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程与构建和谐课堂

2016-05-14 01:00周菊润
教育界·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构建新课程

周菊润

【摘 要】文章主要论述了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必须要构建和谐课堂。构建和谐社会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主题,而构建和谐课堂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密切,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努力构建和谐教堂。

【关键词】新课程 构建 和谐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成长的场所。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协调与控制的过程。在这样的特定时空条件下,师生以课程为中介相互作用,形成了特殊的人际环境。要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和谐而融洽的人际关系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在课改条件下,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呢?

一、要构建和谐的班级,和谐的班级是和谐课堂的保障

只有班级和谐,才有校园和谐。在构建和谐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关键。班主任要打造文明、健康、和谐的班集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要教会学生关心、团结同学,与人和谐相处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平等、公正的原则教育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只有坚持平等、公正的原则教育每一个学生,才不会使学生觉得班主任偏心,消除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班主任处理事情是否公正合理,也是学生能否配合、服从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处理事情不公正,会让学生感到被老师歧视、看扁、不信任、不重视,对学生的成长及学习不利,是师生不和谐的表现。

(二)要确立班集体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奋斗目标

班主任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全班及学生个人的近、中、远期目标,如本学期争取获得流动红旗的次数,墙报比赛、段考、期考的名次等等,让每一个学生明确全班及个人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协调力,为构建和谐班集体创设条件。

(三)建立和培养和谐、积极向上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这就需要班主任慧眼识珠了。2000年时,笔者就遇到过这样的班级,是本校的39班,这个班从初一到初三由于教师工作调动的原因,班主任换了三届,按理说这样的班级应该是比较乱的。可事情恰好相反,这个班无论是平时的课堂纪律,还是日常生活以及各种比赛,都受到全校师生的赞赏。原因是这个班有一个很有才干的班长以及几个积极配合班长工作的班干部。全体班干部都非常努力,在没有班主任的情况下,班干部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把这个班管理得井井有条。由于班级凝聚力强,在“三八”妇女节时,这个班的女生在全镇拔河比赛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直到现在他们毕业几年了,他们班的同学还常常聚在一起,互相来往。由此可以看出班干部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他们是和谐班级的细胞,是班级的骨干,班主任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出这样的班干部来。

(四)积极协调与科任老师、家长的关系

构建和谐班级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之间密切合作。班主任不但自己要关心爱护学生,还要争取科任教师和家长共同关爱学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全面健康地成长。班主任要努力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及时解决科任教师与学生发生的冲突,还要争取家长全力的支持,共同构建和谐班级。此外,班主任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总结经验与不足。

二、每一位科任教师都有责任构建和谐的课堂

素质教育提倡开放的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自立、合作、探究”,要求教师确保学生活动的开展。教师在课堂中要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学习,共同合作,积极探究,而不是让每个学生认真“听讲解”,但这并不是说学生的学习活动不需调控。开放的课堂,不是“随心所欲”,而是需要教师很好的调控。这几年,在课改春风的吹拂下,各地方都出现了一批批为构建和谐课堂而不断进行实践的弄潮儿。笔者也观摩过各种各样的优质课比赛,结果发现不少教师对新课程下的和谐课堂的理解比较肤浅,掌握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多表扬少批评的滥用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甚至是不批评,要表扬哪怕是与学习无关的“优点”。于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一窝蜂似的跷起大拇指说:“你真棒!”笔者曾经观摩过这样的课堂,一位女老师整堂课只提问过五位同学,原因是这五位同学能够大胆举手,更确切地说这五位同学会回答她的问题。每当这五位同学中的一位回答问题正确后,那位女老师总把手一扬说:“表扬他(她)。”然后其余同学都跷起大拇指,转过头对那位同学说:“你真棒!”……笔者统计了一下,这句话全堂课一共用了十五次,也就是这五位同学平均每人被表扬了三次,而其他同学就翘了十五遍大拇指,说了十五遍“你真棒”。于是笔者又想,全班还有三十六位同学,如果他们每天来学校的任务就是跷起大拇指说“你真棒”,那么他们不学习吗?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对一部分同学的培养,而忽视了另一部分同学,以为让他们跷拇指就是做到了人人参与。这是对新课改的误解,没有做到对全体同学获得知识的和谐处理,与构建和谐课堂更是相差甚远。应该关注全体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对构建和谐课堂有深刻的理解,在组织课堂上努力下功夫,让每个同学都动起来,不只是会说“你真棒”。笔者在南宁三中听过一位辽宁来的教师的课,她在掌控全班同学参与,协调学生方面做得很好,整堂课全班学生都“动”了一遍。那节课的内容是同底数幂相乘,她把练习不断改编,不断地让学生去回答,去表达,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动口。笔者在现在的教学中也采用这位教师的方法,感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效果也不错。

(二)合作学习有“行”无“实”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不少教师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出现了少有的和谐。但是在相当多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有其“行”,而无其“实”。具体表现在:自由放任,缺乏监控和指导;合作学习具有随意性,不合环境和时机;看似热闹,实际上是少数人学习,多数人休闲。这种种不和谐的现象,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合作学习中,教师只能当导演,学生去表演,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出来。教师要正确运用合作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自然就会产生学习的欲望,把学习当成乐事,最终达到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和谐。

三、构建和谐课堂离不开融洽、和谐的同学关系

同学关系在课堂学习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教师都能体会到,一个充满攀比、敌意、疏远氛围的课堂只会引起学生的焦虑和苦恼,不能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更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谈不上构建和谐课堂。那么如何建立融洽、和谐的同学关系呢?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教师要多开展校园活动,让每个同学互相了解;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教师要多关注同学中发生的一些小事。以上几方面,教师往往对一些小事忽略不管,其实在学生交往中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和谐与融洽。

在新课改下,要构建和谐课堂,需要我们的教师从多方面入手,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等等,都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让我们教师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课堂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谢世腰,王力.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M].西安:陕西师大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朱永新.引领心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3]王呈祥.奠基中国——教师的爱与责任[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构建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