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好的不说,结果全世界都知道了

2016-05-14 03:38木各格
中学生博览·文艺憩 2016年7期
关键词:谈资杀伤力闺蜜

木各格

这是一个严肃的心理学相关话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亲密性是衡量两个人之间友谊程度的一个指标,亲密性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能够向朋友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秘密;二,对朋友充分信任,确信其“自我表白”将为朋友所尊重,不会被轻易外泄或用以反对自己;三,限于被特殊评价的友谊关系中,即限于少数的密友或知己之间。

反过来说,当双方的关系很好时,分享秘密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因此好朋友闺蜜情侣之间或多或少都知道些不会告诉第三人的事情。然而,比较糟心的是,一旦彼此之间的亲密关系破裂,很有可能就要面临秘密也被泄露的情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识人很重要!(这不是本期的重点好么!)

你将自己的秘密告诉了你的亲密之人,某一天却发现它已经人尽皆知,而泄密的人就是你觉得完全可以信赖的人,这个真相的杀伤力实在是大到可以轰炸地球。

比如说,我认识的一个叫D酱的姑娘,曾经有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C,好到什么程度呢?经常在对方家里过夜,一起上学一起玩,衣服换着穿,彼此之间什么都能说,分享秘密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然而,就是这样好得像连体婴似的两个人,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吵架了,于是C就到处跟别人说D酱以前跟她分享过的秘密,并以此为谈资打入了别的朋友圈,有了另一个好友。

问题来了:你是否有过将自己的秘密告诉某个人,并且坚信对方不会泄露它,后来却发现你的秘密已经被转了好几手的惨痛经历呢?知道真相之后,你和对方结局如何?被好友泄密的杀伤力有多大?

阿江酱:有个从小学就认识的好朋友,初中的时候我特别讨厌我们的一个老师,曾经跟她偷偷吐槽过几句,后来我说的那些话都被她转手告诉了那个老师,再后来我转学了。认识了那么多年的朋友都不能信,也是好笑。

祢东安: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友谊”这个词特别反感特别失望,也不想再和别人相处,甚至想过,一辈子都是自己一个人的话就好了,不用担心被伤害。

子墨惆:听说知道秘密的都是关系好的人,泄露秘密的也是关系好的人。

薄荷兮沧凉:默默地不说话不解释,和她死生不复相见,我怕我一时冲动做错事。

豆浆°:绝交了,见面了就当不认识一样。

我在这里等待救赎:当我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第二个人时,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我不会要求别人替我保守秘密,因为我也做不到。我和我的闺蜜一直都是这样相处的,所以不存在那些问题。

冯瑜/愈之:友谊的小船就这么翻了。

嘉陵江愚人:关系依然很好呀。

只恨晨光太熹微:不会指责,会告诉自己以后什么都不要轻易告诉别人。

宛陶:永远忘不了,一个朋友跑过来说我,你什么什么。我说你怎么知道,她说大家都知道啊。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挫败感。哦,原来大家都知道了。

想你:就像农夫与蛇,我再没有了去敞开心扉相信一个人的勇气。那曾是我只和你分享的温暖或者我将你视若掌心的珠宝,然而却被这份自以为豪的爱刺痛,咬去一块鲜肉。

人们为什么会将自己的秘密告诉别人?

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三个领域,一是可以让别人察觉到的部分,即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层面,叫作“透明区”;二是不能让别人发现的部分,即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层面,叫做“隐匿区”;三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的部分,叫作“潜在区”。在常规的心理中,透明区最大,隐匿区较小,潜在区最小,如果隐匿区大于透明区或者潜在区过大,都不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不可告人的内心秘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压力,秘密越多,压力越大。所以有些人会寻求宣泄的途径,把秘密告诉别人或者以某种方式输出,以此来释放压力。同时,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融入到同类中去,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警戒性就会越低,“自我暴露”也就越广泛。秘密的分享,不仅是友谊的体现,也满足了双方“被接纳”和“亲密感”的需求。

如何避免秘密被泄露?

1.所谓秘密,就是只能一个人知道的事情,在你决定告诉别人(哪怕是最好的朋友或亲人)的一瞬间它就已经不是秘密了。

2.切莫交浅言深。人和人之间的友谊有时候来得特别快,共享一个八卦或者一个秘密就能瞬间拉近关系。然而,这也就意味着,别人也可能会拿你的秘密去和他人分享来促成一段友谊。

3.识人很重要(为什么又绕回来了啊喂?!)。人活一世谁心里没藏着几个秘密啊,有时候实在憋得慌就想找个人说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那么问题来了,找谁呢?必须得是靠谱嘴严听过就忘不会多想更不会把你的秘密当成谈资或者反击你的武器的人啊,比如说像格子酱紫的。

猜你喜欢
谈资杀伤力闺蜜
好闺蜜
我的闺蜜
谁的表情包最有杀伤力
从话题和谈资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资本的累积
你听过哪些简单却杀伤力极大的话?
参考答案
清除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清除人际交往中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