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人群的中医特色管理模式与实践

2016-05-10 22:38白亚亚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失眠中医管理模式

白亚亚

【摘要】现在对失眠人群的管理主要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本文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失眠人群的管理,提出以下四种健康管理方法:寻找失眠病因、调整目标值和睡眠期望值、纠正睡眠的认识误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配合,充分运用中医古老的“治未病思想”进行失眠人群的管理。

【关键词】失眠;中医;管理模式;实践

失眠是本人对自己睡眠的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到白天功能的一种主观感受。失眠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入睡困难和续睡困难。即从躺在床上准备睡觉到睡着的时间或夜间醒后再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甚至彻夜未眠。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以上并持续6个月(至少1个月)以上;睡眠不好造成明显的痛苦或影响到日间功能;并且不存在未解决的重大生活事件和心理冲突。[1]

1. 失眠的发病和防治现状

失眠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国在防治措施上各有其特点。在美国,有5000多家睡眠指导中心对失眠患者提供医疗帮助。在印度,修练瑜珈被认为是治疗失眠的好方法。我国目前的认知心理疗法与药物疗法往往能帮助病人取得部分疗效[4],但由于睡眠与觉醒的机制未明确,患者对镇静催眠药物其肝肾毒性与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的恐惧,而使患者常求诊于中医。运用中医中药防治失眠是中国一大特色。中医药在该领域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5] [6]

中医把失眠称为“不寐”、“不得卧”和“不得眠”等,其机制主要与阴阳学说、心神学说、脑髓学说、营卫学说有关。中医认为,睡眠与觉醒的寤寐变化符合天人相应和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篇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又称藏神。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分而属于五脏六腑,合而统领于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脑为元神之府”,为人神之所居,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活动;现在临床医家认为,肝脏疏泄功能失调是导致现代失眠人群的首要原因,因为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情志致病导致肝疏泄功能条失调,肝就不能藏魂,而表现为失眠和抑郁等。

3. 失眠的健康管理模式

现在对失眠人群的管理主要有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多数人不知道药物治疗以外的治疗方法。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对失眠采取的对策有:服安眠药33.4%,少喝茶、咖啡32.9%,主动就诊22.3%,喝中药14.5%,喝酒13.1%。总体治疗满意度为45.9%,许多存在认识误区和采用防治方法欠妥当。因此在临床上对失眠人群的管理,现提出四种管理方法:

3.1 寻找失眠病因(诱因)

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疾病、心情及性格、环境和药物这几方面。某些疾病引发的咳嗽、疼痛、心悸、夜尿频等症状,自然会影响睡眠;而来自家庭、感情、工作各方面大的变故扰乱了心情,产生焦虑紧张、烦躁不安、惊恐、抑郁等不良情绪肯定睡不好觉。环境的改变,如噪音、强光、过热、过冷、空气污浊、蚊虫叮咬等,以及睡前看兴奋性强的影视节目、书刊,喝浓茶咖啡也是常见的影响睡眠的原因。另外,一些慢性病,需要服用各种药物,有的药物也会影响睡眠,例如咖啡因、去甲麻黄素、利他林、氨茶碱、阿托品、雷米封、激素等。找到了影响睡眠的原因之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消除,才可安然入睡。

3.2 调整目标值和睡眠期望值

3.2.1调整人生目标值

临床观察发现,失眠人群中绝大多数是做事认真,追求完美,所以把自己的目标值(包括工作、名誉、地位、经济、感情、家庭等)定得过高,超过了自身所能达到的水平。下调一点,甩掉一些不甚要紧的包袱就轻松多了。

3.2.2调整对睡眠的过高期望值

失眠者羡慕别人睡得香甜,而对自己的睡眠十分不满。实际上每个人的睡眠时间、质量是有差别的。只要相对过得去就行,苛求自己往往适得其反。期望值调低一点就容易实现了。通过分析疏导使患者重新认识和正确对待自己的睡眠目标。

3.3纠正睡眠的认识误区

临床中发现,有不少失眠患者对于睡眠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第一,对睡眠时间要求过高:有人认为每个人都必须要睡足8小时的睡眠时间才算是一个正常的睡眠。睡眠不足8个小时就认为自己失眠了。实际上并不是以睡眠时间多少作为衡量睡眠状况的评判标准。第二,对睡眠质量要求过高:诉说:“我已经好几个月都没合一眼” 。其实不然,许多失眠患者常在白天或躺在床上时都有打盹浅睡,只是对其不满意而已(如果做一个24小时多导睡眠图检查就能证明)。有人认为多梦就是没睡好,会影响精神体力及身体健康。其实梦本身是睡眠中的一个过程。人常说“夜长梦多”,睡眠时间越长梦就越多。 第三,将失眠的不良后果扩大化:认为失眠会引发心脏病或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把白天的焦虑、易怒、忧郁等都归咎于失眠的影响,结果对睡眠产生恐惧,一到晚上或一上床就紧张更加重失眠,形成恶性循环。

4 讨论

失眠人群的健康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好这项艰巨的工程,值得临床医家们去研究,探讨出一条适合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并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对于如何去探索失眠人群健康管理模式,个人提出应该善于探寻失眠发病、预防和治疗的规律,应该大胆的突破固有的思维,把人放在一个生物―心理―社会这个整体模式中去综合考虑,也就是我们中医所提倡的整体观念,充分运用中医古老的“治未病思想”进行失眠人群的管理,特别是利用祖国的食疗和针灸进行预防和治疗失眠是未来失眠人群健康管理模式中的亮点。

【参考文献】

[1]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 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

[4]赵忠新, 张红菊, 黄流清. 失眠的治疗药物及其使用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7, 26(11): 851-856.

[5]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第1版.

[6]刘艳娇,高荣林主编. 中医睡眠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第1版.

[7]林虹,李翔.施今墨先生治疗失眠经验浅析[J].天津中医,

2000,17(5).

[8]姚憬.裘昌林治疗不寐证临床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1,15(3):15-16.

猜你喜欢
失眠中医管理模式
帅焘运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150例临床观察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浅析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原因及家庭护理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