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发展与交易效率提高:基于我国30省区数据的分析

2016-05-14 10:38张永丽高洪浩柳建平
商业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溢出效应

张永丽 高洪浩 柳建平

摘要: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量了我国30省区2003-2013年期间“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从信息产业的“溢出效应”角度就信息产业发展对交易行业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随信息产业的发展而逐年提高,信息产业发展对交易效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产业发展;溢出效应;交易效率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带来生产率的显著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动,促发产业融合,其深层次原因是技术创新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本文将经济部门划分为非交易行业与交易行业,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分析方法测量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并以此为因变量构建包含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影响交易效率因素的无效率方程,通过该方程估计分析信息产业对我国交易效率的影响。

一、交易行业交易效率测度

(一)交易成本的测量方法综述

交易成本思想提出至今,由于不同学者对交易成本概念的理解、定义的界定不尽相同,以至对交易成本的测度成为学界的“难题”。宏观层次交易成本的测量,Wallis和North的基本思路如下:(1)划分经济活动,从考察经济活动及其主体行为出发,将人的经济功能分为交易功能(Transaction Function)和转换功能(Transformation Function),把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看成是实施这两项功能的投入。实现转换功能需要完成转换活动,转换活动就是直接把投入转为产出的活动;实现交易功能需要完成交易活动,交易活动就是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交易成本就是与购买投入品、中间投入、协调生产过程、获取信息、进行市场营销、产权保护等行为相关的实现交易功能需要的成本,转换成本就与对自然物质的开发研究、变换和位移、消费性服务的生产等行为相关的实现转换功能需要的成本。(2)仅计量可以通过市场定价的各种交易成本,如房屋买卖中支付的中介费等。(3)明确交易活动类型,包括交易产业的交易服务和非交易产业的交易服务。(4)测量方式:加总交易产业的价值和非交易产业的交易服务人员的薪酬。借鉴Wallis和North交易成本测度的研究,本文将经济部门划分为交易行业与非交易行业,利用可获得数据测量我国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间接反映国家经济交易成本的大小。

(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交易效率测量模型

Farrell在1957年研究生产有效性问题时提出了前沿生产函数的概念,这里“前沿”是指企业在给定的投入要素最佳组合的时候所能达到的最大产出。在具体的技术条件和给定了生产要素组合的情况下,前沿生产函数反映了企业各投入要素组合与最大产出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可以用来测量企业综合效率。通过比较各企业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之间的差距,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综合效率。

交易效率是指完成交易活动效率的高低。即在一定条件下,按照既定的要素投入比例,在交易量一定时完成此交易量所需的最小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值越大表示交易效率越高。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思想来分析交易效率,借助图1进行如下分析。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交易部门为了完成一定的交易量Q1,以最优的要素配置,即成本最小点B投入要素组合(x1,x2)。由于制度演变、交通建设、教育与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因素不够完善,交易存在无效率状况,该交易部门仅能完成A点(即完成交易量Q2的最小成本点)所代表的交易量Q2。这个时候的交易效率可以用OA/OB表示,交易无效率可以用1-OA/OB=AB/OB来表示。由于交易部门对要素的配置也许并不是最优的状态,所以交易效率的损失会进一步地增加,而并非A点。假如该交易部门完成交易量Q2的最小成本点为C点,而不是A点,那么就会存在要素配置无效率状况,这个时候的交易效率表示为OA/OD,交易无效率可以表示为1-OA/OD=AD/OD。显然,当交易完全有效率时,即制度演变、交通建设、教育与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完善且要素配置为最优(A点为最小成本点)时,OA=OB,交易效率等于1,达到最大交易量Q1。由于制度演变、交通建设、教育和信息产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和要素的非最优配置,该交易部门总的交易效率只能到达(OA/OB)×(OA/OD),包括制度演变、交通建设、教育和信息产业发展等因索既定下的交易效率OA/OB和交易部门投入要素的配置效率OA/OD两部分,其总的交易无效率等于1-(OA/OB)×(OA/OD)。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建立测度交易行业交易效率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考虑交易行业为完成一定量交易只投入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采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表达式为:

lnYit0k·INKitl·InLit+vuit

其中,Yit表示第t年第i地区的交易量;Kit和Lit表示第t年第i地区的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β0·βk·kβ1均为待估参数;vit为随机误差项,Vit~IIDN(0,σ2v);μit为交易无效率误差项,μit~IIDN+(0,σ2u),且与相互独立。

(三)交易行业相关指标选取及数据获得说明

为了测量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需要选定我国所有经济部门中属于交易行业的部门,Wallis和North对美国各经济部门的划分方法已经被我国的学者借鉴,用来划分我国的经济部门。按照缪仁炳与陈志昂(2002年)所做的研究,通过分析各个经济部门的交易与转换倾向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性质类型,如表1所示。

借鉴缪仁炳与陈志昂的研究结果,并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取得性,本文选取房地产管理及咨询业、批发零售业与金融保险业和邮电通讯作为交易行业。由于广播电视业数据难以获取,而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与军队等部门属于非盈利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交易部门(金玉国和张伟,2005),所以本研究不予考虑。因为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信息产业对我国交易效率的影响,因而舍去部分不重要的交易行业不会对研究结果造成本质影响。本文使用我国30个省市(因西藏的相关数据无法获得而将其排除)2003-2013年的交易行业的数据进行观测,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平均技术效率,比单纯的时间序列研究或截面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4),相关指标的选取如下:

1.交易行业交易量。对于交易行业产出水平的指标,选择各地区当期的交易量是比较合理的。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各地区交易行业的增加值作为衡量的基本指标。由于金融保险业的增加值统计数据不全,缺失的数据采取复合增长率的方式预测得到。《中国统计年鉴》中统计的增加值是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名义值,本文采用各地区当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了缩减。

2.劳动要素的投入。劳动投入选择各地区在交易行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数作为衡量指标,各地区交易行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来源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3.资本要素的投入。由于从国家公布的可用数据中没有找到官方资本存量数据,还需要对资本存量进行测算。本文使用国际通用的永续盘存法来估计资本存量,具体方法是把本期的资本存量确定为上一期的资本存量加上当年的投资,再减去折旧。当年的固定资本投资的衡量指标是各地区按行业分的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并以《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当期的各地区固定资本投资的价格指数进行缩减。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基年资本存量的数据用各省市2003年固定资本投资除以10%作为该省市的初始资本存量,折旧率选择龚六堂和谢丹阳假定的全国各省市折旧率为10%。

(四)我国交易行业交易效率测度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用前沿面分析软件Frontier 4.1对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行了估计,其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表2给出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有关参数估计及相关检验的结果,表3给出了我国30个省份不同年份交易行业交易效率水平的计量结果。

从以上计量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由表2可知β0、β1、βk等系数估计值分别在0.05、0.1与0.0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这说明计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可以接受的。γ=0.3208,且LR统计检验在1%的水平下是显著的。这说明我们所选择的随机前沿函数模型(1)中误差项有着十分明显的复合结构,因此对这些数据进行技术无效率分析是合理和必要的。

2.从交易部门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对交易量的产出弹性来看,由表2分析可知β1=0.6465、βk=0.1924,并且分别在10%和5%水平下显著。这说明我国交易部门劳动力要素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交易部门交易量提高0.6465单位;交易部门资本要素投资每增加1个单位,交易部门交易量提高0.1924个单位,由此可知,劳动力的投入在我国交易部门交易量的增长中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3.由表3分析可知:从总体的长期趋势来看,我国交易行业交易效率从2003年的0.6563提高到2013年的0.8745,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从我国三大区域的比较看,西部地区交易效率明显低于东部与中部地区(从2010年开始,值得注意的是中部地区交易效率平均值超过东部地区);从省际之间的比较看,2013年数排位最前面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天津、浙江等发达省份,而排位最靠后的是地处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但总体上省际间的交易效率差异随时间在逐步减小(具体见表4中的东东部差异和中西部差异数据)。

二、信息产业发展对交易效率的影响

(一)信息产业发展影响交易效率的机理

信息产业在我国作为单独经济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有不同之处,其特殊性在于信息产业部门对其他经济部门具有很大的“外溢效应”,其发展能够提高交易部门的交易效率:信息产业促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具有外部性,其外溢作用会对其他部门的生产率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而这种外溢收益体现到交易部门可直接表现为交易部门信息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交易部门的交易效率。

作为单独的经济部门,信息产业与其他经济部门有着不同之处。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信息产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资源禀赋较高。生产要素禀赋对部门竞争力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要素的天然禀赋,更在于要素本身可创造的潜力。生产要素分为通用性要素和专用性要素,而专用性要素能创造出更为高级和复杂化的竞争力,即专用性要素更能带来技术创新。信息产业部门所利用的要素中较大部分属于专用性要素,因而信息产业部门更能带来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在交易部门的直接表现在降低信息搜寻成本,降低信息传播成本。从交易成本角度看,人们为了最终达成交易需要进行了解产品属性、预测未来、规避风险、签署并监督协议等过程,这一过程本质上属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播。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信息技术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对市场中人们的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不确定性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信息技术的创新使得信息沟通的渠道更加丰富,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性,大幅降低了在交易过程中信息传播成本与信息搜寻成本,这些信息成本的降低使得人们交易过程中阻力减小,从而带来整个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的提高。

(二)信息产业发展对交易效率的影响

1.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测量与数据来源。按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观点,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业,信息产业的构成总体上可分为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以及广义的信息服务业。本文所针对的信息产业是指前者(在上文中,已将邮政通信为主的信息服务业归类在交易行业之中),此处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将以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的增加值来表示。由于计算机(包括软件)及通信制造业的增加值及相关统计数据难以获得,按照上面的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统计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中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制造业增加值来近似估计我国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数据选取除西藏外的30个省份2003-2013年的数据(数据来源:《统计专题:电子信息产业统计》),由于该数据中2010年到2013年间统计数据缺失,本文采用复合增长率方法估计得到。

2.其他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与数据。为了更为准确地分析信息产业发展对交易效率的影响,有必要考虑其他影响交易效率的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制度、交通、教育是影响交易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这三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并选用孙晓华和李明珊《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地区差异:2001-2011年》中的数据。对于所缺失的2012年到2013年的指数,根据上文中的方法进行了推算:对于交通运输指标,由于铁路运输线路长度与公路里程有较高的线性相关性,故在此选择公路里程近似反映各地区交通运输水平;对于教育因素,我们使用各地区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当做衡量教育水平的指标。假定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居民平均教育年数分别为0、6、9、12和16年,再以教育年数作为权数,用不同教育程度的居民所占人口比重来计算各地区居民平均受教育年数。由于学校在读人员不会大程度影响到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本文选取全社会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教育因素的指标。借鉴傅晓霞的方法,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份2003年到2013年的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的数据来计算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数据库》,由于缺少2003年数据,该数据由估算得来。

3.计量模型及结果。本文选取交易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中的技术无效率项作为因变量,以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制度、交通、受教育年限为自变量,构建无效率方程,模型如下:

mit0infomark+·mark+δtrans·trans+δdun·edu

其中info表示信息产业增加值,mark表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trans表示公路里程,edu表示平均受教育年数。通过Frontier4.1软件可得到无效率方程的估计结果及统计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分析表4可知δinfo=-0.0012(在5%水平下显著),这说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每提高1单位,国家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将提高0.12%单位,这也从计量实证方面验证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提高交易效率发挥了显著作用。δmark=-0.1113(在10%水平下显著),说明我国市场化程度每提高1单位,交易效率将提高11.13%单位,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制度是影响交易成本最关键因素的经济学论断。

近10多年来,我国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是与国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有着必然关系的,δedu=-0.1018(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教育指标每提高1个单位,我国的交易无效率会降低10.18%单位。可见,提高就业人群受教育程度对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δtrans=-0.0011,尽管未通过检验,但从该数据表征的影响方向看,交通水平对我国交易行业交易效率仍具有正向影响(对未通过检验的原因,我们仅从现实角度以推测:尽管我国的高等级公路里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几乎全部收费、且价格高昂、制度阻滞严重,实际效果可能是对全部货运和客运总规模来说,仅有缩短时间的效果,而从运输成本角度,并未有大的节约。而在总规模既定条件下,从长期的连续时间角度,所谓的“缩短时间的效果”意义不大)。因几个影响因素之间的量纲差异巨大,因此就诸因素对提高交易效率的作用程度难以比较,这也是本文的遗憾之处。

三、基本结论及政策意义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区交易行业2003-2013年的统计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我国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交易行业交易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探析,得到以下结论: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交易行业的交易效率总体上呈逐年提高的趋势,但区域差异较明显,特别是西部地区交易效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产业发展对我国交易效率的提高产生了积极作用,制度、教育等因素对交易效率的提升也有重要影响。以上结论表明信息产业的发展能够拓宽信息搜索范围、降低信息搜索成本,使得经济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得以缓解,进而提高了交易活动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创新的“外溢”和“无边界”效应,即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技术创新所具有的“利益外溢”;同时,技术创新的应用又具有无地域偏见性,具有比其他资源或政策更公平的效果,这些对于经济区域均衡发展及各省区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猜你喜欢
溢出效应
国土空间规划对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辱虐管理溢出效应浅析
城镇化中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产品伤害危机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教育非货币化收益与溢出效应研究
产品伤害危机对区域品牌的溢出效应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产品伤害危机背景下竞争品牌间负面溢出的非对称效应研究
基于博弈模型的农超对接契约设计与选择策略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外原油市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