应该是智慧的,促使和引领生命的自主成长应当是教育的真谛所在,教育的责任应当是营造一个生命自由舒展的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民主平等;思维活力;教学情境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师道尊严”这一古训,让师生之间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教师居高临下、片面强调自己权威性”的思想,压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性思维,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所以要让课堂成为焕发生命活力的主阵地。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生命课堂的前提

受几千年“师道尊严”封建思想的影响,拷问式的课堂和独白式的课堂依然存在,在我们的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把教材内容当作权威,比较喜欢把教学内容演化为提问拷问学生,让他们亦步亦趋地回答,课堂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应付与无奈。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这种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构建,它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教师应从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讲台走近学生,从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身份转化成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真正放下架子,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都能由“动”而达“活”,缓解紧张、释放潜能;教学语言要出自尊重与真诚;教学评价要营造尊重、鼓励的氛围,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评价他人与自己。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学生才会产生对话意识,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展现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所以,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构建生命课堂的前提与条件。

二、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构建生命课堂的动力

很多时候教师上课就是在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学设想作出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其中最活跃的是少数好学生。于是,我们见到这样的景象:“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这样的课堂没有活力和生机。那怎样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活力,打开他们的思维呢?

思辨性是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的学科特征,也是思想政治课着力培养学生要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设置具有思辨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张扬学生个性,回归教学本真。如教师在分析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时设置了“观点争鸣:不下水,怎么会游泳;不会游泳,怎能下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否矛盾”让学生去辩论,教师在讲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且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时,设置了“文化环境最重要,文化选择最重要”观点大碰撞,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对知识的把握更透彻、更清晰,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对教材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更深层次的认识把握,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创设具体可感的教学情境——构建生命课堂的载体

一般来说,有生命力的课堂是以唤醒学生的动机为前提的,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整个精神世界,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欲望,它带给学生的是知识、能力,是心灵的自由飞翔,是喜出望外的收获。然而合适的教学情境则是课堂教学中使学习主体产生积极情感反应的学习环境。所以要充分展现课堂的生命力,教师要以社会热点、焦点、亮点、学生生活为载体,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一种高昂情绪的推动下思考、感受、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促使学生主动理解学习内容,深入体会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如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课中,有一位老师以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为背景,创设了一系列递进式问题,通过当初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师生探究分析事事有矛盾、事事矛盾不同;通过今天我国为什么要废除“独生子女政策”,分析事事有矛盾、事事矛盾不同;通过“独生子女政策”是功还是过,分析矛盾都有双方但矛盾双方不同,以比较的形式对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表现,并在探究中让学生自觉坚持和贯彻方法论要求。通过“有国家认为,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严重侵犯人权,你赞成吗,为什么?”让学生在开放式的辩论中,体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通过美食与溧阳特色菜的关系,总结概括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这种注重对时代气息浓厚的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剖析,注重问题的创设和引领,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其在探究思辨中感悟和运用哲理,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培养,这充分展现了课堂的生命活力。

总之,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师生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以促进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同时也使教师的劳动闪现出创造的价值和人性的魅力。

参考文献:

谭忠林.让思想政治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当代教育科学,2013(5).

编辑 乔建梅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小学低年级词汇教学
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巧设教学情境 增效英语课堂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