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2016-05-14 08:25吕丹秋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7期
关键词:油葵开花期菌核病

吕丹秋

一、主要技术指标:

1、产量指标:200—220公斤。

2、产量构成指标:每亩保苗5000—5500株,收获株数5000株,株高160—180厘米,花盘直径15—17厘米,盘粒重50—55克,结实率85%,千粒重65克。

3、土壤肥力指标: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克/公斤以上,速效氮100毫克/公斤,速效磷8毫克/公斤,速效钾>180毫克/公斤,土壤含盐量0.2%以下。

4、施肥指标:亩施优质有机肥1—1.5吨,化肥总量25—30公斤,其中,尿素10—15公斤,磷肥10公斤,砂质土施钾肥5公斤,锌肥1—1.5公斤。

二、栽培技术措施

(一)播前准备

1、土地选择:油葵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为最好,切忌重茬,轮作周期应在4年以上,按土壤肥力要求,选择肥力均匀一致,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

2、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的品种G101、KWS303、美葵325DMS、和新葵杂4号,

3、灌水:可采用秋翻冬灌和春翻春灌,灌水力求均匀,高备处不漏,低处不淹,亩灌量70—80立方米。

4、施肥:犁地前亩施1—1.5吨有机肥,尿素5公斤,磷肥10公斤,锌肥1—1.5公斤用细土或细沙拌均匀撒施地面,钾肥5公斤,全部做基肥均匀撒施地表后犁地。

5、整地:对秋翻冬灌的地块,在早春化冻后,及时做到干一片,耙一片进行保墒。播种前一天用轻型圆盘耙或钉齿耙整地。耙地深度8—10厘米,达到“齐、平、净、碎、松、墒”六字标准,对于春灌地,当地表发白,手捏成团落地即散时立即进行整地、耙地。

6、化除:耙地前亩用氟乐灵80—100克兑水30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用机力喷雾器均匀喷雾,做到不重喷,不漏喷,喷后立即用轻型园盘耙,耙摩使药土混匀,耙摩深度4—5厘米。

(二)播种

1、适时播种:适于油葵播种期的时间较长,通过调节油葵播种期可调节油葵开花期,使开花后10天内躲过高温或多雨季节达到避病提高结实率的目的。本地适宜播种期在5月上,中旬或5月下旬。但应争取早播,以5月上、中旬为宜,晚播油葵虽能成熟,但从产量,千粒重,结实率等均比早播油葵有一定的差距。

2、播种量及播种质量

2、1、播种量:播前晒种3-4天,以利提高发芽率和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晒种后精选种子,除去秕、碎、烂粒和杂质。使用普通条播机播种亩播种量700克,使用气吸式播种机播种亩播种量300-400克。

2、2、播种质量:采用60+40cm的宽窄行或45厘米等行距播种,播深4—5厘米,要求播深一致,覆土严密,无浮籽现象,早播宜浅3—4厘米晚播宜深4—5厘米,播后将种子和土壤压紧,播行要直全田无“断行”现象。

(三)苗期管理

1、查苗补种:播种时发现“断行”做好标记,播后及时补种,出苗后发现缺苗,断行立即将种子用热水催芽补种,以确保全苗。

2、早间苗、定苗:为了提高幼苗素质,培育壮苗,一对真叶期进行人工间、定苗、株距20厘米,亩留苗5000—5500株,两对真叶时定苗结束,要求留苗均匀,留壮苗,不留双苗。

3、中耕除草:要早中耕,深中耕,幼苗现行后及早中耕,中耕深度16—18厘米。防止压苗,伤苗、定苗后进行第二次中耕,结合定苗人工拨除植株窝边杂草。

(四)蕾期管理

1、中耕施肥开沟培土:现雷前后进行第三次中耕,同时进行开沟施肥,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施肥深度8—10厘米,培土到油葵茎基部,为不定根生长创造条件。

2、灌水:适时晚灌第一水,在油葵现蕾后中午植株出现暂时性萎蔫时灌头水,灌水方法采用沟灌,灌水要均匀,灌水深度达到垄高2/3处为宜,灌水后田内无积水。

3、病害防治:

3、1、防治油葵菌核病:菌核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6—7月雨水多,田间湿度大时发病重,重茬地,地势低洼地块发病严重,防治油葵菌核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轮作2—3以年上,不与豆科、茄科作物轮茬。种植抗病品种,清除病株残体,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增施磷肥,钾肥提高抗病能力。调节播期使开花期躲过高温或多雨季节,病害严重时在开花期喷药防治用50%菌核净500倍液连喷2—3次。

3、2、防治油葵霜霉病:浇水过多,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发病较重,连作施氮肥过多,晚播或播种过深均可加重发病。防治方法以综合防治为主,选用抗病品种播前种子用甲霜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轮作5—7年,播种不宜过深,适时早播。

(五)开花至籽粒充实期管理

1及时灌水:开花期不能受旱,根据土壤质墒情,灌水1—2次。籽粒形成期是增加千粒重,减少皮壳率又是油分形成,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的关健时期,应适量灌水,一般在终花后15天灌足最后一次水。

2、叶面追肥:油葵开花前期亩用法0.3%硼肥喷施,隔10-15天喷施一次,连喷两次。

3、放蜂授粉:油葵是虫媒异花作物,油葵的花粉粒重,不易随风飘移,主要依靠昆虫传粉才能结实。放蜂可提高油葵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六)适时收获

油葵花盘背面呈现黄色,茎杆变黄,中上部叶片退绿变黄时即达到生理成熟。此时可进行人工收获,进行机械收获的田块,在生理成熟后8—10天花盘变成黄褐色时最佳,收获过晚易遭受鸟害、鼠害或自然落粒造成损失。收获后立即在晒场上摊开晒干、扬净、防止霉变。

(作者单位:161408黑龙江省嫩江县临江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油葵开花期菌核病
高寒草原针茅牧草花期物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26.67公顷油葵盛开“致富花”
桑葚菌核病综合防治技术综述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初春气象条件对苹果开花期的影响分析
基于RIL群体和IF2群体的玉米开花期相关性状QTL分析
液态地膜+甲基硫菌灵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效试验
湖南杂交油葵种植前景看好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