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刻板印象的影响

2016-05-14 15:00曾滟
情感读本·理论篇 2016年7期
关键词:老年人

曾滟

【摘要】老年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老年群体的某些特征产生的比较固定的观念或看法。文章叙述了他人刻板印象与自我刻板印象两种老年刻板印象类型的含义。重点分析了老年刻板印象对老年人心理、行为、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他人刻板印象;自我刻板印象;老年人

一、引言

老年刻板印象(aging stereotypes)指人们对老年群体的某些特征产生的比较固定的观念或看法。当个体被纳入老年群体时,其附随的刻板印象亦会被冠于此人身上,亦即我们会采用与我们对老年群体的看法及信念相一致的方式来知觉和对待此人,这种现象称为刻板化(stereotyping)。

对个体而言,老年刻板印象的研究有助于成年人在整个一生中完善对衰老的认识。帮助个体平稳的过渡到老年期,并能适应自身心理和生理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同时研究老年刻板印象还具有利他性,通过对这一领域知识的了解,我们可以帮助他人成功地应付老年期的任务和挑战并学会怎样与老年人相处。

二、老年刻板印象的类型

老年刻板印象可以由老年人自己激活(自我刻板印象),也可以由其他群体成员激活(他人刻板印象)。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个体在青年时期对老年人所持有的刻板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内化为自我刻板印象。

1、他人刻板印象

从幼年时期开始,人们就从周围环境中接触到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甚至一些专门的儿童读物中也有关于这方面的描述。对动画片的研究发现,动画片中对老年人的描述大部分都是积极的(58%),但仍然有大量的消极描述存在(42%),孩子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下(包括家庭、其他看护人、电视和其他传媒手段)逐渐形成自己对老年人固定的看法,这些积极或消极的看法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Chen等(2010)指出,在缺乏其他信息的前提下,刻板印象左右着我们的看法(Chen, Pethtel&Ma,2010)。

也有人已经用Greenwal等人的IAT(1995) 对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内隐态度进行了测量。测量方法是对两种设置的反应时进行比较:(1)把老年人的照片与积极词汇进行配对和把年轻人的照片与消极词汇进行配对所需要的时间;(2)把老年人的照片与消极词汇进行配对和把年轻人的照片与积极词汇进行配对所需要的时间。结果显示,无论年轻和老年被试在完成后一个任务都明显比完成前一个任务要快的多,这表明各个年龄组在内隐态度上对年轻人都比对老年人更偏爱。

2、自我刻板印象

老年人自我刻板印象与糟糕的记忆力之间的显著相关以及大量对认知衰老的研究表明年轻人比老年人有更好的记忆力。这使得Hess和他的同事开始研究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年人记忆力的影响。在这些实验中,实验者用指导语来诱发年龄刻板印象威胁。说明了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年人记忆力的影响,高威胁组中的老年被试比低威胁组和控制组中的老年被试再认成绩更差,而年轻被试在各个实验处理中的再认表现是一致的。

三、刻板印象的影响

1、他人刻板印象的影响

(1)产生歧视性的语言

研究者们对歧视性语言和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这种语言的特征表现为:(1)过分照顾到所谓的老年人的缺陷;(2)“幼儿式语言”,即人们按照跟幼儿谈话的那种语言风格来跟老年人交流(Caporael & Culberston, 1986)。过分照顾表现为在老年人交流时说话声音比平常更大声、更缓慢,使用更简单的词句,这种现象是基于一种普遍的老年刻板印象,即认为老年人有听力障碍、认知功能衰退;“幼儿式语言”表现为高音调和夸张的语调。这些沟通风格主观上都带有恩惠和屈尊的色彩,即把老年人听众置于从属的角色。

歧视性的言语(尤其是幼儿式的言语)对老年人有相当普遍的消极后果。歧视性言语的内容和风格暗示听众智力、生理能力以及独立行动能力都比说话者要低(Hummert &Ryan, 2001)。而老年受众通常会接受这种对自己的评价。

(2)老年虐待

世界卫生组织将老年虐待定义为“在存在着一种信任期望的关系中发生的对一个老年人造成的一次或多次伤害行为,或不当行动”。然而,虐待也许会随何不同文化而有各种不同的形式,这使得不能对国家间进行老年虐待形式进行有意义的比较。

2、自我刻板印象的影响

(1)心理层面

老年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四种实验处理中,使用不同的词语作为启动项,分别是认知方面的积极词汇(如明智的)、认知方面的消极词汇(如呆滞的)、身体方面的积极词汇(如敏捷的)、身体方面的消极词汇(如虚弱的),被试在启动项后完成一个认知任务和肢体任务。结果发现了“刻板印象匹配效应(stereotype-matching effect)”,也就是说当启动项的领域(认知或身体)与测试任务的领域(认知或身体)一致时消极或积极的启动效应明显强于它们不一致时。

(2)行为层面

持有消极自我刻板印象的人通常认为健康问题的出现是伴随着年龄增长而不可避免的,因此这类人觉得任何想保持健康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同样,消极的自我刻板印象也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3)生理层面

自我刻板印象在生理层面的印象可能涉及到能对环境压力做出反应的自主神经系统。潜意识中暴露在消极刻板印象下的老年人在面对外部压力(包括数学上的和文字上的挑战)时比暴露在积极刻板印象下的老年人表现出更高的心血管压力。反复的提高个体的心血管压力可能会引起心脏问题,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在早年持有对老年人消极刻板印象的人在进入老年后比其他老年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并且消极的自我刻板印象也不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参考文献】

[1] Bugental ,D.B &Hehman,J.A.(2007). Ageism: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Social Issues and Policy Review, 1, 173-216.

[2] Chen,Y.W., Pethtel,O. & Ma,X.D.(2010). Counteracting Age Stereotypes: A Self-Awareness Manipulation.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6,702–717.

[3] Greenwald, A. G., & Banaji, M. R. (1995).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 Attitude, self- esteem, and stereotype. Psychological Review, 102, 4–27.

[4] Hess, T. M., Auman, C., Colcombe, S. J., & Rahhal, T. A. (2003). The impact of stereotype threat on age differences in memoryperformanc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 Social Sciences, 58B,3–11.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无“微”不至,才能让老年人更幸福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老年人,你为何得不到赡养?
老年人春节出行,如何保持身心愉快
老年人冬季起床应注意什么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