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错释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14 09:11毛玉刚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词虚词初中语文

毛玉刚

【摘 要】针对古文错释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古文中经常出现错释的地方。结合这些内容,总结了如何提升学生辨认错释能力。其内容包括:创设情境,深入掌握古文错释,利用有效资源,丰富学生古文错释辨别能力,建设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提升学生对古文错释探究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古文解释能力等。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为初中语文古文学习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古文错释;初中语文;通假字;实词;虚词

在初中古文学习当中,经常会遇到通用和假借的字,这种现象实质上属于一种利用字的假借,不使用正字,借用近似字来表现文章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意义不同的现象。此外,还有一些古文中,经常对一些没有实际意思的字进行应用,通常情况下,这些字被当中语气助词使用。但是这些字在不同情况下,也代表着一定的含义。这些情况下,会导致翻译过程中,出现错释现象。下面,就对古文错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出详细分析。

1 创设情境,深入掌握古文错释

初中语文古文教学当中,如果学生对古文中的内容没有直觉上的体验,很难对真正意思进行感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与课文相对应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课文中的意境。通过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进而充分对文中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升对古文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挑花源记》时,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章做出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将不懂得地方画出来。对文章的解释,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完成之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用白话文将对古文逐句解释。这些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对一些存在争议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1]。首先,为学生创设情境,假设一部分学生是文章中的主人翁,另一部分学生是桃花源中的居民。然后根据文章所描述的内容,逐句阐述。文章中有“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当解释到这一句的时候,部分学生认为“也”字是语气助词,可以解释成“啊”。部分学生认为“也”只是古人写文章时,为了凑齐字数的,没有任何意思,所以不用解释。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兼顾整片文章基调。从后文中,“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可知,“桃源”中的人并不想被别人找到这里,因此可以将“也”翻译成“啊”,从而体现出,“桃源”内人的心情。

2 利用有效资源,丰富学生古文错释辨别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够正确、流利并富有感情的进行课文的朗读。对于初中生而言,已经可以正确的使用《新华字典》。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超越资料,查找古文中经常出现错释的字句,从而丰富自身文学底蕴。

例如,布置学生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找陶渊明、周敦颐、刘禹锡等作者的详细情况,并收集这些作者的著作,根据网上相关人士对这些作者文章特点的分析,收集这些文章中经常出现错释现象的句子,对这些出现错释现象的句子进行规律的总结,进而使自身判断错释的能力有所提高[2]。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养成对古文解释的自主探究习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展示了学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总结古文中经常出现的通假字或者古今异义等容易出现错释的文字,提升学生对错释内容的辨别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将某一句子做出错释,然后再让学生判断此处是否正确,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印象,进而提升学生古文错释辨别能力。

3 建设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提升学生对古文错释探究兴趣

在初中语文古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任学生对古文的探究,不要将学生控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教师要学会让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自主寻找学习方法、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充分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教师在课堂上仅仅充当引导者。

例如,在学习《陋室铭》这篇文章时,教师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详细情况进行查找,结合这些内容,对文章中心思想进行理解,对文章大意进行概述,更加容易。同时,教师让学生熟读文章,并逐句翻译文章意思。在课上,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入新内容。教师可以说:在我们讲这篇文章之前,同学们可曾听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部分学生回答“通过”。这时,教师又问:没接触这篇文章,同学们可否真正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时有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教师:那么,我国就对这一内容进行探究,分析作者为什么这么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去,进而充分的探究这篇文中出现的错释内容。

4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古文解释能力

初中语文古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背诵古文和了解其中含义,同时也要教会学生翻译古文的方法。学生翻译古文能力提高,就会减少错释现象出现。

教师在开展古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学会突出重点内容。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些相对浅显的文言文而言,如果注释相对充分,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掌握文章大意,对于错释的内容,也会顺利避开。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述“古代汉语叙述句中,通常情况下,作者原意将宾语放在动词的后边,但是有些作者为了对宾语做出强调,也会将宾语放在动词的前边,这种情况下会在宾语后边用‘是字、‘实字或者‘之字”[3]。因此,有些你古文中,动词之前的“之”并不是用作舒缓语气的,而是古文中宾语提前的标志。

此外,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进行文言文的学习,对遇到的重点内容进行记录十分重要。教师让学生贮备一些古文中常用的实词、虚词、通假字以及古今异义等词语进行记录。此外,对一些诗词中的名句进行记录。在古文学习当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着较大的可取之处,古文中必要的知识点还是要求学生准确掌握,但是在掌握必要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促使学生真正了解古文,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仅从传承。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提升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并且从古文中,学习到古代人的传统美德[4]。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提升学生鉴赏古文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对古文的运用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以及写作水平的提升均具有一定的帮助。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古文学习中,对古文错释进行分析,可以提升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教师开展古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提升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还要教会学生解释古文的方法,引导徐盛将一些容易出现错释的词句进行记录,充分掌握古代汉语的写作特点和写作规律。教师培养学生古文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知识面,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大力传承。

参考文献:

[1]邬英. 浅谈农村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48+172.

[2]陈淑兰. 初一语文教学衔接问题思考[J]. 文学教育(上),2016,06:80.

[3]王慧英. 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128-129.

[4]宁雪红.添“醋”漏“油”趣读古文——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J].语文知识,2014,09:58-59.

猜你喜欢
实词虚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虚词功能的羡余及其修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