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业中学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方法探讨

2016-05-14 08:56贺清竹
文教资料 2016年9期
关键词:中职教学培养方法

贺清竹

摘 要: 人在社会中生活,就离不开与人交往,在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语文,离不开语文这个重要的交际工具。中职学校是培养的技术型人才,但现阶段中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年龄小、学识浅、技能差、学历低、无经验的问题。中职学生学好语文知识不仅是为了工作,还是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中生活,学好语文知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语文学习对于中职学生尤为重要。

关键词: 中职教学 语文应用能力 培养方法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深入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一方面,学生在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会遇到一些操作说明书之类的文件资料指导工作,学生拿到一篇说明书,连里面的字词都不能认读完全,就更不用说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误解了文章的意思,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因此,没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会对工作造成障碍。另一方面,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对工作还不是很熟练,需要向资深的同事或者师傅学习,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同学就会遇到沟通障碍,自己想要向别人请教问题时不能准确地把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不能顺利地与同事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不利于顺利地开展工作。特别是服务类专业的学生,例如:幼教、交通、旅游等专业对语文知识能力的要求特高,这些学生都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说多练,认真学好语文知识的基本功,这样在走上工作岗位时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工作。

有句俗话:“交给学生兔子,不如交给学生猎枪”,由此可见,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的重要性。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掌握了方法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不重视方法的学习运用,会导致盲目学习,不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家培根说:“我们不应该像蚂蚁,单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从自己肚中抽丝;应该像蜜蜂,即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学生想要酿出知识的蜂蜜来,就离不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中职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很多时候都是由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养成多读书的习惯

在对书的选择上,可以依据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只有感兴趣的书学生才会主动阅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避免选择那些没有知识水平的书,例如:漫画天地、八卦杂志、言情小说等。不要求学生必须读四大名著,中外名著,但应该选择一些对学生习作有帮助又利于学生理解的书,例如:《读者》、《故事会》、《安徒生童话》等书籍,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要做读书笔记,把一些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摘抄下来,对不认识的字词要借助工具书或者字典弄明白。同时,教师应该正确引导读书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知道哪些书应该泛读,哪些书应该细细品读。养成读报的习惯,关心社会动态和国家大事,也是一种习得语文知识的很好的方法。

2.要勤练笔

部分中职学生对学习都很懒惰,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动笔写字。很多学生的书写不工整,写作水平差。写作时,一些工科班的男生在考试时作文都是交白卷。只是几次简单的课堂作文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更应注重平时的练习。可以用鼓励学生写周记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必须要求周记文字工整,字数要在500字以上,写下这一周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趣事,内容要真实贴近生活,并告诉大家老师会把同学们写完的周记本保管好,等大家毕业时再发给同学们,同学们在职校期间的周记本将会成为大家中职学习生活的回忆录,这样同学们在写周记时就会更加认真对待,以此达到练笔的效果。

3.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生活中学习到的语文知识才更有助于运用到生活中。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多留心观察。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要多问,要学以致用。由于中职学生都比较活跃,不喜欢陈旧枯燥死板的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多开展活动课。活动课可以包括课堂内的活动课和课堂外的活动课。课堂内的有小组讨论课、演讲比赛、辩论赛、戏剧表演等,课堂外的活动课是带学生走出教室去参观博物馆、花卉展后让学生记下观后随笔,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生活中学语文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4.学生应该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爱默生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很多中职学生对语文学科没有兴趣、语文基础差、底子薄,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怎样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呢?这就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

首先,学生应该抛弃过去,重拾自信。过去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中职学生离开了初中学校,来到了崭新的学习环境,同学、老师都是新的,这样的新环境将是自己人生的又一个新的起点。以往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差等学习上的坏毛病都应该改正,在这个谁也不知道自己过去的环境里,树立自信心,重新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学生。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表扬,少批评。教育心理学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教师应该多用表扬,少用批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意难易度适当,可以提出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基础差的同学回答,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兴趣,把握好“最近发展区”。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和学生间的一个眼神交流都可以让学生产生心灵颤动。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保护好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教学方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留心观察学生,适时适度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其次,教师应注重评价的艺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在评价语文单科成绩的时候,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单纯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中职教育不是以升学作为目的的,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运用评价手段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例如针对平时学习态度端正有心学习而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可以把分数稍微打高一些,让学生看到能够学好的希望。例如笔者在一所民办中学担任语文教学实习期间,在学生进校的第一次半期考试时,我故意为学生做了考前复习,我故意把考题中偏难的内容类型给同学们讲解了一遍,考试后半晌很多同学都取得了80分以上的成绩,这些同学满怀欣喜地告诉我:“老师,我在初中的时候语文从来都没有及格过,现在居然能考到80分以上了,看来中职语文只要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考试认真做题也是能考高分的呀。”在那次半期考试后,很多学生都找到了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热情。

中职语文提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此,中职语文应用能力应该有特定的内涵。2009年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强化了职业岗位中语文应用能力的内容,如:“阅读中提高收集相关职业信息的能力,从阅读中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培养职业意识;口语交际中掌握接待、洽谈、咨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态度真诚,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写作中掌握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的写作,做到格式规范,语言简明、得体,内容符合要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从相关职业的实际出发,选取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模拟职业情境,组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中职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可以简单概括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例如:开展“读一本好书”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一组自选一本读物,通过小组自发组织阅读后,小组每位成员都要写一篇读后感,要求每一小组主办一张手抄报,反映出该小组所读的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同时选一位代表参加班级“读一本好书”的演讲比赛。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同时训练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说话的能力,学生在进行这项活动时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大家在活动中增强了语文应用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前5分钟的即席演讲、学生上台讲课等活动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新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制约因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0(11).

[2]周筠.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实施多元性评价的思考[J].基础教学研究,2007(11).

[3]黎捷.论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衔接[J].广西教育,2008(4).

猜你喜欢
中职教学培养方法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