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

2016-05-14 15:24
大众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来源量子卫星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墨子号”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开展空间尺度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的实验研究。(来源:新华社)

首个软体自我驱动机器人问世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独辟蹊径,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软体的且自我驱动的“章鱼”机器人。该机器在没有电池和电路板的情况下可独立运行4~8分钟。“小章鱼”依靠体内的化学反应供能,这个化学反应里,少量的过氧化氢转变成了大量气体流入“小章鱼”的手臂,从而引发运动。除此之外,它的整个微流体网络都可以“自我反馈”。(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智造高能芯片亮相硅谷

8月,由中国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一款64核中央处理器(CPU)及其服务器样机在硅谷举行的一场国际研讨会上首次公开亮相。这款代号为“火星”的FT-2000/64是中国企业自主设计的第一款64核通用处理器,也是现阶段全球性能最高的ARM架构服务器芯片。

FT-2000/64中央处理器采用“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RM)架构,兼容64位指令集,集成64个飞腾公司自主设计的处理器核心,核心频率2.0千兆赫兹,浮点运算的峰值速度为每秒5120亿次,典型应用情形下的实测功耗100瓦。(来源:中国科技网)

美研究人员发现新的癌症免疫疗法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发现,通过去除乳腺癌细胞表面的某些糖,可以提高现有非特异性癌症免疫疗法的有效性。这一发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途径。这是一种全新维度的癌症免疫疗法,可能也是首个涉及癌细胞表面多糖包被的疗法。

研究小组通过实验证明,去除癌细胞表面唾液酸,可以增加先天免疫系统辨认和攻击癌细胞的可能性。上述研究只是以乳腺癌为例,但去除唾液酸的化学工具也可以用于多种细胞和不同糖类。(来源:新浪网)

高分三号卫星首批影像图公布

8月25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公布了高分三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这批图包括北京首都机场、福建厦门、天津港、洪泽湖、黄海海域等卫星影像。

据介绍,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也是国内首颗设计寿命8年的低轨遥感卫星,可全天候、全天时监视监测全球海洋和陆地资源,能够高时效地实现不同应用模式下1~500米分辨率、10~650公里幅宽的微波遥感数据获取,为海洋环境监测与权益维护、灾害监测与评估、水利设施监测与水资源评价管理、气象研究等业务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来源:中国科技网)

“神经灰尘”追踪你体内的一切数据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极小的无线传感器,用以检测人体内的健康状况,这些设备大约只有一粒灰尘大小,被称作“神经灰尘”,其中包含一个压电晶体。

植入生物体内后,它们将在那里对组织、肌肉及神经进行实时检测。这个植入物科技实时检测身体任何部位的神经或肌肉活动。这些传感器不仅不需要使用电池,而且可以用来刺激神经和肌肉。这将为治疗癫痫等失调疾病或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提供新的途径。(来源:网易科技)

时速1200公里“超级高铁”将全系统测试

美国研发的超级高铁于8月11日进行推进系统演示,并将在今年年内进行完整的全系统测试。这种超级高铁系统采用磁悬浮技术,搭载乘客或货物的形似胶囊的悬浮舱在近乎真空的管道中依靠电力运行,时速接近音速。超级高铁运行在完全受控的环境中,坐起来“如电梯般平顺”,并且贴心设计方便儿童、老人以及宠物乘坐。其实现的最大价值:安全、高效、随时满足需求、快速。(来源:腾讯科技)

海底的超萌“怪物”

近日,著名的海下探险直播团队鹦鹉螺探险队的海洋生物学家们在直播远程遥控潜水器拍到的画面时集体笑翻,原因是他们见到了一个萌萌的生物。

当潜水器深入南加州附近太平洋海域的海底,他们发现了这个小小的紫色球形生物。把镜头拉近后,这个萌萌的物体终于被看清了,两只大大的眼睛格外引人注意。

对于它到底是什么,众说不一。有人表示这是章鱼,有人表示这是乌贼,有人表示这是鱿鱼。区分这3种鱼的主要方式是靠外套膜。它们的身体可分为头部、足部和胴部,其中胴部就是外套膜。章鱼的外套膜是球形,乌贼的外套膜是袋形,而鱿鱼的外套膜则是锥形。

最后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这个被发现的小“怪物”是一只僧头乌贼。僧头乌贼最长可以长到约6厘米,是可以捧在手掌心的大小。(来源:《科技日报》)

发现离太阳系最近的宜居星球

欧洲南方天文台近日公开惊喜发现,在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旁,有一颗类似地球的小型岩石行星,上方的气候条件允许液态水的存在,代表生物可以生存在此星球。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让人类移居的星球,继之前发现与地球最为相近的开普勒—452b后,这次科学家终于找到了比开普勒—452b更近,而且在人类有生之年就有机会到达的星球,那就是围绕着半人马座比邻星运行的“比邻星b”。

它与比邻星间的距离形成了宜居带,推估上方气温约介于-90~30℃间,而且它距离地球仅4.2光年(约40兆公里),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最近的宜居行星。(来源:和讯科技)

猜你喜欢
来源量子卫星
高保真度三量子位原生量子门首次实验演示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静止卫星派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用半导体量子环构建量子计算机
新型量子位问世
图表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