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构建开放的数学学习环境

2016-05-12 02:41李忠衡
江苏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拓展延伸网络资源

李忠衡

【关键词】网络资源;互动探究;练习形式;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1-0069-01

当下,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了解、搜集、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它正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我们不可漠视小学生对互联网的喜爱,不可忽视他们已有的一定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因此,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将互联网理念与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并以此来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1.收集网络资源,丰富信息储备。

在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也越来越丰富。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和处理信息,不仅能丰富他们的信息储备,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当然,如何搜集、整理、利用网络资源,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例如:学习“百分数”,学生不难掌握百分数的读法与写法,而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可能有些难度。因此,在指导学生预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收集应用百分数的资料,丰富信息储备。学生在与同学分享自己收集的信息时,会自觉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在理解内化的基础上表达交流。

2.引导互动探究,经历学习过程。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教学资源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小学生易于接受趣味性较强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选择与他们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及其喜闻乐见的素材,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例如:教学苏教版三上“间隔排列”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生活中的物品一一间隔排列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逐步引导他们由直观感知到抽象概括。

3.优化练习形式,实施分层教学。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练习环节,由于过分强调齐步走,学有余力的学生往往很快就完成了,而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来不及完成,经常处于应付状态。因此,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设计可供学生选择的练习题库,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习题来练习,从而巩固所学、发展能力,使课堂练习优化。对于练习的反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作用,设立解题提示、电脑判断或答案库,让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练习,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能逐步掌握所学知识,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4.课外拓展延伸,丰富学习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是有限的,而课外的网络学习就能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例如: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了解“完美长方形”“完美正方形”等相关知识,学生在了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还能感受到数学家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要把互联网的资源带到课堂中,还要应用互联网的技术,使教学更加开放、平等,让教师成为智慧的引领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猜你喜欢
拓展延伸网络资源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浅析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建设研究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