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文化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2016-05-14 07:13黄春方
关键词:专业发展教师

黄春方

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以“崇尚责任”为价值取向,通过目标共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三维驱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聚集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责任文化;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9-006-1

一、目标共识,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构建学校愿景,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

我校坚持“崇尚责任”的办学理念,以“办负责任的学校、铸负责任的教师、育负责任的学生”为办学愿景。这样的一个学校愿景,实现了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的高度统一,让教师深深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学校的发展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我们把“铸负责任的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之一,落实到学校的常规管理之中,要求广大教师“学会关爱,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学会钻研,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学会创造,对学校的长远发展负责”,引领广大教师发扬尽责尽职的工作作风,追求尽善尽美的工作境界,争做负责任的教师。每位教师都认识到自己在学校是被重视的,都有机会获得成长,而且每个教师都有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学校。

2.制定发展规划,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制定三年发展规划,通过规划的制定,理清自己的发展目标、思路与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学校根据教师的三年规划和特点,为每一位教师把脉,指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教学型发展方向的教师,我们要求教务部门对其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个人教学特色提炼、对外展示等,为其提供成长的舞台;对于研究型发展方向的教师,我们要求教科室为其提供课题研究、外出学术培训等机会,以“参加培训+自我研修”的方式促进其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上的不断提升。建立教师发展层次梯队,使每个教师进入不同的发展轨道。同时,发挥“校内名师”引领作用,开展好“榜样”辐射、示范、指导作用。对于研究有成果,教学有风格的教师,学校积极帮助他们发表研究成果,展示自我特色,激励他们向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

二、三维驱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1.营造学习氛围,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力。

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我校积极开展以读书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营造学习氛围,让教师在阅读中提升个人品位,丰富专业内涵。一是指定读书。我校每学期初都为每位教师推荐一本必读书目,要求教师认真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学期末开展读书笔记评比。二是征订各学科的报刊杂志,下发到教研组、备课组,要求教研组、备课组定期开展读刊用刊的交流活动。为鼓励教师读书,我校规定只要是教师购买的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经过图书室管理员查验,学校给予报销。

2.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普及力。

我校逐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人人发展”的校本培训良性机制,学校每年举办师德教育、学生管理、班主任交流、微课的制作等专题培训,定期开展责任文化建设、三段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打造等专题研讨活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让教师近距离地接触名师,赏析名师的风采。我们多次邀请市教师发展中心的专家领导到校作讲座,进行面对面的指导,鼓励教师抓住一切机会外出参观学习。我校先后有两位老师出国深造,一位老师赴台湾考察学习,还有四位老师分别参加了丹阳市首届基础教育名师班和青年教师名师班的学习。我校确立培训就是福利的管理理念,每年暑假均组织教师外出培训,用于教师培训的费用远远超过了生均公用经费5%的要求,如2014年,我们组织了20多位老师赴南京参加全国班主任论坛,花费2万多元。

3.搭建发展平台,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竞争力。

我校根据教师实际及发展需求,对不同层次的老师搭建不同的发展平台。一是青蓝工程。学校为每一位新上岗的青年教师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为师傅,培养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师徒结成专业的对子,由师傅传、帮、带,师徒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共同前行,为确保这一工程落到实处,教务处加强了过程管理,同时每学期结束,开展优秀师徒的评比活动。二是名师工程。我校以各级各类骨干教师的评选为契机,做好学校名师梯队建设,做好名师的培养与选拔机制,建立起各级各类骨干教师良性循环培养模式。

三、聚集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注重课题引领,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力。

我校由教科室负责,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相关知识,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我校以镇江市级课题《构建农村初中“三段五环”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为学校主课题,各教研组围绕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确立子课题。目前我校每个教研组均有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教科室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指导教师从事课题研究,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学校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组织好教育教学论文的评比和推荐工作。

2.注重教学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力。

我校充分发挥镇江市高效课堂建设实验基地的作用,坚持“五课并举”,在“高效课堂”建设的推进中促使教师的能力提升。开展新上岗教师的汇报课、青年教师公开课、党员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和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课活动,让教师充分展现个性和良好素养。举办教学节和兄弟学校一起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让教师在多个层面上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鼓励教师人人开展课例研究,开展一课多上或同课异构,多次改进,不断提升,让教师在反思中改进教学,在改进中感悟教学,在感悟中升华对教学的设计和理解。

3.注重常态教学,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执行力。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能上好展示课,更要能上好常态课,炒好“家常菜”,能让学生真正受益的是常态课。我们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教师把所学到的东西,外显到日复一日的课堂上,使每节常态课都能有效、灵动。为了促使教师上好常态课,我校开展每日一次的推门听课、每周一次的随机听课(35周岁以下老师)和每月一次的“教学五认真”常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美育教师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