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分析

2016-05-11 18:45李嵘嵘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人才培养

李嵘嵘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田径课程教学内容在不断缩减,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对提升学生将来作为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能力重视不够。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田径 教学内容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码:A

田径运动被称为体育运动之母,通过走、跑、跳、投各种技能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学习的田径基本技术与技能,是为将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本功的重要途径,因而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是需要精心设计认真落实的。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纳整理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山西大同大学对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作用及意义诠释

田径运动是各项运动的基础,经常科学地参加田径运动,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从田径运动项目来说,具有健身花样多、应用层次多、锻炼价值高的一些特点。从田径运动锻炼效果上来说,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能力。

2.2山西大同大学田径普修课程理论教学内容情况分析

表1显示,历年来田径理论课程都开设田径运动定义和分类、田径运动的价值与特点、田径运动的发展、田径运动技术基础理论和田径运动健身理论与方法;表明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理论教学内容选取了实用性、健身性、裁判类的课程。但是理论课缺乏趣味性部分,同时还缩减了很多有用的理论课程,不利于学习掌握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2.3山西大同大学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时数的演变分析

表2显示,2005-2006年总学时为150,2013-2014年总学时减少至124学时,因此,更需要体育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创新能力,巩固和发展所学知识。通过合理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关系,真正做到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4山西大同大学田径普修课程考核与评价的分析

在田径普修课程的考核中,历年来把理论知识考核所占比例定为30%左右,技术达标及技术评定占70%,平时成绩逐渐成为考核内容。通过适宜的考核与评价手段,发现教与学中的问题进行不断改进,对学生做出符合田径运动客观规律的评价,才能够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

3结论与建议

(1)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的制订是根据《山西大同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定》制订的,立足田径教学全面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2)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强调项目技术的知识性,造成教学目标与教材内容的匹配存在重技术、轻健身不能适应未来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需要。

(3)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的总学时在不断的减少,需要教师更加注意精讲多练。

(4)山西大同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内容不够全面,对田径教学技能、田径拓展练习技能与健身素养方面存在考核缺失,且评价主体为教师,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评价方法的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考核。

参考文献

[1] 刘洪俊,张厚喜,张秋英.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的研究——以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4,4(09).

[2] 姚国强,李凯.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2014,5(26).

[3] 仝红发,赵玉婷.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编制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2014(2).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人才培养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