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关键因素分析与研究

2016-05-14 05:23王来刚
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措施因素

王来刚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对工程的进度、安全以及工程造价等均产生影响。本文作者就多年工作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施工技术交底、质量控制点的设置、隐蔽工程的验收与安全施工技术措施计划四个方面,进一步对施工阶段工程管理的关键因素分析探讨,阐述应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的这一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因素;措施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key factor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ang Lai-gang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Shandong, three-dimensional, Lai Shan BranchYantaiShandong264000)

【Abstract】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ultifaceted content, have an impact on the progress of the project, safety and project cost etc. Author on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focuses on four area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security measures planned construction technical tests, set quality control point, the hidden engineering, further key factor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o explain how the good manage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Management;Factor;Measures

1. 前言

项目管理理论发展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许多伟大的土木工程项目中都发挥了极有成效的作用,比如都江堰、北京故宫、三峡大坝等工程,并且可以预计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项目管理必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 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及其内容

施工承包单位应做好技术交底,作业技术交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具体明确化,是工序施工或分项工程施工的具体指导文件,是更细致、明确、更加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和可能出现意外的措施及应急方法。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在选择各个施工班组时应首选有实力且工作经验丰富的班组,并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开始前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与现场施工班组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在班组施工过程中进行过程检查做到提前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避免返工。

3. 设置好质量控制点

一般要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重点对工程项目建设分部分项中常见的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及工序进行重点预防和控制,如外墙抹灰开裂现象,外窗局部渗水、卫生间管道后补预留洞口、卫生间反中处渗水等,所以须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但质量控制点的对象涉及范围广,它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结构部位,也可能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工序、操作或某一环节。

4. 隐蔽工程的验收程序

4.1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承包单位按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施工图纸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申请表》,附上相应的工程检查证( 或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及有关材料证明、试验报告、复试报告等,报送项目监理机构。

4.2监理工程师收到报验申请后,首先对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查,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到现场检查( 检测或核查) ,承包单位的专职质检员及相关施工人员应随同一起到现场检查。

4.3经过现场检查,如符合质量要求,监理工程师在《报验申请表》及工程检查证( 或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上签字确认,准予承包单位隐蔽、覆盖,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如经现场检查发现不合格,监理工程师签发“不合格项目通知”,责令承包单位整改,整改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查。

5. 完善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5.1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应考虑的特殊情况: (1)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较强的项目,除制定项目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 (2)对高处作业、井下作业等专业性较强的作业,电器、压力容器等特殊工种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规程,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检查。

5.2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落实到班组全体从业人员,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应满足如下要求: (1)技术交底必须针对性强,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从业人员可能带来的潜在安全威胁,作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2)优先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措施; (3)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 (4)定期向由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伍进行书面交底,保留书面安全技术交底的签字记录。

5.3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有: (1)本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 (2)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 (3)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4)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5)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6. 工程实例

6.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用地578 m2,总建筑面积1 366. 32 m2,建筑层数为3 层,建筑总高度为13. 1 m。结构类型为框架―局部剪力墙结构。建筑防水等级为Ⅱ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混凝土结构类别: 二类b,安全等级为二级。基础: 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标号为C30,钢筋为HPB235,HRB335,垫层C10 混凝土,厚度为100 mm,梁、板、柱采用C25。混凝土保护层、基础、粱板、柱分别为40,30,20,30。主体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局部剪力墙结构: 砌体: 框架填充墙采用250 mm 厚多孔砖,砂浆标号为M5 混合砂浆,多孔砖容重14. 3kN/m2,挑梁及⑨轴上的墙体采用200 mm 厚气混凝土块,容重7. 5kN/m3。钢材:钢筋为HPB235,HRB335。

6.2施工管理中的关键控制因素。

本工程采用如下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土方开挖→垫层施工→基础施工→主体结构→主楼结构封顶→屋面工程→外装饰工程→内精装工程→室外工程→竣工验收。按照上文所述的四个方面关键控制因素: 施工技术交底、控制点的设置、隐蔽工程的验收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本工程针对土方开挖、基础施工、主体结构等分部工程分别制定了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对国家规范及地方规定应进行专家论证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进行了技术论证。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现场管理人员认真审查旌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结合图纸会审纪要,编制具体的施工方案和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计算并列出材料计划、周转材料计划、机具计划、劳动力计划等,同时作好施工中不同工种的组织协调工作在控制点的设置方面,按照如表1 所示的相关内容,结合施工图纸,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人进行了关键控制点的设置,如基础垫层标高,基础位置、尺寸、标高、主体结构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等。在隐蔽工程验收方面,要确保钢筋绑扎符合规范、技术标准的要求,钢筋绑扎完毕施工单位做好自检工作,然后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6.3在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面,项目经理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项目安证体系,在签订纵、横向合同时,必须明确安全指标及双方责任,并具备奖罚标准。严格按《质量手册》标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设计方案,同时应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负责提足安全技术措施费,满足施工现场达标要求。在下达施工生产任务时必须同时下达安全生产要求,并作好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严格按照建设部安全检查评分标准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隐患立即责成有关人员进行整改,作好记录,做到文明施工。负责本项目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出全员安全意识,搞好安全生产。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要紧急抢救保护现场,立即上报,不许隐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参加事故调查分析及处理。做好安全工作同时也应同时分别做好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工作,确保工程质量避免返工。为竣工验收做好充分的准备。

7.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施工过程组织、施工安全管理、施工人员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信息管理、施工造价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等,施工单位只有充份完善管理,协调好各部门及施工过程的每个施工环节,才能达到有效结果。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措施因素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解石三大因素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