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社区:一个开拓性的改革创举

2016-05-12 02:41叶水涛
江苏教育 2016年5期

【摘要】构建“读写社区”无疑是教学改革具有开拓性的创举,它引领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言、应用语言。同时,它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教学,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资源得以整合。“读写社区”的建构也使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融合的教育理念有了生长的土壤和操作的平台。

【关键词】读写社区;开拓性;改革创举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15-02

【作者简介】叶水涛,江苏省教育学会(南京,210024)副会长,《语文世界·教师之窗》主编。

构建“读写社区”无疑是学校课程改革具有开拓性的创举,它引领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言、应用语言,使生活成为学生阅读与写作的源泉。同时,它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语文教学,扩展语文阅读,从而涵盖全科阅读,使各学科知识得以融合并形成学生的综合学习,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读写社区”围绕阅读与写作,以学校的师生共读,带动家庭的亲子阅读,推动社会化的全民阅读,让学校成为引领与促进当地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中坚力量。“读写社区”的建构,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资源得以整合,学生成为自觉学习的主人,学校成为社区文化的中心。“读写社区”的建构也使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融合的教育理念有了生长的土壤和操作的平台。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立德树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是个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杜威说:“所谓社会,就是使经验、观念、情绪、价值得以互相传授,而致彼此共同结合的进程。”社会的内涵有两层意义:第一,个体是独立的,每个个体都拥有自身的经验和价值,彼此间可以互相交流,社会是处于自由交往中的个体之结合;第二,社会又表现为一个进程,个体之间的结合处于一种持续的过程之中,是一种创造个人的、开放的、演变的共同经验历程,是一个具有主体间性的结合体。社区是社会的缩影。“读写社区”不仅是知识习得的训练,更是生命的对话、心灵的碰撞与人文精神的涵育,它聚焦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和社会化的进程。

教育必须回归生活,回归儿童个性化的社会生活。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就是教育。“读写社区”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着意营造适合于学生思维与语言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塑造。学生的个性不单指独特性、能动性,还包括责任感,它只能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养成。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长。“读写社区”的建构,一方面使学生的个性和语言在交往中生长与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学生在社区开展的各种活动,也影响社会风尚,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读写社区”的建设,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社会生活的主人和创造发展的主体。

阅读与写作的核心是语言。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用语言构成的不同于自然实在或对象世界的感知世界,是马克思所说的“人化自然”。现代认知语言学强调主体对对象世界的感知、观察和体验,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也认为:在既定的环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所决定。母语的习得,以及以语言为工具的各科知识学习都离不开生生不息、繁茂芜杂的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读写社区”是优化了的教育情境,它引导儿童在社会生活中自主合作地、探究性地学习,事半而功倍。

教育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发展,更关注知识建构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包含在期间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人类知识的建构不仅是逻辑与理性的,还是隐喻的、创新和随机生成的。知识的范围不仅是显性知识,还包括缄默知识;在知识的创造和确证过程中,不仅涉及逻辑也关联形而上的世界观。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表现为言语运用的专业化水平,也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理性的思考。学习的目的和价值不仅是抽象地求真,更在于能否增进儿童现实的幸福。“读写社区”是一个隐喻,它启示人们: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的知识,知识具有人的属性,知识的获得、评价和标准,知识的目的和价值最终服务于人的幸福和自由。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文本的阅读,读书伴随儿童精神生命的成长。以社区活动为背景的阅读与写作,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各科阅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训练,大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水平。“读写社区”让学生走出课堂狭小的天地,主动参与社会,致力于学习性社区的建设,在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也激活了学生语言与思维发展的源泉。“读写社区”让儿童放飞生命的活力,并由衷地产生成就感与幸福感。

“读写社区”的建构不是思辨性的理念,而是身体力行的教育实践。它有完整的框架体系,也有实施操作的策略和细则;它围绕阅读与写作,设计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它使零碎、分散的教育资源得以整合与优化,构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体系。“读写社区”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方面的,但如何做到更科学、更温馨、更有效,以儿童为主体的读写活动如何更为生动活泼并寓教于乐,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之途、读写社区的建设之途,坎坷而遥远。“读写社区”的建构,希望在前,且行且思,执着地朝着明亮的那方,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