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角下中高职教育衔接长效机制研究

2016-05-14 05:38钱秀兰
职业·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系统论衔接长效机制

钱秀兰

摘 要:在职教系统中,中高职教育属于两项特定的要素,为了更好地对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进行分析,需要将二者置于大教育系统中进行研究。本文充分应用了系统论的相关理论,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专业安排、师资团队等方面对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的有效过渡,实现顺利的跨越。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 系统论 衔接 长效机制

在职业教育系统中,中高职教育属于两项特定的要素。现在,中职教育已经被划入职业教育的范畴,但是高职教育却依然处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所以,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需要在大教育系统中进行研究,对中高职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建立二者之间的连接,进而完成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跨越。

一、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中职教育强调生产技能的培养,重在培养建设、服务一线的工作人员或者初级、中级技术人员。而高职教育更强调高级技术人员的培养,人才素质、层次更高,具备较长远的发展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二者的衔接,应当在指导思想方面,根据统一宗旨的指导,结合两种教育自身的特点,依据我国职业的类型和标准,对各个层级人才的具体能力标准以及结构进行明确的规定,清楚地制定中高职人才培养活动各个环节的详细目标。

二、中高职教育培养过程的衔接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人才培养的质量由其具体的培养手段和过程所决定。这就要求首先对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进行有效的衔接,深入掌握职业人才的身心特点,对培养过程进行有效的对接。衔接工作中涉及的中职院校必须做好相关工作,一方面注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紧抓其发展教育。而高职学校则需要在保障教育的高层次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职业和文化方面的提升。另外,由于学员特征的不同,高职院校还应重点调整教育方式和内容。例如关于课程考核,一方面考核手段和方式要具有多样性,另一方面要努力符合社会需求,满足学员全面发展的需求。培养过程的对接重在对中高职自身独立性的培养目标进行转变,有效研究分析有关专业对应的职业,结合我国的职业标准以及鉴定要求,合理制定职教一体化培养人才规划,并确定统一的职业考核鉴定标准,以确保人才培养在不同层面的顺利对接。

三、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衔接

在中高职教育的衔接过程中,专业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现阶段,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这极大地制约了中高职教育衔接工作的开展。为顺应市场的发展,实现专业和产业以及职业岗位的衔接,应取消或整合多项专业,但是,中职学校的专业安排虽然较为新颖但稍显繁杂;而高职学校的相关专业安排依然延续了过去的门类设置,二者之间存在诸多的不和谐。而专业不对口会对职教体系的对接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应当从宏观的角度对中高职的培养目标、专业管理进行合理的统筹,按照一定的类型进行专业对应。在微观方面,需要对专业目录进行统一,对专业的具体名称、类型等基本信息进行明确的规定,帮助学生轻松寻找对应的专业,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升学选择和发展。

四、中高职师资队伍的衔接

长期以来,社会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导致职业教育缺乏系统的教师来源、教师培养、师资规模以及考评机制。从整体上讲,中职院校的教师具有较高的实践教学水平,但是欠缺理论素质;而高职学校虽然有具备较高理论水平的教师,但是其实践技能较差,多数教师没有实际工作经历,只有极少数教师可以将生产力转化为科研项目,实际是“双师型”教育人才匮乏。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各个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差别较大。但是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彻底解决,所以,应当着力开展师资队伍的衔接工作,后续再稳步完善,逐步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

中高职院校应将建立师资团队划归到人才培养规划中,引入“双师型”教师理念,建立健全职业院校师资任用、培养、考评体系。中职教师在确保实践技能的前提下,加强培训和进修;高职教师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增强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中高职院校都要积极吸纳外部教师,充实师资团队。中高职院校应建立统一的教师考评体系,围绕技能考核,完善评估模式,包括就业记录、就业质量、就职单位满意情况和学员持续发展能力等相关评估指标,建立校企一体的教师评估体系。

综上所述,由于中高职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范畴,为了更有效地对二者展开研究,必须将二者置于大教育系统内,充分应用系统论的相关理论,以大教育系统为立足点,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专业安排、师资团队等方面进行职业教育一体化建设,促进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过渡,实现良好的跨越。

猜你喜欢
系统论衔接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