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疆哈密地区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2016-05-14 09:55徐纪敏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基础设施现代化

摘要:近年来,哈密地区依托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哈密地区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分析了哈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哈密地区 基础设施 现代化 对策建议

哈密地区位于新疆东部,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门户。地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辖两县一市,总人口60万,城镇化率65%。哈密地区处于全国十大资源集中区,资源优势突出。近年来,哈密依托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无疑是哈密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现状与问题

(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但对内外支撑能力仍显不足

“十二五”时期,围绕建设东西双向开放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化商品物流集散地的目标,区域内铁路、公路、民航机场等项目加快建设,提升了哈密对内外交通运输联系能力和出入疆交通枢纽的地位。但是,在当前国家向西开放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哈密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对内外支撑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明显。一方面,对外通道网络结构单一。目前虽有兰新铁路、连霍高速等国家级通道过境,但是跨区域、跨地州、跨县市快速通道仍然缺乏,特别是跨越天山、连通口岸和南疆的南北向通道建设严重滞后,与哈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枢纽的地位不相称,已成为哈密地区开放发展的重大“瓶颈”。另一方面,地区内部便捷快速的路网结构尚未形成,交通方式单一、可选出行线路有限、出行可靠性和抗灾害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二)水利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但水资源供需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地处降水量极度稀少的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历来是哈密地区发展顽疾。哈密区域内水资源总量为16.86亿立方米,单位面积产水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3,全疆平均水平的1/6。区域内人均水资源量是全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1/2。近年来,哈密地区以提高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为目标,推动一系列控制型水利工程、城乡饮水安全和防洪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广大农牧民的用水需求,但是,就未来地区的水资源需求而言,资源型缺水和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不到位所导致的工程性缺水,仍将是重大限制因素。

(三)能源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但外运通道建设仍有较大空间

哈密煤炭、风力、太阳能等能源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近年来,哈密地区电力建设成效显著,开工建设了一批110千伏、220千伏、750千伏、±800千伏电网项目和输变电工程,区域内电网得到有效加强和延伸。从长远发展来看,哈密地区能源资源特别是太阳能、风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仍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通过内生资源优势的挖掘和对外能源开发合作相结合大力推动煤、光、電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仍将是未来哈密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与能源生产能力提升相适应的能源外送能力建设,也将是哈密地区发展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

(四)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但信息化水平仍需提高

哈密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基本建成技术先进、运行高效、覆盖面广的现代化信息网络体系。尽管如此,随着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全方位对外开放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哈密地区当前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信息基础设施技术的现代化和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应该成为未来哈密地区努力的重要方向。

二、对策建议

(一)依托快速交通网,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加快推动对外陆路大通道建设

在北向通道建设方面,要紧密依托老爷庙国家一类口岸,将对蒙合作为优先发展方向,推动口岸境内段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同时争取国家支持,加强和蒙古国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合作,争取尽早建成满足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和人员往来需要的国际综合运输通道。在西向通道建设方面,以国家推进与中亚地区合作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研究论证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哈密-若羌-和田-喀什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促进形成穿越南疆地区、连接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中吉乌铁路的新国际大通道,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合作通道增加新的选择。

2、高起点谋划哈密空港建设

加快巴里坤大河机场、伊吾通勤机场建设的前期论证和规划工作,及早谋划哈密基地机场(哈密国际机场),为未来哈密与中亚及蒙、俄等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提供强大的航空服务能力。围绕机场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空港物流业、空港服务业等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以哈密国际机场为核心、大河机场和伊吾机场为辅助的空间经济圈,使之成为哈密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和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3、优化区际和区内路网结构

顺应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趋势,同时围绕哈密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要求,强化骨架路网的支撑作用,提高农村路网密度和通达水平,全面提升区际、区内交通运输联系的能力和水平。

(二)突出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建设资源能源保障体系

1、拓展能源输送通道

围绕哈密地区能源基地建设,重点加强以电力、油气资源为主的陆路能源大通道建设,加快实施哈密山北“疆点外送”第三通道、“西气东输”四线和五线建设,加快推进地区智能电网、高速网络等建设。

2、完善区域电网建设

结合电力生产供应格局,统筹规划,完善输供电配套网络建设,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加快城网、农网的升级改造,依托220千伏变电所,逐步打开110千伏环网,形成覆盖哈密两县一市、结构简明、清晰合理的110千伏配电网。加快完善各工业园区和农村电网,提高电网装备技术水平,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节约型变电站。

3、积极推进低能耗、洁净能源设施的推广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与生活用能洁净化。重点推进建材、化工、煤电等高耗能产业领域的节能降耗,加强节能设备的推广利用。积极利用国家天然气发展规划与布局的实施,以及在农村地区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推进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和生物质燃气工程建设,推进城乡生活用能的洁净化。

(三)强化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进一步加强水源工程建设

谋划多水源联合供水模式,进一步加强水源点工程建设,逐步减少地下水在常规供水中的比重,将地下水作为备用应急水源,提高供水安全性。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善水库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中小型重点水源工程和小微型蓄、引、提水源工程建设,积极研究和适度推进区域性调水工程建设,为城市、重要的工业区和成片的农业灌溉供水提供可靠的供水保障体系。

2、优化城乡供水网络

优化现有供水系统,建成一批主要城镇供水工程,形成灵活调度的多层次供水网络,按照“以集中供水为主、分散供水为辅”的模式,加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力度,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供水管网联通,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加强城镇非常规水源工程建设,促进节水器具和设备的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减少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努力建设一批节水型社会示范社区。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相关设施建设

继续强化小流域治理力度,建立、健全生态监管体系。严格污染物总量控制,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保障供水安全优质。强化水源保护区保护和建设,合理布局建设污水处理厂,提高城镇废污水处理率,加强中水回用。加强农村改水改厕管理,控制农村水源污染。

(四)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

1、推进特色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

拓展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務,强化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积极发展数据服务产业,特色高端信息系统服务外包产业以及全面开展信息服务业提升工程。积极引进移动互联网、三维产业、云存储、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等战略性新兴网络应用软件产业。

2、打造区域大数据服务中心

依托能源基地建设,做强能源类应用软件。重点开发面向煤炭、风电的智能勘探开发、工业控制、储运管理、销售管理等系统,发展壮大能源行业应用软件研发业。以率先建设大数据平台为先导,强化“大数据强政”、“大数据惠民”与“大数据兴业”理念,推进大数据系统的建设。

3、推动智慧哈密建设

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宽带普及提速,逐步实现公共热点区域免费上网全覆盖。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和推广工作,建立基于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的综合服务平台。

(徐纪敏,1982年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发改委)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基础设施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