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绘本阅读课程“巫婆讲故事”的实践研究

2016-05-12 02:41巫新秋
江苏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习生长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绘本阅读是语文阅读课程。它的实施让学习真发生:学生成为主体,互动成为常态,学习无处不在,家长参与进来,评价及时展开。互联网+绘本阅读课程让学生向上生长,因为它让学习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

【关键词】互联网+;绘本阅读课程;学习;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28-03

【作者简介】巫新秋,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南京,210046),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Cctalk是上海沪江旗下的直播教学工具,通过多屏终端,为师生提供实时互动的教学体验。它支持在线聊天,并有学习中心模块的直播课堂、在线学习等多种功能。自2015年9月起,每周五晚上7点至8点15分,在沪江cctalk306705教室,我工作室的2名教师都要分别上一节绘本阅读课。听课对象开始主要是我们学校一二年级的同学,后来扩大到我们区及全国……首次开课,听课人数就达一千一百多人,以后每次在线听课人数都有这样的规模。

2015年10月22日上午,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请我们给四川宜宾邱场学校白云校区的10个孩子直播一节绘本阅读课。我工作室的律丹丹老师马上就在办公室给千里之外的四川宜宾的学生讲述了《小魔怪要上学》的故事。短短几个月,我们就和江苏海门、山东青岛、四川宜宾、河南郑州、浙江杭州、云南等地的老师和同学组成了绘本阅读的庞大社群,我们一起在cctalk课堂、沪江社团等平台分享经典的绘本、交流阅读的感受。目前,我们已经正式将学校的这门课程命名为“巫婆讲故事”。

一、互联网+绘本阅读是语文阅读课程

开始,我们更多的是为互联网的技术而感到新奇,但上了一两次课以后,我们开始重新认真思考讲述绘本故事的意义与价值。我们认为,这些故事在儿童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的是文学的种子,因为故事是文学的素材、情节、想象、语言,也是情感和教化。因此,讲述绘本故事是文学活动,也就属于语文教育的范畴。

从课程的层面思考互联网+绘本阅读,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我们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儿童享受到成人和文学的陪伴。于是,我们注重绘本内容的精选、注重教学过程的统整。绘本的选择,我们主要依据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朱自强教授的《小学生儿童文学阅读书目(300种)》和儿童阅读推广人、儿童文学博士王林先生的《小学生阅读参考书目》。选择绘本的时候,我们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如:秋天讲述《一片叶子落下来》《风中的树叶》,圣诞节讲述《圣诞老爸》《威廉先生的圣诞树》,春节讲述《年》《团圆》。

有的绘本,如《这不是我的帽子》要运用美术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线条、色彩、图案来学习,就由美术教师来讲述;有的绘本,如《壶中的故事》涉及数学的知识,就由数学教师来讲述;关于科学知识的绘本,如《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春夏秋冬》,就由科学教师来讲述。每一项内容,连续讲两至三周的时间。

每一次课程的实施过程,我们更强调统整。如:讲述《卡夫卡变虫记》,课前20分钟我们打开cctalk教室暖场,播放与绘本主题一致的音乐《爱我你就抱抱我》,然后请一位学生和他的妈妈联袂讲述,故事讲完后播放学生在家和父母一起听故事的照片。这样的教学过程统整了音乐和文学的知识,用亲子共读来讲述关于亲情的故事,发挥了综合育人的功能。

二、互联网+绘本阅读课程让学习真发生

学生只有通过亲自选择、主动学习,学习才能真的发生。当学习真的发生了的时候,学生才能乐在其中。

1.学生成为主体。

儿童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利用远程终端学习的能力特别强。互联网+绘本阅读cctalk课堂、线上社团活动,是学生选择主动学习的两个平台。每周五晚上,孩子主动要求家长打开电脑、平板、手机听课。

当学生知道怎样进入cctalk教室听课以后,就不再局限于在绘本阅读的教室里听课了,而是自主选择云课表,主动到其他教室去听课。我校一位网名叫“笨笨公主”的学生,就主动到山东青岛铜川路小学的cctalk教室里给那里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讲故事。真可谓,学无边界。学生的这种学习已经推倒了学校围墙的限制。

结合猴年春节,我们在社团分期开展了“‘金猴杯新春小学生故事大赛”,要求学生结合所听的故事到社团里去进行续编或创编故事,可以是语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还可以是“画”故事。同时,要去评价至少5个人的作品。这样,就有可能获得“故事大王”的称号。“故事大王”的奖品就是到cctalk教室来亲自讲述故事。学生们参赛的积极性特别高,第一期就评出了5位“故事大王”。

2.互动成为常态。

沪江cctalk课堂的在线互动平台有:上麦、评价对话框、线上社团活动等。上麦,是实时在线互动环节,类似于我们平常的打电话,但它不是私密通话,所有人都能听到通话内容。我们要求上课教师,首先和学生互致问好;其次,鼓励学生勇敢说话;再次,耐心等待学生把话讲完;最后,引导学生把话说得有条理、说得生动。

评价对话框,教师既可以通过让学生刷一波数字来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在对话框内书写自己的心声和感受,发截屏、发图片,觉得教师的故事讲得好,还可以给教师“送小红花”等等。

线上社团是课后沉淀的地方,是学生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上课教师事先就本节课的授课内容,设计好交流话题发到社团帖里,学生围绕教师给出的话题进行讨论,贴出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的收获。这样的交流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语音的。每一个社团交流帖,都会有许多跟帖。对学生的帖子,教师、学生均可以阅读、回复,这是传统课堂不能做到的。这种互动与交流是跨学校的、跨教室的。

自从在沪江cctalk上了绘本阅读课以后,我在校园里的“小粉”可多啦。一年级的学生看到我就直接喊我“巫新秋老师”“巫婆婆”,甚至喊“巫婆”。我乐在其中。课间,我的办公桌前,总要围几个学生,他们或让我带他们在社团录音回帖,或讲述听故事的经历感受,或咨询下周故事的名字,或把家里的好书推荐给我,或把在其他cctalk教室学到的本领展示给我看。我与他们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因为我们一起在学习。

3.学习无处不在。

课程大于课堂,课程不局限于校内课堂。cctalk课堂,营造了家校一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家里、在生活中就能学习到学校开设的优质课程。若错过了在线听课的时间,还可以听回放。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特别喜欢听故事,周五晚上会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

过去,学生打开电脑,家长是反对的,因为电脑带给他们的大多是游戏,所以也称“玩”电脑,但现在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的是学习、是听课;过去,学习是教师在教室里组织进行的,但现在学习是在家里和父母一起进行的;过去,不会的内容只能向教师请教,但现在不会的内容可以在社团里请教同学;过去,课程是学校开设的,但现在“我”可以上网选择“我”要学习的课程。学生在这种改变中学会主动地、有选择性地学习。

一位学生告诉我,寒假她到新疆外婆家去时,仍然用平板电脑实时在线听了“巫婆讲故事”。还有一位学生告诉我,寒假他去天津游玩时,在火车站,他用妈妈的手机听了我们的“巫婆讲故事”。

4.家长参与进来。

互联网+绘本阅读课程的实施培养了亲子共读,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享受到了成人和文学的陪伴。每次听课,需要我们家长帮助学生打开电脑和网络,这就促进了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阅读。在实时在线互动环节,我们都能听到家长的声音,这充分说明家长和学生是共同听课的。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社团帖子都是家长撰写的,也看出家长的积极参与。亲子共读,保证了学生听课的落实。为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还建立了“巫婆讲故事”家长微信群。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学生听课的情况和互动的方法,彼此鼓励、感动,让关注每一个、助推每一个得到有效落实。

5.评价及时展开。

题库。上课时,一道题发布以后,让学生选择,然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这样,教师马上后就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大数据反馈。每次上课结束后,沪江都会把当晚的听课数据及学生名单反馈给我们,这样帮助我们及时掌握每班学生的在线听课情况。

图片反馈。课务老师会把当晚学生在家听课的照片通过家长微信群搜集来,在两堂课结束时播放出来。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在PPT上看到自己的身影。 课程评价。cctalk课堂实时在线学习时,页面的右上方有“课程评价”一栏。学生可以点击此栏的小红点对教师的课进行分项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教师从学生那里得到的都是鼓励、自信、成就感与幸福感,教师也是需要鼓励的。

周一早自习,我都要对上麦发言、社团交流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发奖品并拍照发到家长微信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及时地调动起来。学生及时评价教师,教师及时肯定学生,这样师生就充分地互动起来了。

三、互联网+绘本阅读课程让学生向上生长

cctalk互联网+绘本阅读课程的实施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撑起了一个支点。通过这个支点,我们学校的很多学生周三晚7点主动到云课堂“卿云儿童诵读工作坊”教室去听古诗文诵读课。一年级学生把《师说》《陋室铭》诵读得富有节律,把《诗经·小雅·鹿鸣》吟唱得声情并茂。一二年级的学生周二、周四早晨7点40分至8点主动打开教室里的电脑到“彩虹花和阅晨读”教室去听新教育种子教师的晨诵课。

不管家庭条件如何,都可以共享优质的课程资源;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学的课程。在传统的公开课上,发言的大多是好学生。但在cctalk课堂,不管是谁,都有可能被“抱”上麦。只要“抱”上麦,就要让他(她)充分交流。

互联网+让学生的学习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正如沪江网校的校歌所言:“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就算梦想在遥远的地方,拥有坚定的目光,我相信每天的自己都会有成长。”

猜你喜欢
学习生长互联网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生长在春天》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