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浪费 德国用网络救剩食

2016-05-11 21:20林亭仪
海外星云 2016年9期
关键词:社群垃圾桶冰箱

林亭仪

和许多富裕国家一样,德国也面临严峻的剩食问题。根据报道,德国每天烘焙出炉的面包是需求量的125%, 部分面包店有高达两成面包被丢到垃圾桶。

欧盟国家一年丢9000万吨食物

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浪费食物也是常见的现象

至于主食马铃薯,大型的德国连锁超市只收购直径介于3.5至4.5公分的马铃薯,许多农夫没有选择,只能把卖不掉的马铃薯处理掉——或许供应给餐厅、或许当作饲料,但很多情况是被丢到垃圾桶内,有些因为外观不佳就被淘汰。

然而世界上仍有许多国家因饥荒问题备受困扰,且农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1/3,抛弃型社会的型态引发许多反思。

德国联邦政府宣布,2020 年前要将剩食减半,不过目前尚缺少一套具体做法。政府推出“丢掉太可惜”的活动,从消费者着眼设法改善剩食问题。但仍没有针对食品业及商家的具体措施。

德国纪录片导演杜恩分别在2011年及2015年推出两部影片:《尝尝剩食》及《百亿人——众人如何能饱足?》,探讨食品过剩的问题。

《尝尝剩食》检视剩食的严峻问题,消费者想吃什么无从预测,超过半数的食物都被丢到垃圾桶,且大多都还没经过消费者手上就被处理掉。根据影片统计,欧盟每年丢弃9000万吨食物,只要300万吨的面包便足以供应整个西班牙;而欧洲家庭每年丢弃价值1000亿欧元的粮食, 相当于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的年度营业额。

剩食救星!公民设在线食物分享平台

丹麦玛丽王妃到访全球第一家剩食超市

2050年,地球人口将达百亿人,要如何喂饱这么多人是《百亿人—— 众人如何能饱足?》所要探讨的议题,导演杜恩游走各国,试图找寻答案。他的结论是:现今的食品产业非常错综复杂,很依赖十分脆弱的全球市场,且全世界各地的小农受食品产业压迫,建议消费者购买当地出产的产品。而电影《产地的滋味》同名在线平台也随着电影上线,倡导购买当地农产品的重要性,并告知消费者何处可以购买到可靠、便宜的产品。

处理剩食从消费者做起,从Foodsharing.de在线食物分享平台及其社群网站上,可以发现德国民众对剩食问题的重视。网络社群媒体在避免食物浪费上扮演重要角色,民众善用社群网络,在各大城市有近百个脸谱社团或专页分享食物,且有许多“食物救星”,十分活跃。不管是多出来的,还是已经烹煮过后的食物都有人分享及索取。需要多少拿多少,这样不浪费的美德蔚为风尚。

美国一个分享剩菜的手机APP

首都柏林街头自助冰箱有效避免食品浪费,甚至连西班牙和印度也都效仿设立。但柏林当局认为自助冰箱应归类为食品事业,必须遵守严苛的欧盟规范,厘清食品的来源以保障民众健康,这无疑是让自助冰箱的分享模式划下句点,许多自助冰箱都被上了锁。为了避免食物继续被浪费掉,食物分享平台正广邀民众集体请愿,已经有超过两万人响应。

剩食问题必须通过民间和业界共同努力,连锁超市的营利和食品浪费间的冲突一直是个难解的问题,不过随着环保意识抬头,全球第一家剩食超市已在丹麦开幕,可望避免许多食物被浪费。

(摘自台湾《全球中央》)(编辑/唐馨)

猜你喜欢
社群垃圾桶冰箱
垃圾桶等
飞进垃圾桶
冰箱是谁发明的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营销的最短路径
社群短命七宗罪
垃圾桶的华丽“变身”
肩上冰箱
冰箱里的细菌会被冻死吗
冰箱除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