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评价

2016-05-14 08:57陈琦
今日健康 2016年9期
关键词:脊柱骨折骨质疏松效果

陈琦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应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弓根丁棒系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40例应用短节段弓根丁棒系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椎体高度丢失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末次随访Cobb角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阿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手术后疼痛,减少椎体矫正高度、角度的丢失,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效果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但是患者一旦发生该类型骨折,由于椎体为松质骨,容易出现压缩、爆裂等症状,如果仅仅采用短节段弓根丁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该骨折,则撑开复位后椎体中通常存在空隙,单纯依靠内固定物来支撑会引发应力集中,最终可能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1]。本文对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并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获得了满意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32例应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弓根丁棒系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40例应用短节段弓根丁棒系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在观察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2例,年龄63~73岁,平均年龄(70.24±3.71)岁,对照组中,男患者23例,女患者17例,年龄64~75岁,平均年龄(70.31±3.58)岁。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与对照组患者并无较大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全麻,取俯卧位,手术入路:正中纵切口,以骨折平面为中心,将上、下小关节突、椎板、棘突暴露出来,确定骨折部位上下位正常椎体的椎弓根,将椎弓根钉、连接棒妥善安装好,将骨折脊椎撑开复位。在C形臂机辅助下,对骨折部位的复位情况进行观察,如果椎体高度不理想,预计突入椎管骨块无法闭合复位,则将局部椎板切除,对椎管进行探查,用L形锤打器锤打复位椎管骨块,如有需要则安装横连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找到骨折脊椎两侧椎弓根,经由骨折脊椎进针并按照椎弓根钉,在C形臂机辅助下,确定椎弓根方向、深度、具体位置良好,之后取出椎弓根钉,获得植骨通道。根据椎体撑开程度决定植骨量,将探子置入植骨通道内探查是否存在破裂等情况,如果无破裂,则用植骨漏斗将粒状人工骨植入其中,用推入棒将人工骨轻轻地推入椎体,尽量让人工骨植入受损椎体中央。植入成功后,将骨蜡涂在椎弓根入口位置,冲洗切口,置入引流管,关闭切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记录患者手术前椎体高度压缩、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固定物断裂和松动情况以及手术前、后Cobb角。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采用软件SPSS18.0对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椎体高度丢失与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末次随访Cobb角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3 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处于衰退阶段,身体灵活性较差,再加上骨质疏松症,容易发生骨折[1]。临床上通常采用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该方法术中复位固定的效果较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患者身体的活动,椎体前柱由于支撑不良,使得固定系统产生应力集中,最终导致内固定物发生松动、断裂,使得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椎体高度丢失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两种手术方法的基本指标相似,手术过程并无显著差异。但是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末次随访Cobb角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能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椎体高度丢失等情况的发生。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能有效帮助椎体前柱获得良好制成,可避免固定物产生应力集中,从而有效减少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情况的发生[4]。椎体内植骨能为椎体上终板、椎体下终板提供良好制成,有助于帮助骨折部位保持稳定,从而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条件,进而有效减少矫正高度和角度的丢失,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5]。综上所述,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手术后疼痛,减少椎体矫正高度、角度的丢失,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红平,陈其昕,胡灏,等.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8(14):3322-3324.

[2]王新宇.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5(07):48-49.

[3]明新枝.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9(08):71-72.

[4]王志峰,陈超.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11(25):81-83.

[5]江波,李应坤,种秀清,等.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后路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2(06):121-122.

猜你喜欢
脊柱骨折骨质疏松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分析及防治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