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户外游戏的实践探索

2016-05-14 09:14康烽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经验建构

康烽

摘要:户外游戏通常被误认为是“身体的活动”,其实不然,我们根据幼儿的活动经验和游戏内容的不同侧重,将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分为五大类。在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适当地介入具体活动的过程,进行现场的支持与引导,与幼儿进行切实而有效的互动,则直接影响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与质量。

关键词:户外游戏游戏类别

自主游戏

自从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以来,我们思考游戏精神在课程中的体现,通过学习他园经验,我们尝试整合现有资源,就地改造,让游戏因孩子而生,让孩子成为户外游戏的主人,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正悄悄发生质的变化。

一、丰富户外游戏的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户外游戏通常被误认为是“身体的活动“,其实不然,我们根据幼儿的活动经验和游戏内容的不同侧重,将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分为五大类,即运动类、建构类、表演类、美劳类和探究类。

1.运动类户外游戏

运动类户外游戏是以身体运动为主的游戏活动。根据幼儿动作经验的不同,运动类游戏分为走跑类、跳跃类、钻爬类、平衡类、投掷类、体育器械类等六种基本类型。其中走跑游戏是最常见的一种户外游戏形式。走跑游戏既有教师组织的,也有幼儿自主开展的;有的目的和规则明确;有的随意、没有规则。走跑游戏在户外开展频率较高,因其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深受幼儿的喜爱。

2.建构类户外游戏

建构类游戏是指幼儿利用纸盒、轮胎、梯子等建构材料,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拼插、搭建、构造等方式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建构类游戏根据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积塑类,积塑建构主要包括积木、积塑、积竹等类型:二是自然材料类,沙、水、石、泥、雪等自然材料可塑性强,变化多,可以塑造出千变万化的物体形态。同时,在具体操作这些材料的活动中,幼儿对自然物质的特性也有了具体形象的直观认识:三是废旧材料类,在利用废旧材料的建构过程中,可开阔幼儿视野,发展幼儿思维,提高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3.角色类户外游戏

角色类游戏只要给幼儿提供锅碗瓢盆、地垫、帐篷等材料,幼儿即可以借物表演、借物想象进行创造性游戏,这类游戏具有自发性、趣味性和随机性的特点。

4.美劳类户外游戏

涂鸦、装饰、采摘是幼儿户外美劳类游戏的几种主要形式,户外的美劳游戏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丰富性和空间的开阔性等特点。

5.探究类户外游戏

儿童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他们不知疲倦地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获得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

(1)种植、养殖游戏。种植、养殖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进其触觉体验的一种游戏活动。通过播种、喂养等近距离接触,幼儿能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特征和基本特性,感受生命的成长。

(2)迷宫游戏。户外迷宫游戏,通过让幼儿亲身体验,使幼儿对空间更具直观感觉,有利于幼儿空间感的获得和发展,能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精神。

(2)冒险游戏。冒险游戏是一种训练幼儿体力、技巧,培养幼儿勇敢精神的游戏,适度地开展冒险游戏,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积累自我防护的经验,反而能更大程度地保护幼儿。我园充分利用户外条件为幼儿开展冒险游戏创设环境,让他们大胆自由地去感受,去体悟,去探索,去挖掘,在游戏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技能,从而获得身心发展的满足感。

二、优化户外游戏的指导,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户外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游戏,能使幼儿在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中得到发展。在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适当地介入具体活动的过程,进行现场的支持与引导,与幼儿进行切实而有效的互动,则直接影响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与质量。

1.给予幼儿选择的机会与权利

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在户外游戏活动前,教师必须给予幼儿选择的机会与权利,在游戏活动的具体发起上,教师需充分考虑并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与意愿,而不应以自己预先的设定,要求幼儿玩什么或不玩什么。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有权确定自己活动的方式。从规则的约定与遵守,到游戏角色的扮演与分配,乃至动作操作的顺序与方法,在根本上都是幼儿自主确定与选择的结果。即便是一个新的游戏或玩法的学习需要教师的介入与干预,教师也应该在与幼儿商定的基础上进行。

2.鼓励幼儿自主操作

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和进程与游戏环境、操作材料实现充分的互动,让幼儿在自主的观察、感知与操作中,不断累积和丰富关于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

3.支持幼儿的自由交往

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与幼儿互动的同伴关系,提供幼儿同伴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的交往机会,创设开放的交往平台,鼓励幼儿打破平行班与年龄班界限。

混龄混班式的游戏扩大了幼儿交往的范围,拓宽了个人游戏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使幼儿在与不同年龄的伙伴交往中相互学习并吸收同伴的经验。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冲突,能促使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和能力的发展,只有幼儿在自身与环境的碰撞中,才能体验探索得到。

教师的及时退位,给予大带小、小学大的学习机会。这样的学习模式不只局限于不同的年龄班,还体现在同一年龄班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身上。在混龄混班的交往互动中,同伴间观察学习能力及模仿的能力增强,而能力强的幼儿其责任感和榜样的作用也会被激发。教师此时只需作为活动的观察者,了解大带小、小学大的开放性游戏形式中不同幼儿的行为表现,做好相关的观察记录,给予幼儿模仿学习与社会性发展的机会。

在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引领下,我们对户外游戏的理解越来越明晰,户外游戏的本质特征是让幼儿回归自然,在自然里开展游戏,其实户外游戏包括两个过程,即“学习活动”和“通过活动来学习”,前者孩子们可以在户外游戏中学习基本的运动机能,提高运动质量,使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后者是指孩子们通过户外游戏活动促进各方面的学习和能力发展。户外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各种感官,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与人交往,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促进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游戏化经验建构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建构游戏玩不够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